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正处在新基建的热潮中。虽然关于新基建的确切含义与领域尚在探讨中,但信息化、数字化是无法抛开的主题。而信息数字技术,恰恰也是人类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展所依赖的关键技术。
其实,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无一不与基础设施建设勾连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我们把目光放到更远处,即使在古代,也仍旧不乏用基建来驱动历史进程的时刻。而且,从历史的观点看,当时建设的许多基础设施都科技成色十足,是名副其实的“新基建”。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建紧密连接着每一场科技革命,人类基建的历史也贯穿于人类科技发展史中。
A 新基建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
当我们讨论“新基建”时,焦点更多地放在“新”上。何谓新?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当下的“新基建”是相对于此前的“铁公基”而言。
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新基建概念范围称,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也表示。所谓的新旧,都是以所处时代为基准相对于过往的历史而言。在过去的基础上,我们的基建设施有无新技术的引领与驱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无巨大的贡献——这应该是基建新旧与否的判断标准。
因此,我们大可以将基建置于人类历史的轮盘之下来审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回首过往,那些留在史册中、甚至保存至今的不朽基建工程,几乎都是科技成色十足、领先于所处时代的,这些无疑是“新基建”。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俗语,也是历史真实。今天走在罗马城著名的阿皮亚大道上,残留的路面凹凸不平。但在公元前3世纪建设时,确是非常平整的。马路两侧设排水沟、人行道,人车分行,俨然现代化道路的雏形。
无独有偶,在当时的中国,正值战国时期,后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后,修建了堪称中国最早高速公路的驰道。史料记载驰道“广五十步”(约今69米),共修建9条,最长一条达1800里,实现全国联网。
现代社会习以为常的大马路,在两千年前能有如此设计,堪称当时的“新基建”。而在此后约两千年的人类古代史上,即便生产力不足够发达,也仍不乏令后人感慨巧夺天工、雄伟壮阔的基建工程被建造:从皇室宫殿到陵寝墓葬,从水路桥梁到亭台楼阁……甚至更有很多工艺早已失传,通过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了解洞悉其中的秘密,却无法建设还原。“工程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汗水”绝非一句空话。受限于时代整体科技水平未达成质的飞跃,但仍旧无法掩盖新基建的科技价值。
B 科技革命中新基建爆发的能量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曾长期处于中低速水平。直到近现代科技兴起的短暂几百年来,才突飞猛进。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这段时期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比此前百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还要多。“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绝非空话。
论及飞速发展,无疑以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为代表。把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做个梳理能发现,跨度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至今,期间因战争、地缘政治等因素产生一些中断。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广泛应用和内燃机使用为标志,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计算机和电子数据的普及和推广而在各行各业发生从机械和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的变革。
科技革命爆发出的巨大推动力,让基础设施建设如同喷薄而出的巨浪,一叠高过一叠。马路换了铁路,飞翔的梦想也成为现实,带着高耸烟囱的工厂,数百米的摩天大楼都成为常态,就连太空也有了人类的足迹。
就像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著作《资本的年代》中描述的那样:全世界浇筑了几百万吨的铁,穿越各大洲的绵延铁路,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苏伊士运河的开凿,芝加哥等美国中西部处女地上拔地而起的大城市,汹涌的移民潮等等,世界被踩在足下。
科技结合基建,让人类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这个新词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科技与基建的关系,就如同理论与实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实践也能促使理论不断完善。因为很多新事物的出现,即便实验做得再完美,在没有投入到实践中,永远不会知道会发生什么问题。
事后的人们,可以无限歌颂塞勒斯·菲尔德的功绩。这位伟大的企业家投资建成了世界上首条穿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让电报连通欧美两大洲。但在建设前,这位丝毫不懂专业技术的投资商的做法被认为是“天方夜谭”。而事实上,海缆敷设到海底一个月后电报信号消失时,人们尽情嘲讽,甚至认为整个基建工程都是个骗局,根本不存在大西洋海底电缆。后来,他又在12年里,至少31次横穿大西洋,历经5次尝试才最终成功。
菲尔德去世后,他的墓碑被刻上这么一句话:“由于他的勇气、精神和毅力,世界上才有了大西洋电报。”
实际上,在很多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中,没有基建工程的实地检验,任何科学技术理论都显得苍白。所谓知易而行难,实践出真知。
C 高科技新基建应面向未来
我国从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渐恢复生产,国家在此时明确新基建的概念与范围,加快新基建建设力度,这是刺激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关键之策。
虽然投资规模的具体数据尚无法进行精确统计,但从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分析判断来看,今年的新基建投资会在万亿元级别。招商证券5月初发布的策略研究报告,测算了未来5年的新基建投资规模,预计最高可达11万亿以上;其中最大规模的5G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大致在2—2.5万亿之间,并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规模或将超过3.5万亿。
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基建,将在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加快布局。这些行业领域看似很新,却是立足当下、也着眼未来的经济业态。正如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所说:“阿里云将全力投入数字经济新基建,帮助政府和企业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
面向未来的新基建,其意义究竟有多大?20年前的美国或能说明问题。
1993年9月,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推出跨世纪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用20年时间将电信光缆铺设到所有家庭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全世界。政府将信息基础设施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并没有将其看作计算机或电信等一两个行业的事,而是作为美国未来新型社会资本的核心。事实证明,这一庞大的基建工程,让美国的“世界老大”地位在冷战后得以持续。
而且,即便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的看似属“旧基建”,事后被证明仍旧是另一种形式的“新基建”。
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仍旧出现在美国。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挽救了国家和人民。
罗斯福的很多政策都得到拥护,但有一项却遭到不少人批评:发展公共事业。基建项目甚至包括流浪狗收留站、图书馆、艺术馆等。这些项目不仅仅雇用了普通的体力工人,还雇用了大量贫困的作家、艺术家、设计师等。人们批评政府因人设岗,带有精英主义的倾向,工程建造华而不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的项目,愈发显出其社会效益。比如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花费2.5万美元修建了流浪狗收留站,一度被批评为乱花钱,但结果是狗咬人事件和狂犬病患者大大减少,居民喜出望外。
共有6000多名贫困的艺术家、教师们,平均每月可以得到95美元,作为回报,他们需要工作96小时或定期提交作品。最终,政府换回了公共壁画2500多幅、架上绘画10.8万幅,还有1.8万件雕塑、25万幅版画、200万幅海报,以及50万幅摄影作品。美国的“软实力”大幅提升。
毕竟,这世上的许多事情,需留待历史评说,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18年5月8日,英威腾董事长兼总裁黄申力先生、副总裁张清先生在英威腾深圳总部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全球高级副总裁谢兵先生和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女士一行。会上双方就各自公司发展状况、产品新的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同时针对行业发展趋势探讨了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在
随着节能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电源管理也越来越受重视,技术水平的提升正不断优化系统的能效。但是,在“高集成度”、“数字化”等概念面前,企业更关注的还是市场和成本等现实问题。电源管理芯片曾被形容为半导体行业的灰姑娘,这表明电源管理芯片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半导体业界一个不起眼的配角。然而,与数字电路市场的大起大落不同,电源管理芯片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增长势头。Databeans公司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电源管理芯片全球销售额超过80亿美元,预计今年的增长可达7%。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升,节能领域的应用无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全球电力电缆巨头普睿司曼(Prysmian)在2150米深的海底进行了500千伏高压直流电缆的安装,创下了行业纪录。普睿司曼表示,本次超深水铺设海试是电力行业迄今为止最深的一次,开创了海缆铺设的新标杆。这条测试电缆安装于TyrrhenianLink项目上,TyrrhenianLink是一个投资17亿欧
4月14日,“海上新能源发电场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系统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广州举行。该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广东电网公司牵头承担,项目瞄准海上新能源发电电缆敷设难题,开展水下敷缆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项目责任专家及其他特邀
2月5日,117名检修人员经过连续10个昼夜的奋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首次全面检修顺利收官。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横跨宁波、舟山两地,线路全长51.1公里,其中海底电缆17公里,架空线路34.1公里,是我国建设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跨海电网工程。自2019年工程投运以来,累计输电超过260亿
近日,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海缆工程分公司承建的华能山东半岛北BW场址海上风电项目2回220千伏海底电缆敷设完成。在本次海上作业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试点建设的海上作业通信系统为现场作业提供了高质量语音、视频通信及作业数据回传等多元化的通信保障。据了解,当前通信运营商无线公网覆盖范围最
新年伊始,各地纷纷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这些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月4日,一条10千伏陆上电缆从舟山北部海域海床以下7米深的预置通道内钻出,标志着全国首个陆缆穿海工程成功实施,国家海洋输电技术
12月4日,在福建厦门北部海域,厦门供电公司利用智能化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完成了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Ⅱ路海底电缆巡检作业。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还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实时监测海缆保护
12月4日,在福建厦门北部海域,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利用国内首艘智能化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顺利完成了进岛第一通道220千伏春围II路海底电缆巡检作业。海底电缆水面巡检无人艇可在海上连续作业约5小时,具备一键自主巡航、智能避障、远程控制等功能,还能根据海缆的位置和状态,调整航行速度和探测距离
海底电缆是跨海、跨江河输电工程的重要输送载体,由于其运行环境特殊,传统的陆地电缆监测手段无法满足长距离海底电缆全天候监测及全程管理的需要,海底电缆的运维巡检和故障探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海底电缆巡检机器人是一款专门用于海底电缆施工勘查及运维巡检的自主型智能巡检装备。该机器人
8月17日,在广东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上,广东电网能源发展公司承接的我国电压等级最高、长度最长(60千米)的500千伏光电复合海底电缆现场耐压试验,最终一次性顺利通过,标志着该公司继掌握500千伏陆地高压电缆耐压试验技术后,进一步掌握了500千伏高压海缆的交流耐压试验技术。本次试验再一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加快推进海洋生物、矿产、油气、可再生能源等自然资源以及海域、海岛、海岸带等空间资源的调
7月21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按照“先审批后实施”原则,完成了日照夏陆(张家)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般设计变更的线上审批流程。截至7月25日,该公司利用自主开发的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数字化模块已完成线上变更签证审批113项。据介绍,建设过程中的现场造价管控是工程结算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全过程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的建设。每一项新基建均与电力行业息息相关。发展特高压新基建助力国家能源低碳安全国家能源安全旨在对能源供应中断、能源价格暴涨等紧急情况,以合作和协调的方式
观点凝练摘要:近年来,中国已将“新基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提出立足于高新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十四五”期间,为了实现疫情后经济复苏,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新基建”将成为投资重点。“新基建”中5G基站、大数据中心、电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每年围绕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研究策划和遴选一批新基建重点项目,全面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8日,辽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辽源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意见的公告。《规划》指出,提高电网保障能力。着力建设“新基建”设施。持续推进我市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强化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从提高供电能力、满足电源
以5G、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能源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数字新基建”能够从五个方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数字新基建”能够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助力新型电
以5G、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能源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当下,“数字新基建”能够从五个方面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数字新基建”能够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助力新型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安排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是对政
电力、钢铁、水泥、石化、油田、煤矿、交通运输等开采、生产和消耗能源的基础设施(以下简称“能源基础设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能源基础设施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尤其近年来新建的各类设施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碳排放锁定效应,威胁能源低碳转型和达成《巴黎协定》的气候
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5月12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云南省政府4月27日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指出,发展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区,推进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效互动、动能电力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依托文山等全省电力负荷中心,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