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河北张家口市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大唐电力张家口发电厂等超低排放改造 建立风电等洁能源供应体系(全文)

2016-11-09 09:5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超低排放张家口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10  民生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

1、医疗卫生教育:张家口肿瘤医院、第二医院老年医养暨中医骨伤科教楼建设项目、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张家口市中心血站整体搬迁项目、张家口天泽妇女儿童医院、经开区北京佑安医院分院、经开区洋河三甲医院、经开区血液透析中心、崇礼中医院新建、涿鹿现代化康复中心、涿鹿中医院二期扩建、张北第一中学分校区、蔚县人民医院康复理疗配套工程、怀来中医院迁建、北医三院怀来分院、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怀来校区、北理工附中怀来分校。

2、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市县两级“三馆”建设项目、察哈尔会展中心、桥东区河北演艺集团演艺科技产业园、宣化古文化遗址修复保护、宣化古城风貌修复、下花园综合体育馆、崇礼中国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崇礼滑雪学校建设。

第十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按照结构优化、功能配套、协同京津、保障奥运的要求,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构建网络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以“支撑经济、联通京津、服务奥运、链接丝路”为目标,推动公路、铁路、航空联动发展,努力实现主城区10分钟上高速、30分钟达机场,建成“主城区—崇礼”半小时通达圈和首都1小时通勤圈,到202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连接京冀晋蒙区域的综合交通网络。

(一)推进重大交通枢纽建设

以打造首都西北方向过境和中转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构筑以张家口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中心、怀来、万全、宣化、怀安等铁路公路枢纽为支撑的交通枢纽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张家口南站综合客运中心,配套多种运输方式快速接驳的站场设施,打造北京西北客运中转枢纽。推进公、铁、空多式联运,完善内通外联的路网体系,打造京冀晋蒙交界区域规模最大多式联运集散枢纽。

(二)完善公路交通系统

着眼强化张家口链接首都、联通晋蒙、东出海港功能地位,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延崇、沽怀、太行山、张尚等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持续强化干线公路建设,加快京北公路、张沽等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级和危桥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构建功能完善、网络优化、对外通畅的公路网络体系。着力改造承担市际出口通道功能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逐步打通国省道“瓶颈路”、“断头路”,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公路网络体系,市域交通状况根本改观。

(三)积极发展铁路交通

加快建设张呼客专、张大高铁,启动建设京张铁路、崇礼铁路,形成便捷高效的对外通勤网络。重点建设蓝张铁路和京包铁路张家口货运外绕线,打通连接中西部内陆腹地的铁路运输通道,使张家口成为中原腹地联结内蒙二连浩特和东乌旗两个边境口岸的中转节点,构建区域性铁路交通枢纽中心。谋划建设张保港铁路和主城区连接周边县区的城市轨道交通。

(四)建设现代化机场设施

围绕建成京西北地区重要的门户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集散中心目标,推进民航机场建设,增加国内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班,开通国际航线,构筑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相补充、干支相结合、功能完备的民航体系。按照国际机场建设标准,推进宁远机场改扩建,建设10-15万平方米航站楼,并配套建设其他辅助设施。开通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班,着力培育俄罗斯、蒙古、西亚、东南亚等国际航线,打造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快建设张北中都机场、怀来官厅通用机场、崇礼通用机场、赤城县新雪国飞行小镇机场等,完善跑道、航站楼、塔台、机库、小型油库、联络道等基础设施,满足开展航空会展、飞行表演、通航作业、驾驶培训、旅游观光、小型飞机制造与维修、私人飞机托管等业务的需要。谋划在奥运村附近建设直升机机场,在奥运期间提供安保、医疗和救助等应急保障服务。

二、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安全、稳定、清洁、高效要求,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完善能源供给网络,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体系,进一步增强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一)建立绿色供电设施保障体系

突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建设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核心,加快推进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三四期、国家风光储输示范、百万千瓦级光伏廊道、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输示范电站、光伏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到30%。全面完成大唐电力张家口发电厂、宣化热电厂、张家口热电厂煤电节能升级和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大唐电力蔚县热电厂建设进度和经开区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进特高压等骨干电网建设,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推进崇礼220千伏电网建设,增强110千伏电网供电能力,健全10千伏配电网,改善辅助供电设施,确保奥运期间安全、稳定供电。适应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加大智能电网、柔性直流电网建设。扩建尚义500千伏升压变电站,新建张北解放、坝上等500千伏输变电站。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用电质量。

(二)构建多元化供热保障体系

建设和完善供热基础设施,着力构建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供热保障体系。到2020年,主城区和县城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5%以上,清洁能源供热占比达到30%。积极推进热电联产,改造升级燃煤电厂及供热设备,以张家口发电厂、宣化热电厂、张家口热电厂和燃气调峰锅炉为主力热源,建设全联网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推进城市热网延伸,建设县城集中供热设施,逐步推进重点镇集中供热。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推进崇礼区、张北县等地风电供热试点,支持在崇礼区率先建设100万平方米跨季节集中储热与被动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供暖示范项目;依托大型光热发电站,实施热电联供;在地热资源丰富的赤城、阳原、怀来等县,建设一批地热供暖项目。

(三)强化天然气设施保障体系

建设完善天然气输送管网,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大幅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应张支线、陕京四线等天然气干线管网建设,新建应张输气管道支线北三县项目、中工集团尚赤支线和奥德集团尚塞支线管网,增强气源保障能力。加大储气调峰设施、调压站和配气站建设力度,优化供气设施布局,建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三个副中心城市为节点,辐射各县区的供气网络。加快推进长输天然气管网、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应急储备设施等建设,提高城市燃气储备和供应能力。到2020年,主城区和县城居民用户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满足奥运用水需求为目标,全面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重点实施蓄水调水、安全供水和防洪抗旱三大工程,确保全市供水安全。

(一)加快供水保障工程建设

加强水资源统筹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谋划“引黄入京济张”流域外调水工程,有效缓解全市水资源紧张状况。积极推进乌拉哈达水库建设,加快实施云州水库调水二期工程,配套建设主城区和崇礼地表水厂,推进张家口水厂、张北县城西水厂等主力水厂高标准改造升级,为城市发展和冬奥会提供充足稳定水源。积极实施坝上重要湿地及淖泊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快石湖水库、南洋河水库、土夭沟水库三座中型水库及赵家蓬区三家台等小型水库前期工作,提高洪水资源利用。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在河道适宜地段修建或加固拦水闸坝,拦蓄地表水,为农业灌溉开辟新水源。

(二)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

完善防洪抗旱工程体系,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深入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工程,积极开展河道防洪治理,重点对洋河、清水河、桑干河等进行防洪薄弱环节治理,开展宣化红脑河、怀安县十里沙河、蔚县北水泉大沟沙河、下花园区定方水河西沟、涿鹿县孙家沟、崇礼区红旗营沟等山洪沟治理,完善堤防、排洪渠、分洪道等工程和配套设施,提高河流、山洪沟防洪能力。实施病险水闸泵站的普查及加固工程。持续开展以抗旱水源工程、节水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建立防汛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市县区之间防汛抗旱工作的实时视频调度会商,提高对山洪旱灾等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信息高速网络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张家口加快迈进信息高速时代。

(一)建设覆盖城乡的光纤网络

实施“光纤张家口”工程,加快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建设,提高光纤宽带普及率,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重点,全面推行新建住宅、公共建筑光纤到户、入室,推进老旧小区“光进铜退”改造,实现城镇“百兆到户、千兆进楼、百万兆出口”。加快农村人口密集区域光纤网络建设,扩大光纤覆盖范围,实现重点镇、中心村等农村重点地区“光纤到村入户”。

(二)加快新一代移动网络和互联网开发与应用

实施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支持和引导通信企业建设完善4G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推进城乡4G网络全覆盖,在奥运场馆实现5G网络共享,在购物娱乐中心、公共图书馆、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部署无线热点。支持通信企业建设高速城域接入网系统,加快建设布局网络管道,“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建管道1350公里,新增光缆长度52500公里。支持张北县“京北云谷”大数据基地、云联数据中心等一批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为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持。

(三)构建无线数字电视骨干传输网

加快下一代无线数字电视骨干网建设。完成中心城市广电网络双向升级改造,全面实施双向网络“县县通、乡乡通”工程,提高网络多业务承载能力。积极开展数字电视、视频点播、互联网接入等各种宽带业务服务,拓展应用范围和服务方式。完善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构建张家口广电无线数字覆盖平台。科学配置频谱资源,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优先在主城区和县城等人口密集区域,实现地面无线电视的“模数整转”。启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试点工程,实现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主动应对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构建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认证、综合监管等平台,规范电子认证服务,加快数字证书的发放和推广应用。强化网络系统安全防范,支持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提高应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的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预警、防控、应急响应和处置以及灾难备份恢复系统,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五、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频率高、分布广、危害重、风险大的自然灾害防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

(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和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网络系统的技术和信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地震、地质、气象等监测站网,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形成自然灾害立体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开展灾害隐患排查工程,在市区、县城、产业聚集及奥运场馆开展灾害详查,查清灾害隐患,推进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自然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强化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准确、及时发布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加大全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气象台站服务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能力。加强和完善市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提升张家口市气象灾害精细化预报能力和水平,建设城市内涝风险预警与评估服务系统和智慧城市气象服务系统。针对全市农业生产实际,加强防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雹灾防御能力。

(二)推进防灾救灾避难指挥场所建设

按照“平灾结合、就近疏散、保障安全、开放通达”的原则,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城市抗震防灾水平和救灾能力。建立奥运城市综合救灾减灾中心,搭建救灾应急网络指挥体系,与相关部门建立网络连接,确保灾害发生后,通过视频、声频、图片等途径进行灾害数据的实时传送和网络会商。加快推进防灾疏散场所建设,每个县市区筹建若干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紧急避难疏散场所以及防灾避难疏散通道,相应设置应急管理区、应急住宿区、应急医疗和防疫中心区、人员集散安置区、应急物资储备区、供电区、供水区等功能区域,形成完备的防灾避难疏散空间体系。完善市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启动易灾频灾县、乡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在全市建设2-3个可同时转运救治200名以上重症伤员的区域性紧急救援中心,提高应急保障水平。健全应急物资采购、储备、征用、紧急调拨和运输配送的保障体系。

专栏11  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1、交通设施建设工程:张大高铁、张呼客专、蓝张铁路、二秦高速张家口段、京新高速三期、张石高速蔚县支线、京尚公路张北至尚义段高速、太行山高速、沽怀高速、国道G335京冀界至国道112段、国道112化稍营至宣化段等国省干线项目、张北、怀来、蔚县、赤城等通用机场,主城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2、能源设施建设工程:崇礼城区集中供热热源厂、崇礼燃气工程、下花园天然气管网及站点建设、应张输气管道北三县(张北至康保、沽源、崇礼)支线、赤城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赤城支线、怀来天然气支线、张北至赣州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张家口—延庆可再生能源供热输电专线。

3、水利设施建设工程:云州水库调水二期工程、重要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尚义土夭沟水库建设、涿鹿石湖水库建设、赤城水库建设、怀安县南洋河水库建设、赤城白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永定河流域洋河及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

4、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工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工程、抗旱应急度汛和河道规划治理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建设、交通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张家口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