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燃料电池汽车中成本占比不高,但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元器件,它就是传感器。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燃料电池” ID:weixin-gg-fcev)
燃料电池车用传感器主要有氢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等,每种类型的传感器作用不同,技术难度有差异。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所用氢气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主要采用进口产品,氢气传感器以日本FIS为主,压力传感器则以瑞士HubaControl、美国Sensata为主,温度传感器国内产品市场占比相对较高。
造成燃料电池车用传感器市场高度依赖进口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市场需求偏小,企业缺乏研发动力,已开发的国产产品测试又不够。不过,随着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扩大,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嗅到商机,专门立项以加快燃料电池车用传感器研发步伐。
作为应用方的燃料电池系统企业表示:“国产传感器机会非常大。只是车用传感器需要在工程化方面做好匹配,建议传感器厂商更多地去了解使用方的需求,更多地了解汽车标准的要求。国内只要做出来的产品通过测试,就会有很有竞争力,比如国产压力传感器价格不到进口一半。”
氢气传感器
氢气传感器包括敏感探头、电路板、外部壳体以及相关的结构组件;传感器与外部的接口主要为通讯接口,这些子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氢气传感器零部件。
装载氢气传感器,首要作用是为了保障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安全。众所周知,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对于燃料电池汽车而言,氢气传感器可检测到氢气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时,给整车及时输入报警信号,整车系统会立刻做出相应的断电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氢气传感器不仅能用于监测气罐和电堆端氢气的泄露,还能用于检测排放尾气中的氢气浓度。燃料电池汽车也就能根据这些监测的信息来实时分析电堆的性能和反应程度,从而及时调整相关输入指标或数据配置来实现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行。
一家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高层告诉高工氢电:“国标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安全性是有要求的,一辆车需要氢气传感器的数量,要结合空间布置、通风、安全等来综合考量。一般而言,发动机、储氢罐、驾驶舱(车内)至少都要1个,尾排也会需要,我们的内定标准至少5个。”
值得一提的是,氢气传感器分很多规格,量程也不尽相同。不同的燃料电池车型,同一车型的不同位置,对氢气传感器的需求都不一样,若要求耐高温高湿、高精度,价格也会偏贵些。基于满足车辆需求及降成本的双重考量,用户一般会综合选择氢气传感器方案。
高工氢电了解到,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传感器基本都用日本FIS品牌的接触燃烧式氢气传感器,该公司的氢气传感器被用于丰田MIRAI燃料电池乘用车。国内车用氢气传感器市场之所以几乎被一家企业“垄断”,国内产品还没开始应用,原因有多方面。
从技术角度来看,传感器并非新事物,但车用氢气传感器不同于消费类传感器,使用工况非常复杂,需随整车一起经历更为严苛的高温低温,同时也要抵抗外力的作用(如振动、撞击等各种情况)。车用氢气传感器产品的开发需要满足车规产品开发的基本要求和过程,从系统需求描述和分析开始,逐步迭代到设计、分析、验证到整车试验,确保产品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当前国内气体传感器的开发参差不齐,消费类气体传感器性能难以满足汽车复杂工况下的要求,车规级氢气传感器的研发对于一般的传感器厂商而言是一大挑战。而除技术原因外,更关键的因素在于目前市场需求较小、单价不高,难以刺激企业投入较多的财力物力来研发车规级氢气传感器,同时下游用户也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去验证新产品。
经调查,目前符合车规级别的氢气传感器价格大概在1200-3000元之间。目前全球范围内几乎很少有厂商专门立项研发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传感器,已有产品中性能指标较接近的也仅仅只有日本FIS接触燃烧式氢气传感器。
“我们会选大家都选的,国外通过验证的。从系统角度来说,一个系统几十万元,而几个氢气传感器价格加起来不到1万元,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验证,考虑量程、精度、可靠性等能满足要求就行。”一家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商负责人直言,前期考虑稳定可靠的,再逐步用国产产品去替换,是正常的逻辑。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当对氢气传感器需求量大的时候,该支持国产化的还是要支持。
事实上,现阶段国内有几家企业已经在研发车规级氢气传感器,个别提出了不同于FIS接触燃烧式原理的固态钯合金薄膜技术氢气传感器,只是距离真正批量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压力传感器
相比于氢气传感器,燃料电池汽车里面涉及压力测量的地方更多,其中供氢系统侧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高低压报警;燃料电池系统侧用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氢气压力、空气压力、冷却水压力等,是判断发动机工作状态的依据之一;配备了氢气循环泵的位置也会用到压力传感器。综合算下来,一辆车可能用到压力传感器多达10个以上。
经调查,车用压力传感器根据用途、量程等具体参数的不同,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从市场应用来看,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多采用瑞士HubaControl、美国Sensata压力传感器。这两家公司都是在传感器领域积累非常深厚的跨国公司,其中Sensata传感器产品被广泛用于传统汽车领域,所以自然而然地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目前基本没有厂家会选国产压力传感器品牌,主要考虑可靠性问题。如果少量用国产产品可能差异不明显,但批量长时间用就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也有燃料电池系统企业高层透露:“压力传感器在车上应用分不同的等级,有些地方对可靠性要求高,相对而言选质量比较好的,次要的点作为参考。在故障诊断逻辑里面,涉及到信号采集的等级会有所区别,会判断重要点、次要点及参考点。选用压力传感器既要满足需求,也要降低成本,所以我们会混着用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型号。”
值得注意的是,与氢气传感器情况相似,由于市场需求量小,而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偏大,目前包括知名品牌传感器公司在内的产品并不是为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单独立项研发的,都是基于以前原有的老型号基础上改进而来。
不过,随着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压力传感器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品牌传感器企业已经开始立项研发专用的传感器产品。国内也有部分企业注意到这块市场,加快了研发及市场拓展步伐。
业内人士提醒道:“目前燃料电池车用压力传感器缺乏行业标准,有大的方向,但没有细节的规定与引导,现阶段主要参考知名品牌企业标准及一些国外标准。为更快推动燃料电池车用压力传感器发展,需要专业化的国标去引导,建议重视这个领域标准的制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试点任务: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加氢站36座。
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根据签约协议,协氢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7日,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三一集团牵头承担了其中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研制适用于省际间中长途干线物流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打造氢能利用标志性产品,带动湖南省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鼓励开展生物制氢工程示范,拓宽省内绿氢供给渠道,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月7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攀枝花助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7.04万元。本项目为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布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1000套/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呼和浩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帆座谈,就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会上,刘占英就推动上氢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相关事宜现场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举措。刘占英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在辽宁阜新市科技局的积极推动下,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阜新晟氟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氢燃料电池交换膜基布、高温高压特种改性聚四氟乙烯密封材料等关键材料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应用。此次
近日,济平新能源与国泰君安证券、国枫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了上市辅导签约仪式,现场出席嘉宾:国泰君安新能源行业行政负责人秦磊,团队负责人、高级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明亚飞,业务董事、保荐代表人李晓玲,高级经理尤思浩、国枫律师事务所代表董一平,济平股东代表、千曦资本执行总裁韩龙此次签约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榆林中心城区氢能公交示范运营及新能源公交更新启动仪式举行,氢能公交正式投运。据了解,当日榆林共投运了3辆氢能源公交车和99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其中,3辆氢能源公交车为榆林首次示范引入,全部投放于13路公交线路开展试运行,其最大亮点是“零污染、零排放”,一次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7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专项资金补贴情况公示》。根据公示,宁波镇海区2024年度拟发放的资金补贴为1100万,共有11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享受补助,主要由三家车辆运营公司分享。详情如下:关于2024年度镇海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13日,中汽协会发布2024年1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其中,2024年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和268辆,同比分别减少76.7%和82.3%。1-12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5000,同比分别减少10.4%和12.6%。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发布,上海加氢站与氢燃料电池汽车公共数据平台运营中标候选人名单,上海科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185万报价入选项目第一候选人。另一位中标候选人为上海软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其报价为190万元人民币。
近日,海马汽车在投资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将努力打造一个项目(海南自贸港全产业链零碳汽车生态体项目),争取实现三个转型(向国际化转型,向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转型,向绿色智慧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后续,公司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与上游海上风电、制氢加氢以及下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7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关于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支持力度扩大示范应用城市范围的提案”进行答复。原文如下:豫工信办案〔2024〕64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1320556号提案的答复李高鹏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支持力度扩大示范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6日,工信部发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专家解读之四:加快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助力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规模化应用。详情如下:2024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工信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广西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明确发展目标,以“风光统筹、灰氢过渡,打造氢能干线走廊,带动全产业链发展”为原则,打造以上游新材料及电解槽—中游燃料电池、氢内燃机及储氢装备
近日,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项目落户西安。该项目由陕西秦深盈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2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引进配套供应商10个以上。该项目主要聚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整车研发、生产、销售。生产的车辆还将采用国内领先的动力配置,实现双极板、
2024年年底,锋源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开展多场49T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仪式,这批车辆主要服务于河南路易宝数字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安阳双博运输有限公司、安阳同创物流有限公司、林州市运发化学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林州市邦德运输有限公司等物流运输公司。这批重卡将广泛应用于电厂、钢铁企业、水泥厂
近日,朝阳醇氢商用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汉如,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汽车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建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中央研究院自主设计研发的隔爆型氢气浓度传感器取得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的防爆合格证,这标志着该传感器已经取得国家认可,具备大规模商业推广的条件。该传感器外壳防护等级IP65,可以适应高海拔、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且具有高灵敏度、低迟延性等显著优点。
各相关单位: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随着氢能利用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技术,开发和使用适宜的氢气传感器,对于实现快速准确有效的氢气泄漏监测有重要意义。氢气传感器作为涉氢应用场景氢气泄漏监测装置,能够为氢能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为此,中国标准化协会【2022】109号文件立项批复了《MEM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承担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专项“氢能源用氢气传感器应用研究”顺利通过河北省科技厅验收。
9月9日消息,印度理工学院焦特布尔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传感器,它可在浓度极低情况下检测出氢气,有望在一些使用氢燃料的地方用于检测是否有氢气泄漏。据介绍,在环境中氢气浓度为1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时,这种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可达74%。它的检测过程大约需要25秒。研究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开发出了可集成于半导体芯片的微型热电式氢气传感器。检测范围(空气中氢气的浓度)达到了0.5ppm~5%之间。用于氢气站等设施的泄露检测。今后将向有关机构提供传感器样品,力争将其应用于氢气设施中。 该传感器在热电转换式MEMS元件上形成了以陶瓷支撑材料的铂触媒图案。与过去的传感器相比,更能发挥铂触媒的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耐用性。 因为空气中氢的浓度一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开发出了可集成于半导体芯片的微型热电式氢气传感器。检测范围(空气中氢气的浓度)达到了0.5ppm~5%之间。用于氢气站等设施的泄露检测。今后将向有关机构提供传感器样品,力争将其应用于氢气设施中。 该传感器在热电转换式MEMS元件上形成了以陶瓷支撑材料的铂触媒图案。与过去的传感器相比,更能发挥铂触媒的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耐用性。 因为空气中氢的浓度一旦达4%,就会爆炸,因此氢气泄露检测技术需要氢气传感器能够在ppm级到4%这一最低爆炸极限浓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