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同济大学教授叶际平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百人会论坛,来跟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普及新能源汽车。我今天讲的课题是如何洞察车载动力电池心灵的分析解析技术,主要用于电池安全性、寿命智能型预测与新型固体电池的开发。
昨天也提到根据我们去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今年肯定会突破100万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前景。但是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电动汽车面临着很多安全隐患,各种故障和寿命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进程。
我们也知道现在的BMS对电池组、电池是采用主动控制的方法,而电池里面的材料是内部正式信息,是不会反映到BMS上面去的,不能像人体一样,有脑有神经有器官,BMS控制缺乏材料具体的数据支持,电池有时候会处于过度保护,有时候处于保护不足。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大学毕业以后去日本大概去了三十多年,最主要的经历是在日产材料分析中心,这个公司是日产子公司,在那里呆了20多年,从研究员到开发部长到董事到CTO。我做的工作一个是汽车材料的特性机理研究,还有一个生产技术开发分析。材料体系分三块,一块是锂电池,一块是燃料电池,还有一个是纳米材料的体系。特别想提的是日产的材料解析是我们公司在做的,比如中国特别重视安全问题,它是通过材料解决的,所以它没有任何冷却系统,卖了二三十万台,没有出现一次火灾事故,也是它从材料上根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二个也是为第一项工作做的,做材料分析的体系构建和设备的二次开发,我们做的锂电池分析,有的实验是想理解它的机理是什么,还要做纳米物性分析,知道它的本性是什么。第三点是平台的产业化、商业化。我们从日产的综合研究所独立出来是五年多了,都是自负盈亏的,而且我们很多服务不是来自日产,5%以上是来自其他的厂家,包括日本所有的汽车厂家跟它的供应商。最近我们做了一个分析流程数据,整个流程大数据采集和整个业务的智能管理,这是我的工作情况(图)。
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大概有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基础研究、要素研究;第二个开发,就是系统性开发、功能性开发;第三个做工艺,也就是做工程的;第四个,要做成商业化,有商业模式、标准技术、市场战略。从一个设计跳到另一个设计,要做功能化、商品化、产业化,在这之间有很多死谷,如果你做很多研究,最后没成为一个上到市场的产品,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死谷。在产品开发和最终供应的时候,有很多是黑色盒子,我们做很多性能实验、耐久实验,但这是不够的,要做很多材料分析解析,用这些技术打开黑色的盒子。材料跟人一样,它是有基因的,材料基因也就是它的材料工艺,它决定了材料先天的体质,材料电池是一致性还是不一致性的,这跟它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我们现在BMS主动控制材料来控制电池,知道它可能过老或者过劳。如果我们知道电池先天体质的话,可以均衡控制,来优化整个BMS系统。
什么是材料解析?大家都知道基本是两个,一个是用光束,用普通的电子束或者离子束,能够得到各种微观的形貌、微观结构、组成、晶体结构、化学状态等,可以用纳米物性知道材料本质的差异在什么地方。通过这些东西可以知道材料在想什么,怎么让材料能够心情舒畅,材料才会对你好,才能做一个好的电池出来。
国内应该做一个材料工艺电池pack的公共服务平台,也就是开医院,不光要有外科,要有内科,对关键工艺要开处方这样一个医院。我们说材料的功率、容量、安全与它内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是有关系的,比如与锂的迁移速率、有效锂量的降低、内部电化学系统局部破坏和整个系统破坏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容量与有效锂电的量是非常有关系的。我们在负极会产生SEI膜,跟电池寿命安全性有很大关系。我们要去看里面各种各样电池的SEI膜如何形成长大的,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化学分析手法,来测量锂是怎么变化的,可以测SEI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知道电池的衰老是与有机有关还是跟无机有关。容量也与局部的电化学系统破坏有关,比如SEI膜表面会导电,这是短路破坏的地方。我们做安全性,电池在着火之前,与正极的热分解是有关系的。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热分析手法来测它的正极分解时的温度是多少,产生的热量是多少。如果真的做电池的时候能掌握到这个地步,应该不存在安全问题。我们可以测经过SEI以后,剩下来的锂量是多少,决定电池安全性是多少。如果做一个很好的电池,电池SEI应该是安定的,绝对不会发生任何的安全问题。
我回来以后会做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做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它是能够产业化的、商业化的,能够为整个中国的电池厂家或者是汽车厂家、整车厂来提供这样的服务。当然,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分析应该是会大气暴露的,并且能够了解真正的电池组健康状态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也会开发很多新的设备,二次开发新的设备,会做很多各种各样的工艺老化寿命的分析,给出提案。这个平台也会做全固体的锂离子电池,我们知道在日本最红的是硫化物,我们也会对硫化物做很多的开发。第一个是化学稳定性,第二是界面的电阻、电抗的问题,第三个是它还没有生产工艺,要开发新的生产工艺。
全固体锂电池最主要的问题,我说了很多,要降低界面的电阻,我们要开发新的非大气暴露的界面构造和物性分析的方法,做实际工作中的观察。比如在充放电的时候,能看见它里面的压力是多大,裂缝是如何产生的。做到现场开发、材料研究和理论计算同时进行,能加快开发的速度和降低开发的成本。
第三个是开发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现在国际上能量密度是3.1Kw/L,希望在两三年以后我们能达到它的一倍,也就是6Kw/L以上。
这是我的发言,谢谢。
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百色中森碳投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GWh高性能钠离子及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其中一期10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4年,储能市场“内卷”愈演愈烈,专利竞争、价格战层出不穷,储能各环节企业为降本增效、实现盈利各显身手,除深耕主体业务、稳固已有市场份额外,不断寻求新的增长点,上市企业也不例外。为激发上市企业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改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业绩增长,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近日,有关固态电池的大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稳居我国电子产品制造业金字塔顶的富士康刚刚在官微发布消息,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布局固态电池产业,打造固态电解质、半固态及全固态电芯研发和生产制造项目。此前,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和新能源汽车“顶流”特斯拉则前后脚爆出固态电池研发突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本TDK近日宣布其在小型全固态电池所用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全固态电池材料。该新材料的能量密度达到1000Wh/L,是TDK目前量产电池的约100倍。报道还称,此次开发的电池将由全陶瓷材料制成,具有氧化物基固态电解质和锂合金负极,该集团计划从明年开始向客户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日,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透露,其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将于今年10月份上车量产。据介绍,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从2015年开始由上汽和清陶联合开发,用时9年。其拥有400kW的超快充电功率,仅需12分钟就能为电动汽车增加超过400公里的续航能力。目前,作为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华友钴业5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与多家下游客户正在合作开发固态与半固体电池正极材料,并已实现十吨级批量出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长安汽车视频号消息,4月19日,长安汽车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集团研发的半固体电池将于2026年年底上市。
日前,中国台湾省固态电池厂商辉能科技(下称辉能)官宣:今年量产固态电池。消息只在自媒体、垂类媒体中赚到了些点击量,却未在电池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商和学术界引发太大波澜。平心而论,动力电池和新型储能电芯市场规模足够大,人们乐见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的每一项技术突破,无论实现突破的是中国企业
12月25日,安徽省宿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有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光伏制造业,融入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打造皖北光伏制造特色产业集群。依托重点企业,围绕异质结高效光伏电池片、TOPCon高性能电池片等做强产业链条,
振华新材10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凭借在三元材料大单晶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公司已掌握多元素协同掺杂、晶体结构调控、低pH值及低游离钠控制、形貌尺寸及颗粒粒径调控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初步形成专利布局。公司已完成三代钠离
9月2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联合开发新型家庭储能、光储一体系统,加强与海外光伏安装商和建筑商合作,快速打通海外客户消费通道。原文如下: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翠亨新区管委会,各镇政府、街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第一批)的通知》指出,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此次下达的资金具体用于2022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2022年度推广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第三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
4月1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省级充电基础设施监管服务平台数据汇聚和智能有序充电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397号)。要求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建设智能有序充电管理模块,集成负荷预测、动态定价、远程控制等功能,结合现场实际,灵活制定接入方案,将运行中的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扩大汽车消费,对符合条件的,转让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3万元/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5万元/辆。以下为政策原文:各州(市)人民政府,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共135.651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830756万元,包含158家企业分享清算资金668196万元、38家企业分享预拨资金162560万元,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共29148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成品油价迎年内“第四跌”,同时创近三年最大跌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自4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80元、46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38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4元。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油箱容量为50升的小型家用车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可节省19
新能源是中欧能源合作的突破口。文/罗佐县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加征关税成为其近期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特朗普主导下,美国不仅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对欧盟关税加征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对欧洲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批评,引发欧洲政坛强烈不满,欧盟对此作出了回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2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专家媒体交流会在京举办,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出席,并就行业关注的动力电池产能与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路线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根据现场内容摘要整理。(本文来源:
在双碳目标驱动的交通电动化加速转型过程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攀升,带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崛起,预计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超过60GWh,市场规模达百亿。同时,动力电池回收也是解决环保问题和补充上游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01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未来
12月17日,GIV2022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举办期间召开了以“科技企业深度赋能汽车产业”为主题的闭门会,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应邀就该主题发表观点看法,以下根据发言内容整理。(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动汽车百人会ID:ChinaEV100)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从关键技术研究开始的回
忧虑与喜悦并存的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忧的是疫情的疯狂。卷土重来从年头疯到年尾,众多汽车重镇遭袭,众多城市进入静默。生产停滞、物流受阻、销售不畅,汽车业受到严重冲击。喜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好收成。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606.7万辆,增长100.6%,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超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23万辆,同比增长118%,市场渗透率达到7%。在全球减碳行动的压力下,欧美等国陆续提出目标激进、配套有力、系统性强的战略与政策,极大程度上加速了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并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产生了深刻影
全国各大能源企业也都在各个地方投资,整县整市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智慧能源。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电池储能和光、储、充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系统很快就会在全国逐步展开。
据统计,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2023年达10亿千瓦时,2025年接近25亿千瓦时。当然规划产能会大于动力电池的年产量,同时年产量中除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外还有储能电池等一系列其它用途,我们估计2025年电池总出货量在10亿千瓦时左右。
当然现在日本等国家在大力发展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这方面我们还是有差距的。但是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并对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估计还要10年左右,我国电池领域研发队伍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
全球减碳行动之下,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汽车产业正形成动力技术多元化、多技术路线共存的发展格局。如何定位不同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关系,各技术路线的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的突破方向在哪里,政策、产业该如何引导动力技术多元化,企业又该如何选择与布局。
全面总结了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电力系统和智慧能源系统方面的创新成果,勾画了由新能源汽车引领的以系统智能化、动力电动化和能源低碳化三大革命主导的未来交通装备与能源化工相关产业的变革前景。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堪比人体心脏。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2020年后,废旧动力电池迎来集中退役的高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