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评论正文

浅谈 “后18650电池”尺寸更改的经济性和本土适应性

2016-07-11 09:07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安富强关键词:动力电池18650电池20700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采用20700 /21700 /20650后,由于同等能量下,电池数量减少(以21700为例,减少1 /3),这会带来整个Pack内部金属连接件数量的减少,这会进一步降低电池Pack的质量。

同时按Tesla提供的pack的成本占据总系统成本的 ~ 24% (每年按生产10万个70 kWh系统的量核算),那么零部件的减少对整体成本的降低还是有一些贡献的。

3) “无用”空间的“有效”使用问题

在18650系统空间排布中,必定会出现“无用”空间,但这些空间在采用20700 /21700 /20650后可能会得到有效使用。这仅是初判,真实情况取决于整车Pack的空间布局,这对Tesla这种企业是可知的,他们肯定测算过N次,这也是他们所提及的。但对国内18650电池厂而言,面对众口难调的整车厂,这点是很不确定的,也许更改后“无用”空间会更多。

2. 成本的降低是以量和高良率为前提的

Panasonic、Samsung、LG的18650电池良率一般在98%以上(一次直通率),而国内的一般控制在90%左右,电池的成本降低是以量和良率的不断提高为基础的,下图为Tesla电池成本的降低图。这里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是:“Battery cost will go up slightly in 2017 due to high depreciation ges, but larger capacity per cell will neutralize the increase by 2018. However, if the factory is installed and utilization is below, say, 70%, there will be no cost advantage over evolutionary growth, even in 2020”。

另外,对于B品电池(低容,非安全问题电池)的处理也涉及成本的核算,简单为例按年产1亿支电池为例,良率按90%计算,除去过程损耗,一年也有约500万支的B品。目前18650电池的适配性很强,可以在3C,笔记本领域进行消化,基本能收回成本,但对于20700 /21700 /20650而言,尚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来消化这些电池,这无疑会增加成本。

3. 更改尺寸的前期制备投入

在现有生产线上更改,主要涉及装配和化成设备更改。如果是半自动线,装配工序的模具调整需要的投入不大;如果是全自动线,调整带来的成本增加还是需要考虑的;化成、分容设备,尺寸的调整应该投资不大。

最后,我们考虑系统安全的边界与单体容量的关联性

国内26650电池起步也比较早,电池的体积是18650的2倍。如果非要提高容量,我们为何不发展26650,非要舍近求远?,唯一的问题是单体电池容量增加多少会对安全带来影响,会不会出现安全与容量关系的“拐点”?,1.3倍就可以,2倍就不行?,这个问题暂时还不好回答,需要进行科学的计算,从Pack角度去评估。

综合考虑这个问题,在实际中需要冷静看待:

1.Tesla是例外,电池、系统、整车一体化,全产业链覆盖,可以做到设计的闭环,这与其它企业有根本性的区别,他们可以全面评估更改的利弊,这是国内18650电池厂目前所不具备的。

2.面对20700 /21700 /20650以及国内的26650,我们不能唯“20700”论,需要与战略整车客户充分沟通,同时算好经济成本,B品(低容,非安全问题电池)如何消化,是否有终端客户?。

3.如果是新建生产线,可以考虑产品尺寸的兼容。

所以在评估尺寸是否调整时需要全方位分析,避免“南橘北枳”。 

原标题:20700代替18650,浅谈 “后18650电池”尺寸更改的经济性和本土适应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18650电池查看更多>20700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