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知乎上某位网友解释:“NCA的稳定性差,国内虽具备生产NCA的条件,但是整体使用上技术还不成熟。”
其实在技术路线上,NCA材料比NCM材料的生产工艺和条件更为苛刻。其难点在于生产制作过程中,前驱体的制备和焙烧工艺,对相关设备的要求很高。而设备极严格的要求,又伴随着成本的提高。同时NCA高镍材料的碱性较高,需要纯氧环境、湿度控制在10%以下,无疑加大量产难度和资金投入,对国内企业形成很大的挑战。
资金投入意味着成本增加,而动力电池占据新能源汽车近一半的成本。仅此一点,就很难让人趋之若鹜。
业内某电池企业博士表示:“NCA我认为非常适合做乘用车的动力电池,但是中国企业目前必须解决材料关、工艺关和专利关,难度比较大。目前,各企业都有一定布局,什么时候市场能够扩大还很难判断。”
少有企业选NCA,该路线为何“被遗忘”
陈立泉院士表示:“更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可能中国车企想用,但未必驾驭得了。特斯拉的整车设计和电池系统控制能力并非大多数中国车企短期内可以模仿和超越。”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现状看,能够充分发挥NCA三元电芯的车企,就是特斯拉。特斯拉的整车设计和电池系统管理控制技术,能够有效规避高能量密度引发的热失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国,国内锂电池企业为了配合主机厂的需求,也在积极研发高容量电池。如卓能、力神、比克等先后进行NCA电池的试制阶段。
可事实上,在主机厂挑选符合需求的动力电池之时,NCA电池由于其特殊性,也要择优“挑选”主机厂,而国内能够使用NCA电池的车企屈指可数。
由此可见,被特斯拉宠爱的NCA高镍三元电池,不是谁都能爱得起的。也不知,中国NCA材料市场何时爆发?
国内的NCA进展如何?
由于NCA材料的技术壁垒高,目前我国量产较少,产能主要集中在日韩企业。早在2016年,日、韩两国的NCA产量就达到了2.68万吨。而直至2018年,我国企业几乎处于研发或小规模中试的阶段。部分电池企业进展如下:
德朗能于2017年量产了NCA电池
据悉,上海德朗能已经研发成功并大批量使用3.2Ah的NCA电芯,且能量密度达到250Wh/kg。该产品不仅一致性非常高,且性能良好。于2017年的出货量大于300Mwh,主要配套东风和小鹏汽车的乘用车。
天鹏电源拿下宝骏E200车型供货权
据悉,澳洋顺昌旗下锂电池子公司天鹏电源已自主研发并量产了NCA体系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160Wh/kg,在3GWh的总产能中,有2GWh可量产NCA和NCM811高镍圆柱电池。
不久前,天鹏电源对外宣传,将为上汽通用五菱宝骏E200车型配套NCA电池。同时,天鹏电源将加快推出NCA21700系列电芯,还将于今年年底扩产2GWh,并计划2019年继续扩产3GWh。
天津力神研发NCA电芯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
据悉,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NCA三元高比能量动力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2Wh/Kg,体积能量密度大于642Wh/L,25℃下1C充放电循环710次(100%DOD),容量保持率达到80%;目前循环285次(100%DOD)容量保持率高达96%。为开发出比能量300Wh/kg、循环寿命1500次的锂离子电池单体奠定了基础。
猛狮科技投资建设NCA三元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
去年12月29日,猛狮科技全资子公司福建猛狮新能源科与宜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投资建设NCA三元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合同》,福建猛狮在宜城雷大工业园区投资总额为2亿元人民币,建设 NCA 三元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其他企业
据悉,CATL在NCA三元锂电方面有丰富的技术储备;鹏辉能源已量产NCA电池用于消费数码领域,动力的NCA电池在研发中;比亚迪的NCA高镍三元布局,预计2年内完成,可沿用现有生产线;当升科技新增产线可以生产NCA等全型号动力多元材料……
除了电池企业,国内已有部分材料企业研发并量产NCA材料。
国外以量产NCA材料的企业有:日本的住友金属、日本化学产业株式会社和户田化学;韩国的Ecopro和GSEM等多家日韩知名材料企业。而国内也有贝特瑞、杉杉能源、容百锂电、巴莫、长远锂科等知名材料企业,都传出NCA材料的相关消息。
其中,杉杉股份的宁夏二期正极项目年规划产能7200吨,可生产NCA高镍三元,且正负极材料产品已送样特斯拉和松下;贝特瑞NCA的产能约为3000吨/年,已实现向松下等客户销售。
结语:
前不久,松下、三星和金沙江资本收购的AESC在中国建厂,这些电池企业具有NCA电池生产能力,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有助于提升国内NCA材料生产、应用水平。
虽然国内NCA的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国外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起点研究(SPIR)预测未来三年NCA材料市场需求将会呈现倍数增长。
如今,具备规模化生产NCA的企业已上线,NCA电池大规模量产并正式推向市场的日子还远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各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相关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推层出新。本篇从技术发展角度,回顾2022年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动力电池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的通知。通知中提出8个储能相关材料,并对性能提出要求。具体情况如下:材料名称:三元材料(镍钴铝酸锂、镍钴锰酸锂)性能要求:比容量≥200mAh/g(0.5C),循环寿命≥1000周(80%,0.5C
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越南总理阮春福(NguyenXuanPhuc)在越南会见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副总裁李在镕(LeeJae-yong)。据越南当地的新闻媒体报道,阮春福与李在镕讨论了在电池和智能手机制造商方面增加相关投资,三星SDI(SamsungSDI)公司可能会宣布在越南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的计划。目
三元材料的具体命名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而定。三种元素的不同配比使得三元材料产生不同的性能,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在补贴政策推动和终端消费者对续航里程提升需求的驱动下,三元材料动力电池逐渐成为乘用车领域的主流技术路线,且占比逐渐提升。2015年-2018年,由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等市场对动力
正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材料之一,也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主要的锂离子来源,其性能和价袼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较大。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NCM)和镍钴铝酸锂(NCA)等。(来源:微信公众号:海狸新能源ID:gh_dc549942cfd
上个月大众向固态电池初创公司QuantumScape投资2亿美元,这个金额很令人乍舌,几乎相当于对于一家企业的收购金额。QuantumScape源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项目组,2012年独立成为公司。大众在2018年就投了100万美元,但此次追加至2亿美元,可见固态电池技术对于大众的战略重要性。(来源:微信公众号“Astor
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最关键的核心指标之一,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整车在同等质量下动力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越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则越长。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入,动力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在逐年提升。特别是龙头企业,在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提升方面争奇斗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量
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产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涌现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内的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动力电池企业,而宁德时代更是击败了行业巨头松下公司,成为全球出货第一的动力电池厂商。可以说过
摘要:国产NCA仅在高端电动工具、小动力等领域有批量应用,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作者:魏文柱)和NCM811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相比,动力NCA的应用却没有太大起色。当前,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三元电池已经成为主流。而从技术路线来看,中
一波三折,无钴电池疑云密布2月18日开始,一则关于特斯拉将使用宁德时代“无钴电池”的新闻迅速传开。至此业内疑云重重,一波三折,股价亦是冰火两重天。(来源:微信公众号“墨柯观锂”ID:moke-realli作者:曹青)有评论认为:“该新闻中所指的无钴电池非常有可能是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此举意欲以电
据外媒报道,巴斯夫将斥资5亿欧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在德国勃兰登堡建立电池厂,以生产负极材料为主。新工厂一旦成立,预计巴斯夫将雇用近8000名员工。巴斯夫尚未就此发表正式声明,但勃兰登堡州州长DietmarWoidke间接证实了这一消息。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在过去的20年中一直依赖传统的汽车生产,巴斯夫
日前,储能行业有两则消息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一则是特斯拉发布2024年Q2生产交付报告,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Q2储能电池产品装机量达9.4GWh,环比增长129%,同比增长157%,加上Q1的4.1GWh,特斯拉上半年储能电池产品累计装机量已达13.5GWh。这意味着,特斯拉在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产品的装机量已接近去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消息,韩国三星SDI与美国能源供应商NextEraEnergy签订大规模储能系统供应合同。据报道合同规模达6.3GWh,合同额将高达一万亿韩元(约合52.7亿元人民币,单价约0.8365元/Wh),被韩国媒体誉为韩国史上最大规模储能合同。据悉,三星SDI此次供应的产品为SamsungBatteryBox1.5(SB
特斯拉的新动作,又将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拉向一个新的层面,国内造车新势力引以为傲的续航优势瞬间被吊打。当然,在小编看来,特斯拉此举要收割的显然不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客户(他们这块客户规模目前很小),而是宝马、奔驰、奥迪、大众等传统巨头在中国较为广泛的客户群体。图为《新能源汽车推广
改进电池20年,特斯拉终于摸到了汽油车的成本线。特斯拉取代汽油车的美梦,可能已经近在咫尺了。2月27日,特斯拉内部出现了一个名为Roadrunner的秘密项目,旨在以“制造机器的机器”(自己生产制造设备)策略大规模生产更便宜的电池。这一项目集特斯拉近年来电池研究之大成。据电动车媒体electrek报道
上半年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孚能/比克/中航锂电/多氟多/卡耐/联动天翼。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总装机量为22.43GWh,其中,纯电动车型电池装机量为21GWh,占比93.6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电池装机量为1.43GWh,占比6.38
2019年5月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5.68GWh,其中乘用车电池装机量为3.99GWh,占比70.2%。,排名前10的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联动天翼、欣旺达、多氟多、中航锂电、塔菲尔、比克。据起点研究(SPIR)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5月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5.68GWh,其中乘用车电池装机量为3.99GW
业界一直传闻联动天翼的电芯实质上来自松下,这是否属实?联动天翼又究竟什么来头呢?日前,有消息称,今年2月份,小鹏汽车40辆G3车型全部装机NCA三元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为1.9MWh,电芯单体由联动天翼供应,欣旺达提供动力总成,系统能量密度145Wh/kg。(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
2018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力神电池在内的多家企业在高镍NCM811和NCA三元电池方面取得技术突破,这也拉动着硅碳负极材料的应用。而近日国轩高科发布与投资者交流互动记录,其制备的高镍NCM811三元软包样品已于近期通过科技部的中期检查,能量密度达302Wh/kg,负极采用硅碳材料。50亿元的大市场实验研究表
今年年底,动力电池没有去年卖得那么疯狂。去年年底抢装抢销劲爆,1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比10月上涨139%。今年11月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43GWh,单月仅上涨37.5%。企业层面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头部企业的装机量普遍上涨,而比亚迪装机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10月、11月两个月合计跌去12%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则
锂离子动力电池需求由2010年的几乎为零发展到2017年的53.8GWh,占全部锂电需求的比重由2011年的6.0%迅速扩大到2017年的35.94%,成为锂电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三、电动汽车市场高速发展,2017年锂电需求占比超35%这一波的电动汽车发展浪潮始于2010年12月,当时日产和通用同时在美国市场推出了LeafEV和Vo
近日真锂研究发布2018年10月中国电动汽车市场锂电月装机量数据。10月,全国电动汽车锂电装机量为6.1GWh,同比增长82.87%,环比增长1.96%。其中纯电乘用车电池装机量为3.78GWh,同比增长168.14%;插电乘用车电池装机量为428.6MWh,同比增长159.46%;纯电客车电池装机量为1.3GWh,同比增长40.32%;插电客车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晚间,振华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重新论证并暂缓实施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公司将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根据公告显示,义龙三期项目原计划总投资62.45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10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容百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4年,公司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销售超2.7万吨,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固态电池未来的主要方向,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投入,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振华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公司重点加快推进完成6系三元材料在主要客户需求计划的同时,在钠电、磷酸锰铁锂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化,紧密围绕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材料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降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透露,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在硫化物与卤化物两大技术路线,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计划年内完成材料定型;处于前期开发的第二代产品超高镍三元材料容量可
自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不少跨国车企与国内外电池厂商密集签订长期协议,开始供货时间大部分集中于今年和明年。就在上个月,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包括神行超充电池,2026年起应用于新车型。此前,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湖南裕能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2024年,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其中,应用在储能领域的产品销量占比已提升至约41%。新产品方面,CN-5系列、YN-9系列和YN-13系列在2024年下半年合计销售约11.13万吨,在2024年下半年的总销量比例约27%。今年以来,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