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内蒙古呼和浩特发布了《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在保障首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电力外送,着力发展大中型热电联产,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结合国家规划的蒙西至湖南、江西,呼和浩特至张北电力外送通道,推动北方和林电厂二期工程、大唐清水河一期工程、武川风光电基地等大型外送电项目进入通道并开工建设;积极推进中电投蒙西公司赛罕热电厂、京能盛乐热电厂二期、金山热电厂二期等大中型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在重点工业园区建设配套电源项目,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全市电力装机规模由“十二五”末的1050万千瓦增长到1600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170万千瓦,风电装机16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50万千瓦。全市外送电力300亿千瓦时,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力能源输出基地。到2020年,新增新能源电力装机188万千瓦。全文如下:
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对于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蓝图
第一节 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打造两个一流、推进三个建设、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的1850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3090.5亿元,可比价年均增长9.7%,五年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万美元提高到1.6万美元,成为第一个突破10万元大关的西部省会城市,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26.8亿元增加到247.4亿元,年均增长18%,高于GDP增速8.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8.6亿元增加到1353.5亿元,年均增长12.3%,翻了近两番,总量多年保持全区首位;固定资产投资由881亿元增加到1618.6亿元,年均增长17.9%,五年累计完成7193亿元,是前11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量的1.5倍;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5174元、8746元提高到37362元、13491元,年均分别增长10.6%、11.5%。始终保持“两个同步”,2015年末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7,达到小康指标要求。建设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被列为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验收,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考核,《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2020)》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实施,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4.9∶36.4∶58.7演进为4.1∶28.0∶67.9,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制定并实施了现代物流、云计算、金融业、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12个新型服务业态发展规划,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用“四个一批”指导思想改造升级工业经济,绿色食品、电力、光伏、现代化工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5%;“五大基地”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总投资825亿元的庆华煤基清洁能源多联产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函,伊利、蒙牛两大乳企分列全球乳业 20强第10、11位,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达1050万千瓦,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实施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草产业基地等重点工程,首府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型,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2.9万亩;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由不足50% 提高到97%;苜蓿草种植面积32万亩;各类农牧业龙头企业267家,实现销售收入1287亿元。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兴起,三大电信运营商云计算项目已部分投入运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一批IT企业相继入驻,云计算服务器达到66万台。民营经济发展活跃,企业主体数量年均增速达到20%。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降低达11%。
——城乡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更趋合理完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7.5%、52.0%,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74平方公里扩展到260平方公里。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首府城市建设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二环快速路全线贯通,呼朔(晋蒙界)出区高速公路、国道209线和林至清水河段一级公路等重大公路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基本实现首府至旗县按一级公路标准相连通。全长44公里环城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基本建成,“引黄入呼”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出城口改造、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地铁建设项目已顺利开工,机场搬迁工作取得有效进展。万达广场、海亮二期、维多利摩尔城等城市大型综合体相继建成,成为提升首府服务功能的重要商业载体。对市区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天然气、热力等供应能力和污水、垃圾等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市管理日趋科学,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有效进展,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改造789个村(行政村所在地村520个),完成投资98亿元,覆盖人口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8%。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进入“十二五”以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了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幼林抚育等国家重大修复工程和项目,开展了防护一川(土默川平原区)、修复两山(大青山和蛮汗山区)、绿美三线(公路、铁路、河流水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体系,城市宜居度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城市绿地率达到34%,森林覆盖率达到24.9%,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节水工作取得突破,我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示范城市。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量均居全区第一,首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均衡发展取得进展,公共卫生体系得到强化。新建、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蒙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社会事业工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学难”“入园难”和“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社区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以网格化为主的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
——民生与社会保障水平得到加强。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8%以下的较低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五年累计支出城乡低保资金18.8 亿元,投入救灾资金9091.2万元,救助受灾群众约38.6万人。廉租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低保家庭住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贫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五年累计减贫11.95万人。双拥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教育培训、旅游休闲、健身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高,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巩固。3大类6方面135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行政权力事项由原来的9547项减少到5429项,降幅达43.1%。在全区率先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交易秩序。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预计全市累计利用区内外资金3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6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市被纳入为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万里茶道申遗节点城市、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等,为下一步打造“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打下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法治呼和浩特建设深入实施,全面依法治市开启新征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坚持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统筹发展与稳定两件大事,始终保持首府社会和谐稳定大好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市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的时期之一。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谱写了活力首府、美丽首府、和谐首府建设新篇章,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首节尾水肘管顺利完成吊装作业,标志着该电站机电安装工程正式进入主机设备安装阶段。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共有尾水肘管13节,在工厂内组焊成9个单元,吊装首节起吊重量约21.36吨。为保障工程进度,电站组织各参建单位详细评审安装方案,准确识别吊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将为当地发展和“粮仓”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河南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建设1座公共充电站。充电运营企业可向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其中,电费严格执行河南省发改委目录电价,涉及转供电的经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任务,谋划新增区外清洁电力送入。争取区外稳定可靠电源。提前谋划西电接续和新增省外清洁电力,结合送端电源基地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青海、新疆等北方清洁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IGBT制氢电源设备累计交付突破100台,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装备制造企业。自2022年3月以来,中车时代电气顺利完成中石化组织的IGBT制氢电源“揭榜挂帅”实证测试项目,依托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富氢能”)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煤气”)于3月2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绿氢供应、液氢应用、城燃掺氢及绿色甲醇生产展开深度协作,以香港与内地多区域市场为支点,共同拓展氢能商业化路径,为国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由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内蒙古冀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子王旗年产50万吨绿氨建设项目开工。内蒙古冀众新能源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利用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氢制合成氨。包含新能源风光项目2400MW,配套建设40MW/80MWh电化学储能,配套建设绿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2025年4月10日,内蒙古兴安盟行政公署与安徽旭合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鸿合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安徽旭合与鸿合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在我盟境内建设200万千瓦时储能模组PACK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安徽旭合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兴安盟境内建设200万千瓦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开启今年首个特高压站的年度检修,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年度检修圆满完成。接下来,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体检”工作将全面展开。据了解,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检修包含“春季检修”“秋季检修”,今年涉及输变电设备停电计划共167项,其中
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x2014;#x2014;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