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陆安慧课题组最近创新性地提出,采用无溶剂法以纳米二元金属氧化物(ZnSnO3)为前驱体,原位生长金属有机骨架ZIF-8制备Sn@C复合材料。根据软硬酸碱理论,2-甲基咪唑作为交界碱优先与交界酸Zn2+结合生成ZIF-8,后续的热解过程使ZIF-8转变为含氮的导电炭网络,ZnSnO3炭热还原为纳米锡颗粒和单质锌,单质锌由于熔点较低在高温下动态挥发创造出丰富的孔隙,有利于离子和电子的传输。
制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兼备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锡基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可以替代传统石墨负极的材料。但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粉化和颗粒团聚,从而导致容量迅速衰减和低的电导率。发展有效的电极材料制备方法,提高复合电极材料导电性是提高锡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关键。
新的合成方法保证了复合材料中锡纳米颗粒的高度分散,发达的孔隙结构和高氮含量可有效缓解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并提高电导率。电池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Sn@C复合材料首次放电容量为1321 mA h g-1,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0.1%。循环150次后容量保持为901 mA h g-1。此外,这种合成方法可以扩展到制备其他材料,同样展现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CIB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在这个全球电池行业的顶级盛会上,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与创新的企业,东驰新能源在此次展会上携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技术及系列产品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潜力,成为了展会现场的焦点之一。展会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目光汇聚于此。在这场技术与理念碰撞的盛会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以下简称“金时科技”)携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时新能”)首次以新能源企业身份亮相(展位号14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吉利汽车与深势科技签约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新能源+AI”联合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聚焦云端电池数字孪生、AI代理模型及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三大领域。双方将分别依托吉利自研大模型矩阵和深势科技“AIforScience”技术矩阵,开创动力电池“靶向药级”研发新范式。其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作者:王泓张开悦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893引用:王泓,张开悦.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的热处理活化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488-496.本文亮点:1.设计了用于碳毡电极活化的低温短时热处理策略,实现了多孔电极结构强度与催化活性的最优匹
3月26日,天合元氢亮相第四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重磅推出自主研发的“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商之一,天合元氢以“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更经济”为核心的新一代产品,突破规模化制氢场景中的技术瓶颈,为绿氢规模化发展提供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全球产能最大的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在内江投运,这是四川发展(控股)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加速布局新型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标志着四川省储能产业建圈强链迈出新步伐。此次投产的年产60000m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备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立足“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发展底色更绿、成色更足。今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25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推进会,提出“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探索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活性负极材料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决,决定对合成和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征收高达721%的反补贴关税!这一政策的执行,或许将对美国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装机产生重大影响,而美国特斯拉将成为最大受害者。一旦负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斯拉将再次失
“3.29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后,小米汽车与雷军便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电池安全问题更是再度引起热议。近日,小米突然入股了一家固态电池企业——合肥因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新增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强邦新材、合肥市包河区科创种子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注册资本由1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安徽世嘉合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GWh储能系统建设项目研发楼顺利封顶。项目选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南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创业大道东侧、纬四路北侧)。项目占地面积约为84090.26平方米,设有2栋1层生产车间(1#生产车间、2#生产车间)、1栋研发楼(综合办公楼),购置全自
全固态锂电池通过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并兼容高容量锂金属负极,有望实现远超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并实现在极低温、高温等极端环境下的应用。然而,目前固态电解质本身的锂离子传输稳定性及析锂(锂离子在电解质内部得电子被还原)引发的短路问题,仍是制约全固态电池
5月20日,四川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8%。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
在新能源行业,从来没有一种电池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储追求低度电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工商储注重模块化灵活配置,同时兼顾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动力电池聚焦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长循环——不同的场景,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甚相同。如果试图用单一技术路线满足所有需求,就像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结果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府谷能源所属新元公司火电厂电池储能调频项目顺利实现并网,标志着公司风光火储、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产业格局加速形成,不仅是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而且实现了国内高倍率含钠离子电池在燃煤火电厂机组辅助调频领域的开创性应用。该项目建设规模10MW/5MWh,采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深圳市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终止对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泰通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根据公告内容,终止审核的决定是基于朗泰通科技主动提交的撤回上市申请文件,以及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应提交的撤回申请报告。据招股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消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提供国内稀缺的规模化实证场景,依托奉贤区“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钒液流电池从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近日,亿纬锂能、德方纳米2大电池公司分别申请了与硅有关的负极材料的专利。其中,亿纬锂能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德方纳米申请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具体来看,亿纬锂能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11月15日,红河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红河州“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坚持加快把绿色清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持续推进绿色能源战略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示范区,发展水电、火
近期,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极材料受到资本、上市公司及动力电池企业的关注,各方纷纷对该领域进行投资。(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cbcu”ID:zgcbcu作者:子蕊)多家企业加码负极材料5月11日,贝特瑞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在云南大理开工,项目项目分3期建设。其中,一
摘要:负极是锂电池核心组成部分。负极一般占电池成本比重约10%。根据一般分类,可以分为碳系负极和非碳系负极。碳系负极可以分为石墨、硬碳、软碳负极等。石墨又可以分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非碳系负极包括钛酸锂、硅类负极等。目前以石墨材料为主流,未来硅碳复合材料等前景可期。锂电池的下游应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在电池反应中给出电子,做还原剂的部分。负极材料则是指做负极原材料。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来看,负极材料的研究对锂离子电池的出现起着决定性作用。锂离子电池最早研究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由于电池的安全问题以及循环性能不佳,锂二次电池未能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其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两难题,开发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来代替传统化石燃料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储能装置,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无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能源危机逐步加深、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新能源及环保低碳的动力电池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熟的技术成为众多动力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构成,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具有反复充电的能力
负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性能负极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本文对石墨烯、钛酸锂、硅碳负极材料等各种负极材料特性以及未来展望做了介绍。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产业,锂离子电池产业也是其
硅具有已知负极材料中最高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远超石墨负极的372mAh/g)、较低的脱锂电位和更好的安全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极具潜力;硅-碳复合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子通道和促使SEI膜稳定生长的环境,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内容提要:1.硅碳复合材料是目前最有前途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电行业成为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潮流,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材料的选择对锂电池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一、负极材料分类负极材料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剂和添加剂混合后均匀涂布在铜箔两侧后经干燥、
锂电池主要负极材料有锡基材料、锂基材料、钛酸锂、碳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被称为锂电池的四个最核心材料。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类负极材料的性能指标、优缺点及可能的改进方向。碳纳米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