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但是因为生产严重以赖供应商,电池靠A123 Systems,底盘、混动控制系统靠量子技术公司,生产又靠芬兰Valmet代工,所以没两年就经营不善,被美国能源部拍卖了。
而这一边,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老大哥,万向20年前就进军美国市场了,而且是底特律三巨头的供应商,要钱有钱,要口碑有口碑。
老鲁可是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过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中国人哦
万向的掌门人鲁冠球也有一个造车梦,并且1999年就开始准备造电动车。无奈一直搞不到资质,所以只能“曲线救国”,从收购美国品牌下手。
于是万向先是收购了给菲斯科造电池的A123公司,又花了1.492亿美元买下了菲斯科,不过因为这个商标人家不松手,于是收购后的公司更名卡玛,在南加州建了工厂开始恢复造车。
虽然美国媒体“谨慎乐观”,反正人家的未来在中国
经过两年的准备,南加州的工厂已经完工开始试运行,底特律的办公地点也开始大规模招聘。首款产品Karma Reveros还是以当年名噪一时的Fisher Karma为原型,很快8月份就要正式对外发布了。
当年的Fisher Karma
而根据外媒曝出的谍照,新车外观上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动力总成将会换成宝马i的(双方去年底达成了战略合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态电池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十年磨一剑”的大众2014年就持股5%的QuantumScape。12月8日,已经上市的QuantumScape,也就是由大众和比尔·盖茨投资的初创公司,公布了经过十年研究的最新固态电池的性能数据。据称,这种固态电池也可能是第一个商业上可行的固态电池。股市闻讯
虽然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斯拉“电池日”不断跳票,架不住国内的动力电池产业重磅消息不断,频频迎来重大突破。(来源:公众号“每日汽车观察”ID:auto_car作者:宋双辉)先是比亚迪刀片电池横空出世,紧接着广汽宣布石墨烯电池取得了突破,再然后是一直低调的蜂巢能源,推出了可量产的无钴电池,直接把续
引言:汽车的演变历史从某种层面来看其实是电池演变的一面镜子。如果动力电池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电动汽车可能将被继续埋在尘埃中。固态电池被视为电动汽车加速取代内燃机车的希望。(来源:微信公众号“NE时代”ID:NEtimes2017作者:LeslieDing)为了提供更便宜、更安全且能够一次充电行驶800公里的电
固态技术承诺比现在任何电池都更便宜,充电速度也更快,但目前没有人真正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要生产出更便宜、更安全、一次充电可行驶800公里的电动汽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汽车行业真想造出这样的车,需要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才行。日本、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努力着,想要找出大幅提高电池
日产汽车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停止向中国金沙江创业投资基金出售旗下动力电池厂AESC的51%股权,理由是金沙江创投缺乏收购资金,无法在6月29日最后期限前完成交易。AESC公司由日产汽车与日本电气公司联合创建,该公司主要从事锰酸锂电池单元、模块及锂电池组的生产。2017年8月份,日产宣布计划将其51%
要在中国新建企业,生产销售纯电动乘用车(包括增程式),要过两大关。根据27号文,首先,新建项目要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准;其次,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需获得工信部准入的监督管理。再过几天,距离国家发改委批复上一个新建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就将满一年mdash;mdash;2017年5月16日,江淮大众项目获批。
尽管规模化地使用仍需耐心等候,但没有谁质疑固态电池的应用前景。在里程焦虑和补贴门槛抬升的多重压力下,主机厂一直在费尽心机地寻求电动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尽管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加电池装载量达到目的,但随之而来的是动力系统成本和重量的增加,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角度考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才是治
电动汽车在中国有多火,相信各地的消费者早已感受到,城市街头也经常能看到插着电的分时租赁电动汽车,预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2%。一、电动汽车走进老百姓心里的几点困难目前中国消费者购对电动汽车有几个共性负面印象,价格贵、续航里程短、充电又慢有不方便,还需要国家巨额补贴,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里设置了一个有趣的背景,那便是华山的剑宗和气宗之争。先生匠心独运,想要表达和影射的东西太多,在此不便一一分析。单纯从学术角度上来看,剑宗和气宗之争,只是在一个终极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有关条件域选择上的分歧。拿新能源汽车来说,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像是一个大武林,
12月1日,贾跃亭通过律师团队与来自香港的投资机构签署协议,根据协议,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将获得一笔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交易完成后,贾跃亭将推动FF生产基地尽快开工,以兑现他2019年上市销售的诺言。风雨飘摇中的FF造车终于落下一子,贾跃亭开始绝地求生。消息人士一周前向第一电动透露,半
充电时间极短,续航里程超长,很多新闻都是这样形容固态电池的。前不久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Fisker)申请了一项固态电池专利,有媒体报道能使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提高到804公里,而且使充电时间也缩短到一分钟。此前,丰田、日立等企业也都曾声称已申请了固体电池的相关专利。从世界范围看,固态电池有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5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波动较大,作为装机前二地区的中国和美国均有重大政策发布。美国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近期关税已经达到了64.9%(3.4%基础关税+7.5%301条款关税+20%对华普征关税+34%新增对等关税),预计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上升至25%,届时储能出口美国产品将面临82.4%的关税。尽管从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共135.651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830756万元,包含158家企业分享清算资金668196万元、38家企业分享预拨资金162560万元,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共29148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129.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3%。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6GWh,与1月份的64.3GWh略微上升。本次2025年1、2月出货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共
近日,特斯拉股价突破300美元大关,让该公司总市值达到527亿美元,高于通用汽车496亿美元的市值,进而成为全美市值第一汽车制造商。这一现象不仅令特斯拉欢呼雀跃,也让世界电动汽车行业颇为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过去10年来,电动汽车行业的投融资一直表现平平,2010年到2012年基本上每年的投资金
相对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卡玛的国产化可以说是姗姗来迟。跟互联网造车相比,万向此举又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但跟卡玛对标的特斯拉相比,万向这一率先举措,却是颇有些风险。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但高举高打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国产化项目迟迟未能落地。而万向集
蔚来汽车、乐视汽车、前途汽车、卡玛汽车、坤行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大潮下,这些你从来没听说过的汽车品牌在未来两年很快就会出现在大街小巷,令你眼前一亮,有的甚至会颠覆你对汽车的认知和体验。如今,新能源车的市场化已经开始,而且势不可挡,这成为汽车行业不争的事实。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