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Christoph R. Birkl利用从某商业方形电池拆下的电极制作成了扣式电池,并模拟了三种锂离子电池衰降模式:1)锂损失;2)负极活性物质损失;3)正极活性物质损失。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所有实验电池都需要首先在恒温箱里稳定3h,以达到热平衡。在试验中测得了两种电压,一种是在充放电过程中测得的电压,这也倍称作假电压,假电压可以用来辅助判断锂离子电池的衰降模式。而真正能够对判断锂离子电池衰降模式的是锂离子电池的开路电压。
首先Christoph R. Birkl根据扣式电池极片的面积计算得到了扣式电池的理论容量,然后通过对正极极片进行充电脱锂模拟了不同程度的锂锂离子损失,通过对负极极片进行裁切模拟了负极活性物质损失,对正极极片裁切模拟了正极活性物质损失。为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Christoph R. Birkl利用柱状图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如上图所示,其中左侧为负极的SoC状态,右侧为正极的SoC状态,上图模型为正常电池的模型,从图上可以看到在正常电池设计中,一般会负极的容量设计的稍微高一些,这一般称作正负极冗余,适当的冗余可以保证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也能在锂离子电池发生过充的情况下能够容纳足够的锂,确保锂不析出,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在该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造成锂离子电池衰降的可能原因,以及Christoph R. Birkl根据这些可能的因素,制作的扣式模拟电池,模拟了:1)锂损失;2)正极活性物质损失;3)负极活性物质损失,简介了Christoph R. Birkl建立的锂离子电池的物理模型,在下一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这一物理模型,对导致锂离子电池衰降的不同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的影响进行分析,敬请关注。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全固态锂电池通过以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并兼容高容量锂金属负极,有望实现远超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并实现在极低温、高温等极端环境下的应用。然而,目前固态电解质本身的锂离子传输稳定性及析锂(锂离子在电解质内部得电子被还原)引发的短路问题,仍是制约全固态电池
5月20日,四川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一、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1—4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8.8%。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
在新能源行业,从来没有一种电池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储追求低度电成本和长循环寿命;工商储注重模块化灵活配置,同时兼顾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动力电池聚焦快充、高能量密度和超长循环——不同的场景,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不甚相同。如果试图用单一技术路线满足所有需求,就像用同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结果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府谷能源所属新元公司火电厂电池储能调频项目顺利实现并网,标志着公司风光火储、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产业格局加速形成,不仅是在新型储能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而且实现了国内高倍率含钠离子电池在燃煤火电厂机组辅助调频领域的开创性应用。该项目建设规模10MW/5MWh,采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深圳市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终止对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泰通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根据公告内容,终止审核的决定是基于朗泰通科技主动提交的撤回上市申请文件,以及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应提交的撤回申请报告。据招股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消息,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将提供国内稀缺的规模化实证场景,依托奉贤区“新能源+储能”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全钒液流电池从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
全固态电池,因其超高比能、本征安全的优势,成为了突破传统液态电池技术桎梏、开启可持续能源高效运用的“金钥匙”,高能数造(西安)技术有限公司自创立伊始,便以“让电池更高能·让产品更高能”为使命,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固态电池与干法电极产线整体制造解决方案,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底蕴
近日,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钢铁电力园区的中冶新材料项目二期整体已完工75%,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施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打造的关键项目。项目共分两期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5月9日,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储能”)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和成熟的产业化经验,成功中标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之10MW/40MWh全钒液流储能项目。该项目坐落于上海奉贤星火开发区民乐路315号,总容量40MW/160MWh,场区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消息,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将通过一项新的电池技术突破,将富锂锰基(LMR)方形电池单元商业化应用于未来通用电动卡车和全尺寸SUV。通用汽车目标成为首家在电动车上部署LMR电池的汽车制造商。由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成立的Ultiumcels公司拟于2028年前在美国启动LMR方形电池单
作者:陈峥彭月胡竞元申江卫肖仁鑫夏雪磊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引用:陈峥,彭月,胡竞元,等.基于短期充电数据和增强鲸鱼优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319-33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686本文亮点:1.仅利用前30分钟充电数据且采样间隔为30秒的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其中提到,推荐的数据中心应具备能源利用效率高,电能利用效率原则上应达到《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40879)中的2级及以上水平,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高,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国家
我国研发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可经受“冰火两重天”考验,引发业内关注。如何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温度适应性能,一直是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款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最新研发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可经受“冰火两重天”考
10月28日,山西能监办发布关于征求《山西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晋监能市场函【2022】107号),这是继7月26日山东能监管办发布关于征求包含《山东省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六个规范性文件意见的通知后,第二个即将出台储能电站并网细则的省份。随着储
住宅储能系统如今越来越受到住宅太阳能用户的欢迎。根据太阳能发电开发商SunPower公司最近对美国1500多户家庭进行的一项调查,约有40%美国人对经常停电表示担忧。在已经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受访者中,70%受访者表示计划安装电池储能系统。但事实表明,多种因素会影响住宅电池储能系统寿命。除了在停电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0日凌晨1点30分左右,PacificGasElectric(PGE)公司发现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MossLanding)的Elkhorn电池储能项目中的特斯拉Megapack储能系统发生火灾。据了解,Elkhorn电池储能项目装机容量182.5MW,2022年4月上线投运。该系统包括33个混凝土板上的256个特斯拉Meg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超快速充电(XFC)技术开发商StoreDot宣布通过使用特殊测试外形,其电池可实现1250次循环,每次循环为15分钟内充电至80%,然后放电一小时。此次实验是在室温无外加压力的真实环境下进行,且实验所用电池的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和680Wh/l。StoreDot将开始推进使用更大尺寸的B样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28日,澳大利亚维多利州亚州能源安全部门正式发布了储能火灾事故调查结果,报告显示冷却系统内泄漏造成短路、继而引发了储能火灾。而监控系统没有按要求24小时运行也是该事故的另内在原因。
S&PGlobalMarket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如果开发商和公用事业公司的计划获得成功,截至今年8月份,美国公用事业规模的储能总装机容量(不包括常规抽水蓄能电站)同比增长185%,至5582MW。
近日,特斯拉公布2019年财报,各项指标令人惊艳,带动特斯拉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美元。除电动汽车外,并不受外界关注的能源业务尤其是电池储能系统同样创造了新的记录,2019年第四季度部署的储能系统容量为530MWh,创下季度最高记录。(来源:微信公众号“鑫椤锂电”)特斯拉2019年前三季度储能装机量分
虽然高容量的Si负极材料的应用逐渐普及,但石墨负极凭借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仍然是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Li+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液扩散到负极表面嵌入到石墨负极内部,放电的过程则正好相反,石墨材料的嵌锂电位与金属Li接近,这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从而提高能
锂离子电池电池在循环过程中会伴随着持续的可逆容量衰降,最终导致锂离子电池失效,导致锂离子电池可逆容量衰降的因素比较多,通常我们认为SEI膜的持续生长是导致锂离子电池衰降的主要因素,此外正极材料的结构衰变导致的可逆容量降低,以及负极析锂都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降的重要原因,但是具体到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容量逐渐降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衰降,直观的感受就是电量越来越不够用了。好比我们的手机,刚刚买来的时候,充满一次电能够使用一整天,但是随着我们使用可能充满电就只能支撑半天的使用了,这就是锂离子电池在使用中容量衰降了,这对于消费电子产品这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