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市场分析丨我国天然气产业成就与“十三五”期间供给侧改革

2016-07-01 14:37来源:标准天然气作者:李长清 黄志斌关键词:燃气发电煤制气天然气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致密气马不扬鞭自奋蹄。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评价,致密气资源量约23万亿m3,其中可采资源量约为11万亿m3,约占全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27.5%,广泛分布于鄂尔多斯、四川、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塔里木及准噶尔等10余个盆地。虽然致密气在我国尚不是独立气种,一直纳入天然气管理,也没有针对致密气的扶持政策,但是“十一五”、“十二五”时期以来,致密气勘探开发仍然双双获得成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延长石油和中联煤层气公司投资致密气勘探开发的积极性高涨,部分新兴油企已经开始关注致密气勘探开发领域。据专家预计,2020年致密气产量有望达到800亿m3。

煤层气改革释放活力,法治消除发展羁绊。一是煤层气开发利用步伐加快。2015年初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m3,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力争达到400亿m3,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200亿m3,煤矿瓦斯抽采量约为200亿m3。按照《行动计划》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8.53%,其中地面煤层气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35.21%,煤矿瓦斯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9.55%。二是煤层气发展面临深化改革和恢复法治两大艰巨任务。过去30年中,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获得了重大成就,取得了丰富经验,但是“十一五”、“十二五”连续两个五年规划目标均未能实现,“十二五”期间规划的煤层气产量目标完成率甚至低于30%。制约煤层气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最突出的仍是体制制约导致的投资积极性不高和对煤层气矿权的非法侵占等。

页岩气迎接新跨越。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页岩气发展规划,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300亿m3。当前一大批新兴油企、非公油企正在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向传统油企、中央油企、国际油企学习经验,为页岩气快速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传统油企继续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页岩气的年均发展速度将高达46.07%。在未来的五年,页岩气将成为石油天然气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

生物天然气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生物天然气是以作物秸秆、森林有机垃圾、城市有机垃圾、牲畜粪便、城市污水、工业有机废液为资源基础,经厌氧发酵生产的天然气。农村沼气,是混入了较多空气的生物天然气。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经脱氧等处理,可以达到天然气质量标准,加入天然气管道网络或天然气加气站,可以与天然气一起使用。据专家估计,我国生物燃气总产气潜力达3017亿m3/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最近联合印发了关于申报2016年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对生物天然气项目进行新一轮扶持和鼓励行动。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预计2020年生物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440亿m3,年均增长速度约14.35%。

煤制气期待新技术、低成本刺激。一是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打击了煤制气投资积极性。2015年底以来,国际油价甚至跌破30美元/桶,煤制气项目全面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二是低煤价或成为煤制气的救赎。持续几年的煤炭低价局面,短期内仍无法看到终结的具体日期。与此相似,钢筋、水泥、木材和人工成本,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钢材价格已经降低到2000元/t以下,煤制气工程的建设成本和原料成本将有条件显著降低。三是煤改气为煤制气加分。治理大气污染需要加快煤改气。煤改气工作的气源供应中,除了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生物天然气外,可以成为规模化气源的就是煤制气了。总体分析,煤制气产业的发展,首先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低成本才能真正开启煤制气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各项努力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如果2020年煤制气产量能够到达150亿~180亿m3,应该就算取得重大进展。

进口天然气管道延伸,LNG求稳。2015年全国进口天然气约为614亿m3,比2014年增长约6.3%;进口天然气量是全国天然气产量的约46.22%,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2.3%左右,也就是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创新高,达到近1/3。据海关数据,2016年1月,我国进口天然气约523万t,增长幅度约22.3%。展望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LNG终端项目建设热潮显著减退,潜在投资者大都停滞在深化前期工作阶段,等待好的投资时机。已经建成投产的LNG终端项目,比较关注出让容量或者寻求合作。与LNG领域形成对比的是,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积极性较高,将在进口天然气领域发挥更大作用。2020年进口天然气量将达到930亿~1000亿m3可能性较大。

原标题:我国天然气产业成就与“十三五”期间供给侧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发电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天然气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