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12日,“直面问题践行承诺”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作风监督面对面》再度开问。问政首先聚焦了济南加氢站和“氢谷”的问题。
全市仅一座“加氢站”加氢路上消耗能源八分之一
2019年11月24日,济南市氢能源燃料电池公交车交付及示范运行开通仪式在唐冶公交枢纽举行,首批10辆氢能源公交车投入K115路线运营。
但据了解,目前济南仅有一座加氢站,坐落在章丘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豪沃客车有限公司厂区内。济南氢能源公交车加注一次氢气能跑350公里左右,而从唐冶公交枢纽到加氢站往返路程有43公里,也就是说,加氢路途中消耗的氢就要占将近八分之一。
今年3月,国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力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明确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随后,国家财政部下发“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被征求意见的8个省份中,并没有山东省。
《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执笔人、钢铁研究总院博士郭玉华表示,下一步,济南市要重点补齐短板,只有补齐了短板,达到了示范城市的基本要求才能进入国家支持的示范城市行列。
郭玉华称,“现在的条件还是不达标的,我们与氢能源燃料汽车相关的管理办法、补贴政策还没有,示范运行的车辆数量还不足,加氢站的规模也不够。”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堃表示,建设加氢站形势迫切。现有的一座加氢站,主要是作为示范、探索来运行,要纳入燃气管理等范畴开展工作。针对下一步加氢站建设完善,目前,住建局已经起草了相应制度,正在征求意见中。
根据《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指出,近期重点推进城市公交、物流、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2022年之前要建设6座加氢站。
谢堃表示,6座加氢站的选址已进行沟通和规划,济南市目前不断地与省内进行衔接和汇报,争取在全省氢能推广之中能占得先机,“不光是6座加氢站,也包括提到的示范运行的600辆车辆。这些车辆主要是以公交为主,6座加氢站具体的站点需要在市区分布相对均匀,以保证公交车辆的合理运行。”
谢堃在现场承诺,2022年之前建设6座加氢站的规划可以实现。“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推进速度慢了一些,但建设6座加氢站是下限,保证能够完成,而且还要做得更多。”
“中国氢谷”只是“圈了块地”?今年就要启动园区建设
早在2017年7月,中国重汽就制造出了国内首款氢动力码头牵引车,正是基于这些优势,2017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成立之初,就重点布局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氢谷”建设。
两年过去了,“中国氢谷”还没开建,光圈了块地。
对此,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国祥表示,当时规划先行区氢谷,主要是考虑重工的氢燃料建设商务车放到先行区。后来因为企业自身的原因和规划的原因,商务车放到了莱芜。
“管委会就调整了工作思路,与汽车改进会合作,下一步发展氢能产业。当前我们做的一些工作,一个是完善我们原有的氢能发展规划里的提升,近期我们请了西班牙的一家公司对我们氢能规划城市设计进行了完善,近期将征求我们市里部门的意见。第二是我们现在也组建了一个氢能运营公司,也储备了一批氢能上下游产业的20余家企业,现在正在对这些项目进行洽谈。第三是我们要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我们已经引进了低压氢,低压氢是一个固态氢,在国内低压氢的使用基本上还没有。”
李国祥表示,国内主要使用的是高压储氢,近期将把这个场景打造起来。今年就要启动一些相关园区和厂房的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1月7日,空气产品公司亚洲氢能研发中心暨海盐商用加氢站落成庆典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行。县委副书记、县长顾秋莉参加仪式并致辞。据了解,空气化工产品(浙江)有限公司氢能源和工业气体综合项目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占地160亩,一期日产液氢可达30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
日前,青岛发布《青岛市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对全市建设数量进行预测。根据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预测2035年青岛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总量达到2.6万辆,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布局公共加氢站80座。其中,近期建设规划也得以明确——近期结合周边用户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1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开展氢能生产利用示范推广。加快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工业副产氢纯化、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储运等氢能生产和利用技术工程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制定印发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到2025年,山东将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发展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绿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培育壮大1000家左右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5-8个产业规模大、创
无论从政策端,还是从企业端、应用端、资本端、产品端来看,2022年燃料电池产业在经历疫情的考验下,依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在向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方向突围。(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游保平)政策层面,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让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产业发展有了“
无论从政策端,还是从企业端、应用端、资本端、产品端来看,2022年燃料电池产业在经历疫情的考验下,依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在向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方向突围。(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氢电”ID:weixin-gg-fcev作者:游保平)政策层面,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让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产业发展有了“
氢能在国家能源转型中具备战略意义,今年以来发展明显提速。高工氢电通过梳理发现,除了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北、河南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举步迈入发展新阶段外,在以山东、川渝、浙江、湖北、山西等为代表的非示范省市中,不少省市明确提出第二批申报意愿,并在产业落地方面进展颇丰:(来源
围绕能源供应保障和清洁低碳转型,山东省于近日公布了八大工程行动,发展氢能是其中之一。《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
7月12日,山东省能源局表示,近日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等八个行动方案的通知》,此次发布的八大工程行动分别为《山东省燃气机组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煤炭天然气原油储备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风电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山东省氢能产业
近期,济南印发《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6月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召开,围绕《济南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进行发布解读。这部规划是济南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未来一个时期济南市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引。《规划》从济南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济南市能源发展基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淄博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构建智联汽车全产业生态链条,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优化能源、数字新基建布局,建设综合能源港,推动淄川区智慧能源管理中心和“光储氢热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4月28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称,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
“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一、系统谋划交通运输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交通运输领域“1+N”政策体系,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
各地氢能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涉及基础设施、成本、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往往相互交织,有时互为因果。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郑平近年来,国内多地将发展氢能作为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推出不同层面的氢能发展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推动具体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迈入提质增速新阶段——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主论坛观察近年来,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以其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等特征,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加速以“未来能源”的身份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
6月23日,氢动科技广东氢动“氢车万里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珠三角-粤西示范线常态化运营,政企学研多方代表齐聚,共促氢能冷链运输规模化发展,为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树立实践标杆。在“氢车万里行”的车轮滚滚中,一条连接珠三角与粤西的绿色冷链动脉正焕发勃勃生机。本条线路主要开展珠三角区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集成与主动支撑电网关键技术”项目示范工程在广州国际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牵头,预计将在2026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向上支撑电网、向下服务用户”氢热电高效联供燃料电池微网,热电联供综合效率超90%,达国际领先水平。
编者按: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交能融合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部署了8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交能融合委员会刊发“《交能融合指导意见》系列解读”,本文是系列解读第四篇。来源:交能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广东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鼓励整车企业强化V2G车型研发和售后服务,探索“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建设,开展新能源车辆智能有序充电、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等多模式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6月18日,广东氢能产业迎来关键整合。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云韬氢能)、广州白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白云新能源)、广州白云金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白云金控)联合体与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宝武清能)、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中南钢铁)正式签署广东宝氢科技有
6月30日,云南能投曲靖高新区花山氢能综合能源站成功完成氢燃料电池卡车首次氢气充装作业。标志着云南省首座1000kg/天加氢能力的氢能综合能源站实现加氢功能,配售电公司在氢能赛道取得实质突破,为电投公司及能投集团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战略使命与布局意义该项目由配售电公司与云能资本共同组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6月29日,由中国能建氢能公司投资葛洲坝机电公司EPC总承包的中能建兰州新区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满负荷联合调试成功顺利产出99.9999%高纯度氢气。该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规模化电解制氢示范项目,填补了区域内绿氢制备的空白。项目成功出氢,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氢能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有力推动兰州新区及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上交所官网显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科创板IPO已于6月27日获受理,公司本次IPO拟发行股份不超过1.11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4.46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本次发行套用科创板上市规则第一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
据港交所6月27日披露,鸿基创能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鸿基创能自述为全球领先的独立膜电极供应商,专门从事催化剂涂层质子膜(CCM)及膜电极(MEA)的研发、量产及商业化。公司致力于将实验室技术进步转化为氢燃料电池CCM及MEA的商业化和规
以合资公司为布局主体,算不算松下的一种“曲线救国”!从大连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6月26日,位于大连金普新区的泰星能源纯电汽车电池项目在大连自贸片区新能源产业园内正式开工。项目由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运营建设,此前已相继在大连投资三期混合动力汽车电池项目。本次投建的为纯电汽车电池项目,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迈入提质增速新阶段——2025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主论坛观察近年来,在全球加速推进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氢能以其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等特征,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正加速以“未来能源”的身份融入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国际
6月23日,氢动科技广东氢动“氢车万里行”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珠三角-粤西示范线常态化运营,政企学研多方代表齐聚,共促氢能冷链运输规模化发展,为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树立实践标杆。在“氢车万里行”的车轮滚滚中,一条连接珠三角与粤西的绿色冷链动脉正焕发勃勃生机。本条线路主要开展珠三角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