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二、主要问题
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煤炭产能过剩。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下降,供给能力过剩。手续不全在建煤矿规模仍然较大,化解潜在产能尚需一个过程。
结构性矛盾突出。煤炭生产效率低,人均工效与先进产煤国家差距大。煤矿发展水平不均衡,先进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和技术装备落后、安全无保障、管理水平差的落后煤矿并存,年产 30 万吨及以下小煤矿仍有 6500 多处。煤炭产业集中度低,企业竞争力弱,低效企业占据大量资源,市场出清任务艰巨。
清洁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煤炭开采引发土地沉陷、水资源破坏、瓦斯排放、煤矸石堆存等,破坏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滞后。煤炭利用方式粗放,大量煤炭分散燃烧,污染物排放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大。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水、火、瓦斯、地温、地压等灾害愈发严重。东中部地区部分矿井开采深度超过 1000 米,煤矿事故多发,百万吨死亡率远高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煤炭经济下行,企业投入困难,安全生产风险加剧。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煤炭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煤机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高。煤炭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待加强,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率低。
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煤矿关闭退出机制不完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难度大,退出成本高。煤炭企业负担重,国有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突出。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市场意识和投资决策水平亟待提高。
三、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煤炭消费比重下降,消费重心加速东移,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风险挑战加大。
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受能源需求增长放缓,油气产量持续增长,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影响,能源供需宽松,价格低位运行。能源供给多极化,逐步形成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多极发展新格局。发达国家能源消费趋于稳定,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较快增长。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清洁化、低碳化趋势明显,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能源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煤炭消费重心加速向亚洲转移。主要煤炭消费地区分化,受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应对气候变化、廉价天然气替代等因素影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地区煤炭消费持续下降;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经济较快增长,电力需求旺盛,煤炭消费保持较高增速,成为拉动世界煤炭需求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
煤炭生产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全球煤炭新建产能陆续释放,煤炭供应充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市场竞争,主要产煤国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关停高成本煤矿、减少从业人员、压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世界煤炭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矿数量持续减少,煤矿平均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快速提升,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明显。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能源革命加快推进,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双重更替步伐加快,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煤炭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行业发展面临历史性拐点。
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能源需求总量仍有增长空间。立足国内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必须将国内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渠道,牢牢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煤炭占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的 90%以上,是稳定、经济、自主保障程度最高的能源。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逐步降低,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主体能源地位不会变化。必须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出发,将煤炭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石,不能分散对煤炭的注意力。
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在经济增速趋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 6.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年均提高 1 个百分点,钢铁、有色、建材等主要耗能行业产品需求增长空间有限,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3%左右,增速明显放缓。
清洁能源替代步伐加快。我国能源结构步入战略性调整期,能源革命加快推进,由主要依靠化石能源供应转向由非化石能源满足需求增量。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对煤炭等传统能源替代作用增强,预计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 15%左右,天然气消费比重达 10%左右,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 58%左右。
生态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加。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迫切。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已提出 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国家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煤炭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必须走安全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的道路。
煤炭工业发展迎来诸多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国家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为煤炭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清洁高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为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布局和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煤炭行业转换发展动力、提升竞争力带来了新的机遇。
综合判断,煤炭行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开拓煤炭工业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思想,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布局,着力推进清洁高效低碳发展,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国家能源集团9名职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们来自各个基层单位,是时代楷模和企业脊梁,是平凡岗位上的非凡
华北区域是中国煤炭的重要产区,为落实双碳目标,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华北能源监管局发挥派驻优势,主动组织开展煤炭行业“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专项调研。调研涵盖“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
煤价弱势震荡格局短期难改——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4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2025年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6%,增速加快。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累计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作为传统的煤炭主产地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日前,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披露了3月市场信息,从市场成员、3月结算价格、4月成交情况进行公示。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其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
一、市场成员情况2025年3月市场主体信息:截至2025年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120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10家独立储能,13家六类市场化项目;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容量:火电4047.5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指示联邦政府所有部门和机构终止所有针对煤炭行业的歧视性政策。据悉,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发文称,煤炭行业多年来“被环保极端分子、疯子、激进分子和暴徒所控制”,这使得其他国家得以通过开设更多燃煤电厂取得更大经济优势。
近日,数智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空天地北斗定位技术”在新街能源智慧基建管理系统实现成功部署。此次技术应用在国内煤炭基建领域完成了“BIM+北斗”技术融合的首次落地,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煤炭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该系统通过创新性地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BIM技术深度融合,
4月2日,中国中煤在京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总结集团公司2025年一季度生产经营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安排部署二季度重点工作。审计署企业审计三局局长张京奕、一级调研员李光东出席会议。集团公司党委书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华北区域是中国煤炭的重要产区,为落实双碳目标,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华北能源监管局发挥派驻优势,主动组织开展煤炭行业“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专项调研。调研涵盖“十四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广汇能源公告称,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蔺剑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提请辞去总经理职务,辞任后仍在公司任职(即担任副董事长职务),对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不会产生影响。戚庆丰男,1972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注册会计师。现任公司总经理。曾任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6日,新集能源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4.85%;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11.01%。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国神华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神华实现营业收入695.85亿元,同比下降21.1%(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19.49亿元,同比下降18%(调整后)。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家能源企业专职外部董事职务调整。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晓江等4人免职的通知晋政任〔2025〕6号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能源集团
4月22日至23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深入内蒙古调研煤炭、煤化工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海腾参加调研。22日下午,吕军首先来到能投公司所属锡林浩特矿业公司胜利东二矿采煤作业面、无人驾驶矿卡运行现场、总调度室以及外包驻地,详细了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近日,贵州能源监管办会同贵州省能源局召开重点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专项监管启动会,就贵州区域专项监管工作进行安排落实。下一步,贵州能源监管办将按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确定的监管范围、监管内容和工作安排,督促贵州重点煤炭企业进一步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4月8日,兖矿能源公告称,拟现金收购西北矿业合计26%股权。其中:公司拟收购淄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15.62%股权、龙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5.58%股权、新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2.56%股权、肥城煤业所持西北矿业2.24%股权。本次转让的转让价格为47.48亿元,各现有股东方转让比例及转让价款具体情况如下:兖矿能源
我国能源供需存在区域错配,当前送煤为主输电为辅我国能源供需格局受历史发展因素及地理因素影响,存在明显错配问题。具体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水电、风电等),但经济体量较小,能源需求相对较弱;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总量较大,对能源需求量也相对较高。此外,近年来受供给侧改革及
2018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与2017年的目标相比,钢铁去产能目标相对降低到3000万吨左右,而煤炭去产能的目标依旧维持在1.5亿吨,这有些出乎业内人士时的预期,毕竟十三五期间去产能目标是
实现煤炭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以下简称《战略》)中,对煤炭行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表述。在《战略》的能源供给革命这一章节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独立成为一个小
煤炭开发向西转移已成定局。在日前公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煤炭开发要向内蒙古、陕西、新疆三个省区倾斜,这三个省区将成为重点建设省(区),新开工煤矿规模将占到全国的80%。从煤炭开发总体布局上看,这也符合压缩东部、限制中东部、优化西部的总体方略。这三个省区中,陕西、内
2016年12月30日,为加快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建设,国家能源局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建立煤炭清洁高效生产体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阐明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负责人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记者:与过去的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去产能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2.8亿吨是煤炭行业今年的去产能目标,煤炭行业完成去产能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做何战略布局?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时候,又有哪些问题值得煤炭人深思?为此,《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导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煤炭工业发展趋势,深入探讨煤炭工业十三五规划方向和重点内容,结合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动煤炭工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落实,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昆明煤矿工人疗养院举
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关于请申报2014-2015年度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和太阳杯工程的通知》(中煤建协字[2015]10号),由各企业单位自愿申报,经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与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初审,并经各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中心站(直管站)组织对初审通过
煤炭资源能够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为我国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发展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为保护能源与环境安全提供依据,也为稳定世界煤炭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煤炭是最经济的能源,同等热值的煤炭价格不足汽柴油价格的1/9,也不到天然气价格的1/3.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约为太阳能和风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