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上游原材料价格
钴:电钴市场表现疲弱,下游买兴低迷,生产商挺价无望只得下调报价。钴盐市场依然悲观,虽有减产事件陆续发生,但需求缩量预期下,交易价格依然节节败退。海外方面,Pala将收购Cobalt 27已发行和已发行普通股的100%,总代价为100.1亿加元,按100%计算。根据交易条款,Cobalt 27股东将获得每股普通股5.75加元,包括3.57加元现金加上一家新上市公司的股票2.18加元,名为Nickel 28 Capital Corp。SMM预计2019年至2021年全球钴锂原材料仍是持续过剩的状态,但产业链内外对金属原料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长期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大量投资的注入有助于产业链发掘低价优质资源,降低长期成本价格曲线,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发展。
锂: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出现下行。据厂家透露,近期现货点单交易较少,7月份的订单情况环比也有所下降。电池级氢氧化锂成交稀少。补贴退坡过渡期结束,三元材料生产企业对于高镍三元材料的生产减少或推迟,传递至上游需求减弱。我们预计接下来,碳酸锂(电池级、工业级)价格将开始明显走低,氢氧化锂跟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IE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25%至1700万辆,电池年需求量首次突破1TWh;全球电池产能达3TWh,如果目前官宣项目全部建成,未来5年,电池产能有望再增加3倍。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随着需求的急剧上升以及价格持续的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IEA数据显示
日前,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和技术的日益标准化,全球电池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能进一步整合,同时由政府主导的电池供应链的多元化举措也在重塑格局。随着市场需求急剧上升和价格的持续下降,全球电池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25%,达到1700
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价格再一次大幅下降,其中电芯价格下降了30%、降至78美元/kWh,相当于人民币0.56元/Wh。电池组价格同比下跌了20%,降至115美元/kWh,相当于人民币0.805元/Wh,创下自2017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彭博指出,预计2025年锂电池材料价格可能会因为供需变化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4年,市场内卷、低价竞争等成为锂电产业链面临的最大难题。在降本增效的压力下,不少上游供应链企业利润稀薄甚至大幅亏损。为应对国内激烈的价格战,缓解供应链压力,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做出表率,其近日宣布,愿意为其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以加速电池材料和设备的技
从2023年到2024年,锂电材料企业经历了近两年的周期性洗礼。过去两年,可以看到,产能退坡,上下游产业链重构带动利润重新分配成为行业的主要变化。在此期间,锂电材料企业利润大退坡。根据主要锂电材料上市公司财报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利润下降了60%,从2023年前三季度到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下降70%
电池回收势在必行,产业“拐点、洗牌、破圈、谋变”等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7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首破50%。种种数据表明,新能源车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而伴随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除了“安全焦虑”“里程焦虑”“补能焦虑”,还
日前,由易事特集团牵头申报的2024年市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储能型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正式获东莞市科技局批准。易事特集团将携手行业内优秀创新同行者广东钠壹新能源、美达瑞新材料以及蓝固新能源联合攻坚,把握钠电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2024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保持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282GWh,同比增长17.5%。电池环节,1-4月全国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48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20.4GWh。受锂电池材料价格下调等影响,锂电池
进入2024年,储能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特点。一面是“新型储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储能电池行业正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等问题。而最为亮眼的是,有不少电池企业已开启以创新、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竞争。日前,亿纬储能、德赛电池、比亚
2024年开年,正极材料行业愈发处境艰难,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本文来自:高工锂电,ID:weixin-gg-lb)终端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电芯价格跌下0.4元/Wh、电池制造极致降本等产业链连锁反应逐渐传导至正极材料端。三元材料方面,受到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价格战、海外磷酸铁锂路线切换的影响,其市场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容百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4年,公司9系以上超高镍产品销售超2.7万吨,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系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是固态电池未来的主要方向,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投入,其中,半固态电池用超高镍正极材料保持稳定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振华新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2025年,公司重点加快推进完成6系三元材料在主要客户需求计划的同时,在钠电、磷酸锰铁锂方面加速推进产业化,紧密围绕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领域所需材料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降本,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透露,容百科技固态电解质业务聚焦在硫化物与卤化物两大技术路线,第一代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处于吨级验证阶段,计划年内完成材料定型;处于前期开发的第二代产品超高镍三元材料容量可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自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不少跨国车企与国内外电池厂商密集签订长期协议,开始供货时间大部分集中于今年和明年。就在上个月,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包括神行超充电池,2026年起应用于新车型。此前,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7日,湖南裕能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2024年,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销量创下公司历史新高,其中,应用在储能领域的产品销量占比已提升至约41%。新产品方面,CN-5系列、YN-9系列和YN-13系列在2024年下半年合计销售约11.13万吨,在2024年下半年的总销量比例约27%。今年以来,行
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近期,韩国电池厂接连与中国三元材料企业签发订单。结合行业动向,中国三元材料将有望通过韩企于2025-2027年在全球市场放量,尤其是在北美市场。3月10日,当升科技宣布与LG新能源(LGES)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约定2025-2027年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行业概况锂电材料指为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能够决定电池的性能、安全性、寿命和成本。目前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电解质盐、胶粘剂、隔膜、正极引线、负极引线、中心端子、绝缘材料、安全阀、正温度系数端子(PTC端子)、负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导电剂、电池壳等构成,锂电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金陵石化、大连院、炼销公司与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召开负极材料创新技术战略合作专题会并签署四方协议将合作建立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创新联盟共同促进负极材料原料开发和应用。根据协议,四方将深化市场、供应链及人才交流,加快碳材料产业链“专精特新”高端化步伐,围
绿研院注意到,近期,多家锂电企业取消了IPO上市进程:6月4日晚间,国有特大型企业江西铜业发布公告,拟终止分拆控股子公司江铜铜箔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早在2022年2月22日,江西铜业就官宣筹划控股子公司江铜铜箔分拆上市事宜。同年4月和5月,公告计划分拆江铜铜箔至A
7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要求企业应排查不同类型动力电池系统(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等)车辆装载情况及整车动力电池使用情况;应对存在失效风险的关键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排查,包含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的运行情
3月31日,江西发布2023年江西省重点产业招商项目。共推出1012个招商项目,总投资1.56万亿元。其中包含28个电池项目,涉及,动力电池、锂电池、电池材料等。北极星电池网汇总如下:1、锂电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项目主要建设从事新能源船舶、新能源汽车用大型动力锂电池的研发、生产的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日,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焦作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到,要做优做强优势主导产业。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按照“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以多氟多、佰利新能源等企业为引领,进一步突破动力电池高比能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以技术换市场。近日,福特汽车在美国正式宣布,将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宁德时代向福特授权电池CTP(无模组电池包)的技术许可,对工厂生产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福特则负责电芯与整车的集成。在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干预下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各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相关技术研究也在不断推层出新。本篇从技术发展角度,回顾2022年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技术创新发展情况。动力电池系
作为制造高镍电池的关键材料,氢氧化锂正受到全球电池产业链巨头的争抢。6月底,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锂业有限公司与LG化学签署销售合同,拟在2023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期间,向后者销售单水氢氧化锂,销售数量将按合同约定并根据LG化学需求分批次交付,单价按照定价机制执行。(
近两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市场的需求推动下,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快速膨胀,而行业发展过快时,原料端供需错配的局面导致相关材料的价格出现飙升,随之而来的成本压力也让下游电池生产企业倍感头疼。在此情况下,作为研究周期与锂电池基本同步的产品,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及成本的潜在优势再度
3月29日,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同北京容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称“容百集团”)与仙桃市政府、武汉市汉阳区政府、长江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近日签署了一揽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仙桃,容百集团将建成年产能4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基地,并设立仙桃容创壹号新能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