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呼和浩特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大中型热电联产项目建设 到2020年火电装机1170万千瓦(全文)

2016-08-12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互联网+”产业

“互联网+”现代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和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运用互联网的创新技术与成果,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休闲农业产业布局,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并服务于生产、生活、生态。深入实施农业信息化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网络销售和质量溯源建设,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

“互联网+”协同制造。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协同制造新模式,促进产业链协作与延伸,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在乳业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推广“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示范,打造智能化生产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

“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电力能源与互联网融合,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促进智能电网产业加速发展。大力推进医院、通信、学校、商业地产等领域的能耗管理平台建设,应用能源互联网技术,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互联网改变电力运维模式。

“互联网+”创新创业。发挥政府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驻市大学、科技园区、企业建设众创平台,推动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推进呼和浩特市科创中心、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众创空间和自治区互联网众创园建设。强化创业孵化和加速服务功能,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

“互联网+”高效物流。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发展网订店取、智能取货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末端配送模式,推动快递末端配送平台以及城市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沙良综合物流园区信息港、华蒙通智慧运输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示范基地和北青信息基于云服务的呼和浩特智慧物流平台项目建设。

“互联网+”智慧旅游。加快推进旅游综合信息咨询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移动智能旅游服务平台、旅游公共信息触摸屏自助服务平台、旅游人才服务平台、智慧旅游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平台、旅游应急调度平台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以旅游管理部门、景区、旅行社、旅游酒店为主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在游客服务、景区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企业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普及电子门票、在线支付、电子消费卡。

“互联网+”普惠金融。推动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广泛参与的区域综合金融云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发创新业务,推动创新型网络金融机构发展。采取积极财政金融措施,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引进和培育互联网金融龙头企业。

“互联网+”教育。鼓励传统教育机构进入在线教育领域,推进教育线上、线下大融合,通过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城市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化一体化。开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继续推进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开展3D打印、体感互动、物联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等“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推进智慧教育环境建设,逐步实现智慧学习和教学。

“互联网+”智慧健康。建设全市卫生信息平台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资源数据库,运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重构就医流程、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药品配送、绩效考核、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及医患生态,在医院各医疗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服务”。加快建成市级区域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建设健康信息资源数据中心,提高全市二、三级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能力,实现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等医疗协同服务。

“互联网+”便民服务。支持发展以本地生活为主的票务订购、网上订餐、房产交易、文化旅游、生鲜农产品销售等区域性服务平台,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程度。探索社区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推动以社区电商超市建设为重点的社区电子商务发展。整合各旗县区、各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打造集社区政务、社区事务、社区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应用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面向居民开展市场化服务。

三、“互联网+”企业

鼓励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研发设计可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生产组织网络化、产品服务个性化。支持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

第四节 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创新水平

深入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做强自主品牌,提升质量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提升总体质量水平

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制造业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服务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二、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大力培育具有呼和浩特比较优势的名优特新品牌,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加大中国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培育力度,优先扶持培育高新技术、服务业、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云计算、资源回收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商标品牌。重点培育和保护乳品、白酒、食品、羊绒、中蒙药、饲料、园林绿化、文化、旅游以及能源(电力)化工等传统优势行业商标品牌。加快建立品牌培育梯度。继续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开展“一社(合作社)一标”、“一村一品”、“公司+商标+农户”。加强绿色有机及特色品牌建设,着力推进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农畜产品认证,培育发展农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积极支持发展文学艺术、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品牌建设。

三、加快实施标准化建设

充分发挥先进标准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国家、行业和自治区标准体系的框架下,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交通安全等实际情况,健全我市标准化体系。到2020年,建成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政府公共服务标准。鼓励企业推进采标工作,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的重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率达到20%以上。

第三章 坚持转型发展 增强地区竞争力

第一节 努力扩大有效需求

继续发挥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形成经济增长协调拉动的新格局,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把握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挖掘新常态下新的投资领域和投资需求,围绕调结构、打基础、惠民生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政府投资,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加有效投资需求。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优化投资结构,广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攻坚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运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力度,推进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牵引作用。增加有效投资,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方式,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十三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在10%。

二、有效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适应消费趋势变化,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释放住房、汽车等刚性消费需求,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服务业转型发展,着力推动大众“能消费”;积极支持教育、信息、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提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培育养老、家政、体育休闲、健康保健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着力推动大众“愿消费”;创新消费方式,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规范发展网上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拓展新兴服务消费。继续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诚信体系、抵押担保体系,扩大消费信贷品种。合理控制物价总水平,稳定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推动大众“敢消费”。“十三五”期间,居民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6%,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到8%。

三、积极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继续支持轻纺工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食品、机械装备等优势产品出口,促进文化艺术、蒙中医药、软件信息、数据处理等服务出口,扩大出口规模。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提升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加工基地,带动设备、材料、产品和服务出口。力争到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亿美元。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自治区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加快建设“四个基地”,积极构建“三个体系”。促进现代物流、云计算、金融业、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健康养老服务、社区服务和体育等服务业重点行业快速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打造一批主体功能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1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生产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导向,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化、融合式、外向型、专业化、集聚化发展,促进全市产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加快转变。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提升计划,到2020年,全面构建起以现代物流、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等为主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45%以上。

现代物流业。以完善城市物流服务功能为核心,以物流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加快推进空港经济区、沙良铁路公路物流港、沙尔营综合物流园区、城发(恼包)物流园区以及绕城高速现代物流集聚带、玉泉区兴盛综合物流园的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国际快件跨境电子商务结合,积极发展口岸与转口物流、大宗商品与制造业物流以及城市配送物流和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联动天津港打造我市无水港,实现国际货运联检联运,打造区域性配送中心,形成多层次、网络化、信息化的物流体系;扶持并规范发展快递业,推进现代物流业与国际快件跨境电子商务结合,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到2020年,引进10家以上的3A级物流企业,形成完善的“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全市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货物周转量突破1000亿吨公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