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222天 一份非完整版的新能源车骗补名单意味着什么?

2016-09-12 13:04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刘晓林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骗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1月初,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放卫星”的消息占据各大汽车新闻头条。继2015年11月新能源商用车单月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之和后,2015年12月份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再飙升两倍至63525辆。很多商用车企业过去一年才卖几百辆,但在2015年12月一个月就卖出了1000多辆新能源商用车,尤其是6—8米的车型,这一车型的补贴甚至高于车辆成本。

数据上看似太过明显的“大跃进”,引发业界哗然。包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以及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内的部分专家和行业人士,都开始表达担忧。

1月16日,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采访,经济观察报的新能源骗补报道刊发,来自新能源汽车一线的爆料者详细解析了通过虚假改装、电池重复使用、关联交易等在内的多种骗补伎俩,一年就能“赚”1亿的触目惊心的骗补产业链。

一场新能源行业的“揭黑风暴”就此掀起。1月21日,国家工信部向经济观察报报道做出独家回应,表示工信部已经联合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启动相应的调查。同日,四部委联合发文,宣布启动新能源补贴专项审核调查。核查范围覆盖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补贴的全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车辆购买单位。

2月、3月,发改委连续两次发布专项组在各地进行骗补核查的进展;3月,央视曝光苏州吉姆西虚假生产、虚报合格证,以不存在的车辆套取大量财政补贴的事件。明目张胆骗补的吉姆西不仅成为第一个恶意骗补企业,也让外界对新能源补贴的黑洞究竟有多深再生担忧。

山雨欲来风满楼,四部委打击骗补的行动迅速引发新能源行业的震动。3月10日,比亚迪汽车南京尚迪店总经理刘某跳楼自杀,该经历留下遗书称自杀与新能源骗补有关。半个月后,苏州金龙总经理去世,同样有消息传出其死因可能是骗补调查压力。但这两个消息均遭到企业否认。

与此同时,业界针对新能源骗补的争论也开始不断升温。对于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而言,骗补潜规的曝光无异于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争议声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起。而骗补这种恶劣行为的存在对行业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尽管行业专家都强调骗补行为的存在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但仍有舆论认为,由此展开全国范围的骗补调查不仅会打击新能源企业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耽误中国汽车业借新能源在全球汽车工业中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多家主流新能源企业更是抱怨,由于国家补贴和多有地补都受到骗补调查而暂停,企业的资金链开始紧张。

但这并未影响骗补调查力度的继续升级。4月下旬,由国务院督查组牵头的第二轮实地核查启动,调查内容扩展到取消地方保护政策、充电设施建设等多方面。

4月底,消息传来,中机中心决定把2016年发布的1~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全部重审,第4批的车型也退回重审。新能源骗补影响快速扩大,业界开始意识到中央坚决彻查骗补、全面规范行业秩序的决心。“新能源汽车骗补跟家电骗补可不是一个级别,家电补贴一台冰箱最高补300元,一辆新能源客车最高补贴60万,整个行业涉及的可是几十亿、几百亿的资金啊!如果真有骗补行为,那可不是小事。”在经济观察报骗补报道刊登后,某部委汽车产业司主管对记者直言,新能源骗补的严重性将远超家电补贴风暴。“如果水清见底,投石只可激起一圈涟漪,自会迅速恢复平静。但如果表面一潭静水,实则积满淤泥,一石下去,则污垢自会统统泛起。”某汽车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能源是国家战略产业、财政补贴大户,彻查之下,必然会牵连出远超预期的黑幕。

原标题:222天 一份非完整版的新能源车骗补名单意味着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补贴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骗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