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28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网湖北电科院”)青山实验基地二楼大厅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在行业知名专家、委托测试厂家的共同见证下,由该院自主研发的中压宽频高精度模拟实证平台顺利完成首次社会性第三方委托测试,标志着该平台可顺利投入商业化运营,为解决单相接地“世界性难题”,保障配电网人身、设备安全防护能力与供电可靠性水平提供坚强支撑。
聚焦生产实际 明确研发方向
配电网接地故障引发的用户停电、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是国内外配电网长期存在的三大痛点,其快速处置水平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以及日常用电的可靠性。其因接地故障特征量小且存在间歇性电弧等因素,保护可靠性差,耐高阻能力低,1千欧以上高阻接地故障检测的“卡脖子”技术尚未攻克,快速就近隔离要求更是难以满足,是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配电自动化的大规模建设与应用为解决单相接地故障快速处置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载体,单相接地故障处置能力是包括配电自动化终端、一二次融合成套设备、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等智能配电设备的核心功能,是解决传统“人工拉路选线”,准确定位故障区段的“重要利器”,如何通过实景反演,实证设备功能,量化处理能力,从而实现“认证上岗,优中选优”,是确保配电网建设改造成效的关键。“‘把现场搬进实验室’,满足小型化、集约化、紧凑化约束,实现接地故障特征在宽频范围内的高精度等效。”国网湖北电科院技术团队提出了解决提升接地故障处置能力问题的思路。
自主科技创新 平台小试牛刀
2016年以来,国网湖北电科院组织成立配电网故障防御专项技术团队,围绕配电网接地故障快速处置,在中性点接地方式适应性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成因辨识及选线选段等方面开展了体系化、系列化专项研究及应用实践。
团队从配电网接地故障特征机理研究出发,揭示了故障全过程暂态电气量在各出线及故障点上下游的全网络分布特征,提取了可用于接地检测与保护的暂态电压与电流特征量,并提出了计及电弧动态特性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全过程暂态特征的等值电路模型,经实测比对,其等值精度较传统模型提高了60%。
以理论研究为先导,团队自主研制开发了国内首套中压宽频高精度模拟实证平台,可模拟多分段多联络、双环网、辐射带分支等配电网典型结构,满足全压、全流实景环境下的中压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性模拟,先后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美国专利,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国家电网公司第四届青创赛银奖。据悉,以该平台为核心的试验方法已写入国内第一部针对单相接地故障真型试验技术规范。
升级监控系统 保障实证能力
2019年起,为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实证功能,在兼顾平台对于科研支撑的同时,强化生产技术服务能力。国网湖北电科院技术团队启动了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提出并开发了以模型驱动与分布式高频录波的多态试验场景管理系统,重点针对各关键节点同步录波性能、后台主站试验案例管理等功能进行改造,全面满足智能配电设备的功能、性能实证测试需求。
2019年8月以来,该项目团队先后承担了国网湖北电力智能配电设备入网检测、中标后样机检测、供货抽检工作,为保障公司立体式物质质量管控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点作用。
“故障波形特征典型,全网络分布规律完全符合理论与现场实际,评价结论客观真实。”
“湖北电科院的测试结果令人信服!”
见证了平台的测试工作后,我国接地故障暂态选线技术领域知名专家薛永端教授与委托厂家给予高度评价。
国网湖北电科院将进一步深耕单相接地故障处置技术领域,推进平台建设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为促进相关领域设备制造、设计选型、生产运维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保障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贡献创新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电力现货市场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已常态开展的连续调电试运行基础上,计划于5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长周期多月结算试运行。出现气候异常等特殊情况时,以保障电力有序供应、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日前,明阳智能公布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披露,明阳智能2024年总营收271.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研发费用5625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07%;毛利率为8.10%,净利率为1.37%;新增风机订单27.11GW,风机对外销售规模10.82GW,同比增长11.66%。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供电可靠性提升工作推进会,落实配电管理工作要求,剖析制约供电可靠性提升的技术和管理方面问题,研究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具体举措和清晰规划,倡导“永远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的主张,高效赋能精益管理和优质服务,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
4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确认110千伏古木站10千伏农场Ⅰ线农场Ⅰ02开关1刀闸线路侧发电车已带上负荷”调度指令操作完毕,标志着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成功应用10千伏中压发电车同期并网技术于计划停电检修作业中,全程未对周边用户造成用电影响,成功实现了线路施工“用户零感知”。据悉,按照以前的
“10千伏851八南线114号杆后故障,两秒内处置完毕,供电正常。”近日,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境内发生雷暴大风降雨天气,导致该区域内部分配网线路故障,当地电力部门提前通过为线路安装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实现线路故障“秒级”处置。这是山西省首批搭载了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装置的配网线路
4月21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用能精算师专业服务团队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开展能效诊断和碳资产核算专项服务行动。在热电公司中控室,团队专家通过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调取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针对企业现有热力系统进行能效评估,并对输配电网络进行“全链条体检”。此前,国网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4月21日,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发布。其中提到,加强网架建设。夯实500千伏省域主网架,加快弥河新建、海口扩建工程建设。加强220千伏市域主网架结构,力争年内尽早投产东营富国至裕民线路等工程。实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同时,优化调度运行。开展并网运行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近日,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后备电源全息感知与智能预警系统在安徽滁州供电公司、淮南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试点上线应用。该系统采用了混合超容和在线监测技术,可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电压、电流、温度、健康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可靠性。据介绍,后备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3月28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首个透明主动配电网示范智慧台区——河边村1号公变在马龙区建成投运,这也标志着曲靖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相较于传统台区,智慧台区采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通过加装众多新型智能设备,使得电网具
“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光量子芯片首次实现多比特“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基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探索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近年来,我国量子技术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电力行业正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对电力设备状态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和计算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已投资125.29亿元实施云南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的基础上,2025年将投资96.78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据介绍,云南电网2024年对农村电网共投产6238项建设项目,全省配电自动化线路故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4月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变停电精准监测”微应用在青岛供电公司上线,实现配电变压器停电“分钟级”感知。县(配)调人员依靠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和监控10千伏主干线和支线线路,但无法感知线路上连接的大量配电变压器的实时运行状态。青岛供电公司依托营配调数据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5G+智慧电力。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
近日,山东淄博供电公司配网调度值班人员借助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转供”功能,向110千伏学院变电站下达10千伏2号B母线6条线路运行方式调整指令。在两分钟内,现场运维人员确认110千伏学院变电站2号B母线6条出线联络环网箱负荷转供成功。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应用110千伏变电站全母线负荷“一键
最近,在首届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配电自动化专业)的赛场中,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代表公司参赛的苏州公司刘晓林、泰州公司孙先灿、扬州公司罗航3名选手全部获个人一等奖,彰显出国网江苏电力在技能人才培育与专业素养锤炼方面的深厚功力。专业素养是电力行业从
3月19日,随着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调度员按下遥控合闸按钮,具备遥控功能的新一代一体化柱上断路器在浦东10千伏宣11正灵线成功送电。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10千伏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全覆盖三年攻坚行动”以来,首次在架空线路投用完全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功能将切实提高浦东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水
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主体、新业态的接入所产生的压力都给到了配电网。只有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能力提上去,新能源规模发展的才更加有序、健康,这就需要有效的数字化手段与智慧化的配用电设备来进行支撑。11月2日,科林电气举行第二十届智能电网配用电技术创
3月26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在公司总部会见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乐仁,就加快电网数字化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金炜,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对实现能源互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长江电气总裁金海建议更好地推动新型电网与智能配电设备的融合发展,实现能源互联与造福社会。智能配电设备、智慧能源系统是现代智慧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实现对电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0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智能配电设备产业集群、江苏省扬中市中低压智能电气产业集群等上榜。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工信部企业函〔2023〕283号按照《
2023年6月27日,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北京昊创瑞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790万股,且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25%。本次发行均为新股,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募集资金用于项目及拟投入的募资金额为:智能环网柜生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
白云电器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主要与华为数字能源公司合作,为华为数字能源光伏产品线提供智能配电设备及辅助储能产品,目前已批量供货。
5月25-27日,科林电气携智能配电设备、品牌柜、新能源箱变等产品盛装亮相第二十届四川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新能源装备博览会,走进“数智世界”,以“数”为“媒”,共同探索数字赋新、智造升级的精彩历程。在本届博览会上,科林电气在坚持制造尖端工艺产品的基础上,做到把“数智化”真正融入到产品DN
2023年4月,南网科技1.2GWh储能系统、900MW储能变流器集采落下帷幕,经过多家企业激烈竞争后,最终公布结果显示,共7家储能企业中标。储能系统在新能源消纳、平抑电网波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南网科技作为招标方开启多轮储能集采,持续布局储能业务。多企业进入南网科技“朋友圈”2023年以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科技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碳酸锂价格下降将带动电芯价格下降,进而降低储能系统的整体造价,提升储能系统的投资回报水平,对公司的储能业务将带来正面的影响。1.请问碳酸锂价格下降对公司项目影响有多大?对公司整年的销售确认影响有多大?同时对公司利润率正面影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南方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68.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71.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347.
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电力系统迫切需要提升系统智能化与数字化程度,用能信息的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与管理、源网荷储实时互动、需求侧多种负荷可调节等新的要求随之而来。配电侧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更多更细,需要重新思考新的用户参与方式、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可开拓的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