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呼和浩特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大中型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到2020年火电装机1170万千瓦(全文)

2016-08-12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以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发挥“中国˙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博览会”影响力,以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构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为目标,加大引进国内外知名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力度,开展向电信运营商购买服务试点,快速聚集一批互联网企业,延伸我市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链。积极对接京津冀地区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部委,争取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数据备份中心。鼓励云计算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着力在品牌乳制品、优质农畜产品、绿色食品等生产领域建设云生产平台,促进生产与销售信息同步共享、消费需求及时反馈,实现精准生产。大力实施大数据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立足内蒙古,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中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云计算和大数据增值服务中心、中国云计算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打造国家云计算产业应用基地和绿色云计算产业基地。到2020年,互联网骨干网出口带宽达到700Gbps,三大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基地出口带宽达到3.7 Gbps,机架达到30万个,各类服务器数量达到500万台。

金融业。积极推进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高效率、风险可控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增强金融业的集聚度和辐射能力,大力引进境内外股份制银行,促进证券、基金、信托、租赁、期货等金融机构在我市注册集聚,吸引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客户服务中心等后台机构落户。积极支持发展本地法人金融机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推动内蒙古银行、金谷农村合作银行做大做强。扶持发展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形成多元化、集成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超市”。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元化合作,着力推动发展第三方支付、小微金融业务、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担保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租赁代理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推动金融中介服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积极培育发展股权、产权、资产交易市场。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左右,推动我市成为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电子商务。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与和林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积极推进金川电子商务基地和金海、盛乐、金桥、鸿盛、玉泉等一批电子商务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支持本土电商企业发展,壮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不断拓展电子商务与现代农牧业、工业、金融等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关联度,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电子交易平台,重点建设内蒙古网上商城、内蒙古名优农畜产品网上商城、内蒙古中蒙药材网上商城,鼓励特色农畜产品、中药材生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网络批发零售业务,积极培育绿色食品、大宗农畜产品等现代农牧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鼓励新建大型专业市场、商贸城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与虚拟店融合发展;鼓励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重点以O2O模式,推动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服务等服务领域发展电子商务;大力鼓励商贸、餐饮、旅游等企业应用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即时化、个性化、专业化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支持移动电子商务在民生和社会管理领域的运用,依法开放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工商、税务、交管等与民生相关的公共资源,促进相关领域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快递服务评价体系建设。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中蒙俄”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和最具活力的区域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市网上实现商品零售总额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科技服务业。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分工协作、多元发展,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支撑,以突破科技服务业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创新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突出平台建设和示范带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开放协作、运转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和建设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科技服务机构,支持建设国家专利技术(呼和浩特)展示交易中心、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以及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平台),促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元化,鼓励其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和企业,开展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加快推进国家乳肉检验中心、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全国毛绒纤维质量检验检测与交易一体化中心和国家质检中心呼和浩特综合检验公共技术服务基地建设,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形成西北地区专业技术服务新高地。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科技研发型企业。加大开展云计算、物流、会展、家政、养老等新型服务业教育培训力度,培育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专业化科技服务人员。到2020年,培育1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

总部经济。加快建设以总部经济为特征、高端服务业支撑的服务业核心区,重点引进国内外制造业、服务业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后勤服务基地等各类总部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设立结算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分支机构。在推动总部机构集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生产要素交易、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总部经济,重点发挥总部机构集聚带来的高端产业、高税收贡献、大规模资本、高素质人才、高消费能力集中的优势,打造一批公共资源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生产要素交易、信息发布等重大共性服务平台,推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到2020年,新引进50家总部机构,总部企业数年均增长15%以上。

二、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贴近服务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健康养老、社区服务、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领域,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力争实现生活性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成长,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增强。

文化旅游业。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冬季旅游、区域旅游一体化,拓展中蒙俄跨境旅游,着力打造国际草原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独具魅力的文化休闲城市。加快大青山前坡休闲旅游度假区、大青山山地草原和森林景区、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景区、大青山红色旅游景区、大窑文化遗址公园、圣水古城、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黄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黄河湿地休闲观光带、神泉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推出极具自然与文化魅力的“一山、一湖、一地、一湾”精品旅游品牌;打造昭君博物院、大召、大盛魁、塞上老街、大青山中国岩画展示园区等若干精品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3个以上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转型发展,强化旅游的会议、会展、商务、养生、度假等功能。以周末登山游、近郊休闲游、体育健身游为主题,拓展服务大众的休闲度假旅游。大力推动旅游与其它行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会议旅游等。以农家乐为主题,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游。到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商贸会展业。充分发挥商贸服务业在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活力、引导产业转型的积极作用,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发展新的商业业态与交易模式,推进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发展,加快线下实体商贸流通业与线上虚拟商贸流通业的一体互动发展,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加快城市商业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巩固提升以中山西路核心商圈、大召旅游商圈、车站东西街为代表的城市现有商圈,加大沿街外立面改造力度,统一形象,营造商业氛围,改善停车位设置,加快商品交易区与物流仓储区的空间分离步伐,减少城区交通压力,着力推动城市综合体的功能转型,在巩固提升大型城市综合体购物功能的基础上,着力增加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社交等功能。依托城市新区,积极拓展以滨河商圈、新华东街商圈、东客站商圈、比塞塔商圈、锡林南路商圈、白塔高端城市商圈等为代表的城市新商圈。加快商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商业网络,实现农村便民市场全覆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形式,支持零售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跨区域经营,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市场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商贸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商贸流通转型发展。到2020年,培育年成交额超5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8个,超10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4个以上。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围绕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呼和塔拉会议中心等,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会展品牌和节庆活动,逐步把我市打造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会展服务基地,到2020年,会展经济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以上,达到300亿元。

健康养老服务业。发挥我市作为自治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健康体检咨询、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家政服务中心以及非营利性示范医疗机构;积极发展蒙医药和医疗保健,构建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健康保险等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社会化养老公寓,加快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建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重点推进“医养结合”试点项目建设。利用区域生态资源好的优势,面向环渤海地区,大力发展移动候鸟式养老服务,鼓励建设一批集医疗、养老、养生、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养老基地,扩大养老服务业的辐射范围。鼓励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养老服务电子平台,为老人提供以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鼓励利用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养老,打造养老云平台,打造国家级示范性养老城市。

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健全社区服务网络,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加大便民市场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完善老城区和新建住宅区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社区购物、餐饮早餐、农贸市场、日常修理、金融服务、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服务。加快完善居民亟需的家政服务、养生服务、体育运动、养老服务、社区照料、病患陪护、托儿托幼、物业管理、殡仪服务等社区服务,构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鼓励建设面向社区、覆盖镇域的涵盖购物、配送、餐饮、家政、维修、中介、医疗、救助等居家生活所需各类生活服务的电商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有利于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便民、惠民、利民的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

体育产业。以那达慕运动会为载体,以马术运动为切入点,建设国家马术运动基地。积极开发和培育赛事市场,支持举办商业性比赛,着力引进国内一流赛事活动,积极承办全国性民族运动会、马拉松等专业性运动会,以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带动体育健身服务业新发展。鼓励民营资本兴办体育产业,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培育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机构,鼓励发展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到2020年,建设1—3个自治区级体育产业基地,3—5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

三、培育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建设和提档升级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商贸功能区、旅游休闲区、中央商务区、科技创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公共平台,促进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经营集约。到2020年,建设完成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青山前坡生态旅游集聚区、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如意总部基地等30个布局集中、功能完备、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集聚区。

专栏4: 服务业发展战略

“五个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草原文化创意与交流中心、区域性科教服务中心。

“四个基地”:国家云计算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区域性地区总部基地、区域性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三个体系”:集健康体检、健康管理、体育健身、健康保险等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和与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相适应的规范、便捷、安全、优质社区服务体系。

专栏5: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计划

三大平台建设工程:研发创新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三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物流服务提升工程、融资服务提升工程、人才保障提升工程。

三大专业服务扶持工程:商务咨询服务扶持工程、节能环保服务扶持工程、检验检测服务扶持工程。

三大示范引领工程:电子商务示范引领工程、品牌培育及售后服务示范引领工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工程。

专栏6: 服务业集聚区

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大青山前坡生态旅游集聚区、自治区大学科技园、大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如意总部基地、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美通商贸服务业集聚区、金海国际五金机电城、海西路汽车产业集聚区、黄河文化旅游集聚区、嘉和煤炭物流集聚区、金川电子商务产业园、金海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银宏生命科技产业化基地、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万达中央商务区。

重点培育类服务业集聚区:城发(恼包)物流园区、沙良铁路物流园区、大学城创业产业园区、哈达门高山牧场旅游集聚区、蒙古风情园休闲旅游集聚区、蒙西文化产业集聚区。

专栏7:服务业重大项目

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

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

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云计算产业孵化器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数据分公司中国联通西北(呼和浩特)基地建设项目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

俄蒙通跨境物流、电商项目

电子口岸银行

内蒙古国际牛羊肉专业交易所(中心)一期工程

“互联网+粮食大宗交易”信息化平台项目

沙良站货场

呼和浩特市白塔(恼包)公路物流中心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和浩特市东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昌璕冷链物流仓储园区建设项目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白庙子镇沙尔营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原绿地云峰)

快递电商物流产业园区

土左旗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