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解析︱西部地区“降成本”调研报告(涉及电力、煤炭等)

2016-10-10 09:08来源:财税大观作者:财科院关键词:火电发电企业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降成本措施与评价

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任务“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积极行动采取了一些措施。有的谋划长远,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控制过剩产能,以土地供应调控房价为生产、生活创造低成本环境,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积极主动;有的地方则受制资源环境约束,结构转型升级决心不够大,虽工作有些被动但战术上也不折不扣地全力落实中央部署的相关降成本政策,不乏亮点。

(一)着眼战略层面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整体质量

重庆最为典型,其10年前就从战略上重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如钢铁产能,十年前是600万吨,现在国家钢铁产能翻了10倍,重庆依然是600万吨,去产能和降成本压力都不大,同时通过调节土地供应量,有效地控制重庆房价,不仅直接降低了工商企业房产资源成本,也间接降低了劳动力的生活成本,从而降低了劳动力工资成本。同时不断引入战略性产业,如笔记本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业态,提升经济质量。

(二)着眼战术因地制宜降成本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各地企业降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生产要素成本、人工成本、融资成本等,各地根据地域特点,各有侧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企业降成本。

1.多措并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西部三省份都积极采取了相应措施,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清理社会组织承担的审批、收费事项。坚持“减负”“解难”“放活”原则,用改革的方法为实体经济减负担、降成本。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开设程序,降低“商事”成本。重庆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商事改革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全面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等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动力;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大力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建立联席会议和通报制度、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改革,在市政府政务网建立网上行政审批系统。2015年10月1日改革实施以来,已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8.1万份;全市45个登记窗口企业设立登记当日办结率达69.01%,三个工作日办结率达100%。二是以企业和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提升服务效能,降低企业“办事”成本。重庆依托微型企业发展网、微型企业创业平台(微企助)实现全程网上审批、全程网上阳光公示,微型企业创业者通过互联网进行申请事项的网上申报和相关材料的上传送审,待材料审核通过后,到大厅一次性提交资料存档即可,实现了审批事项的一次性网上办结。通过互联网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注册咨询,打印营业执照,创业补助、创业培训、后续补助、创业券申请,创业导师咨询等十余项服务,实现扶持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减少行政管理成本,提升公众满意度。宁夏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力促经济稳定增长,在某些产业方面成立专门的部门,如为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门成立葡萄酒局等。三是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消除非规范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简化、整合本地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更新后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目录清单向社会公布。加强对民营经济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健全追责机制,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予以责任追究,对故意刁难、妨碍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处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分类精准放权”,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应用平台,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交换与应用。四是规范审批性中介服务性收费,消除依附行政权利形成的服务成本。经营服务性项目放开市场准入,交由企业和社会机构双方按市场规则自主协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指定社会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对民营企业为主,政府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给予资金支持的项目,凡项目业主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提供的部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有关部门不得强行要求招标。五是完善制度设计,促进政府部门人员合规作为,有效降低小微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小微企业补助审核监管的制度设计,对创业补助、后续补助等审核工作程序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刚性要求,邀请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资金评审,资金评审公式系数化杜绝自由裁量权,评审后进行双随机抽查等,将基层工商部门从直接审核发放财政补助的管理者,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督创业券使用的监督者,切实提高了政策扶持效率,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审核管理全程阳光公开,实现扶持政策信息数据的归集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注重绩效评价。依托大数据实现企业发展的静态分析和全程动态监测,对僵尸企业、空壳公司、经营异常企业、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进行网上数据预警,对违法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精准帮扶,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小微企业政策的落实督查,改善发展环境,包括加大政策宣传、加强检查监督以及成立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非公企业维权投诉办公室,开设了维权投诉窗口,开展了维权投诉工作。

2.落实税收优惠和规范行政事业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一是推进结构性减税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设出口退税“基金池”降低企业退税周期长的占款成本。推进结构性减税,同时,为帮助企业降低税费成本,重庆建立手机基地出口退税基金池。创新专项资金使用方式,针对手机企业产品出口退税时间长,占用资金量大的实际情况,2016年初,重庆发改委与南岸区政府共同出资1亿元(放大10倍)建立了手机基地出口退税资金池,支持手机企业加大产品出口,缓解了南岸区手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占用资金压力。二是清理交易环节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企业经营性成本。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对国家明文规定且有收费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按国家规定的下限执行。取消停征一批基金及收费项目。重庆等地公布了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目录清单。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取得良好成效。到2016年3月末,累计为企业减负119.2亿元。 2012年以来,陕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6项政策措施,共取消涉企收费89项,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支出2.51亿元人民币。目前,陕西正在组织相关部门对省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进行清理。建立企业减负目录清单,清单以外收费企业有权拒缴。三是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确保政策落到实处。逐步建立企业调查举报机制,公布减轻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和邮箱。重庆、宁夏对投诉举报的相关程序、责任分配、级别设定、机制建立均有明确的规定,问题投诉及处理过程较为规范,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3.降低用电、用水、用气及人工等要素成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陕西、重庆普遍推进直供电制度(额度受入网限制),例如,2015年陕西协助供需双方达成直供电交易电量31.15亿千瓦时,仅直供电可为企业降负1.5亿元(按每度电降负5分钱)。对榆林电网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大工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降低2.75分,一般工商业用电每千瓦时降低5.17分。重庆大渡口区指导帮助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为国际复合争取到工业用电大户用电增量奖励资金33.2万元,促成本区工业企业天然气价格普降0.7元/立方米,并为国际复合争取一企一策政策,天然气价格再降0.15元/立方米。宁夏贺兰县除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还加大燃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对燃气企业的燃气成本及价格监控机制,合理控制企业用气成本。

控薪降费与稳定用工队伍并举,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一是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挂钩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重庆国资委为了促进降成本规定企业工资总额与绩效挂钩,要求去产能行业企业营收下降的工资总额不能增加。宁夏和陕西困难企业采取降薪措施,一线工资难以降低,就加大降低管理层薪酬,实现降低工资总额的目的,以降低人工成本。二是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之前地方就不同程度降低了费率,国家层面,新政策出台后,各地全面落实人社部和财政部发文将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三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招工等困难问题,配套措施稳定企业用工(重庆廉租房措施)。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成立市及区县微型企业协会43个,建立文化创意、代账、会展等分会,向微型企业提供会展、免费咨询、代账、融资、法律援助等服务。建立经营培训体系。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聘请知名学者、专家、企业家担任微型企业创业导师,提升了微型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公租房稳定用工。重庆政府建设公租房,不设门槛,用于保障用工稳定,从而节约了企业的用工培训成本。有效控制房价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为降低人工成本创造良好环境。调研中发现,重庆通过有效控制土地供给,有效控制了房地产价格,降低了生活成本,从而为吸引人才,稳定用工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降低物流成本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物流成本是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部分,2015年全国企业的物流费用占到GDP的16%,可见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负担。调研三省(自治区、直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物流成本负担问题,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一是鼓励核心服务的配套企业本地落户减少物流费用。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两头在外的企业生产模式,这样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就比较高。重庆优化物流布局、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完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体系、提升信息化水平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二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工业企业特别是超大件产品运输的成本。在宁夏和陕西都面临的情况,本地企业生产的超大件产品,交通运输成本非常高,如金风科技的超大件产品设备运输成本最高的达到产品成本的2/3,针对这些情况,宁夏、陕西在辖区范围内对这些企业产品的运输成本给予减办征收或运输费返还等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物流成本,但是面对全国的市场,限于辖区内的物流成本优惠政策对于企业降成本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原标题:解析西部成本问题-----西部地区“降成本”调研报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