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报道正文

远光能源互联网董中凯:碳达峰战略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创新与实践

2021-04-08 13:5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远光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大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碳资产管理为企业碳资产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碳资产管理实现碳排放管理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实现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实现碳排放和碳减排量的实时计算、统计与分析;自动生成排放报告和减排报告;履约管理、预测和交易提醒等”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中凯在“第三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发表了以《碳达峰战略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

点击查看大会全部直播》》》

董中凯.jpg

远光能源互联网副总经理董中凯

以下为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远光一直是从事电力行业智能化信息化,这几年也在综合能源这块做了一些工作。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几个方面,一个是关键技术领域远光做了哪些工作,另外一个是在实践案例中有价值的经验,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中金公司在《碳中和经济学》中的数据显示,到2060年,中国总绿色投资需求达到139万亿。还有一个数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给出的数据,是在2050年之前,全球规划中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必须增加30%至131万亿。按照中国的排放比例来算,大约是要投资283万亿,这个体量很大。

综合能源方面,按照产业的重点划分有几个重点行业。在全世界的碳排放中,发电行业占比大概41%,高耗能占比很高,所以基本上是电力决定碳达峰是不是达到了重点,有预测称,到2060年,中国电力消费在整个能源消费当中可以达到70%,所以电达峰做不到,3060碳达峰基本上不能完成。

在综合能源方面,我们主要沿着智能化、信息化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首先是能源的数字化,然后是能源的智慧化,能源双控,以及后面能源价值的变现,变现要通过交易,没有交易,我们所做的所有能源工作也都很难落地。

物联网跟互联网电商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数据采集量很大,特别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行业,海量数据上来之后是很了不得的,所以需要新技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方面比电商要求更高,它的场景更复杂。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做了很多投入,围绕这些技术做了很多应用,有些已经实现了产品化。

另外一个技术就是数据接入和空间可视化技术。举个例子,比如有个城市有五万多配电站,一开始接入几十个、几百个很顺利,几千个的时候就开始发愁了,大量数据要不要建模?如果要录数据,工作量会特别大。数据上来以后,运营一段发现,报警百分之三四十、六七十都是错的,这就需要一些数据来解决,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来解决。比如报警,只有一个简单报警是不行的,报警报多了,值班人员就不愿意再看了,系统变成摆设了。还有几万座电站接进来之后,监测哪些,不监测哪些,也要分组分类,根据需要推送。

另外一个就是空间可视化技术,在雄安有这样一个项目,那个图形做的很不错。那个图形平台的价格要超过整个项目的开发实施价格,图形建模,图形平台本身很贵。我们围绕那个平台需求在这方面做了个研发,把成本降下来,把我们主要精力用在应用层,帮助解决现实问题。

另外是底层技术。要实现区域光和储的优化,如果底层技术达不到就很难实现,所以要对这方面做深入研究。另外,现在负荷预测技术很多并不是专业化,建模和使用都需要专业人员去做,比如有问题了,如果处理不了必须专业人员到现场,这方面成本特别高。所以在直观化方面,应用性方面要做很多的工作。此外是适用不同的场景,区域调度也好,能源互联网包括多能互补也好,多场景的应用,很多算法是可以不用的。怎么把这些应用直观化,让非专业人员也能使用,也能调整,也能调参。

另外系统通过不同的算法、后台进行匹配,进行运算,找到适合这个场景的优化算法,推出给他,让他结合场景去稍微调整,加以应用。这些东西就是要结合现实的场景,这种需求有时候用户提不出来,我们就需要相应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结合起来去研究,去发现,所以这些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这是分布式电站的预测技术,因为分布式跟集中电站还不可以,分布式电源,有的比较小,分散在各地,大小不一,如果都装在里面也不合算,成本比较高。所以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在云端和本地做一些协同工作,比如天然气数据取过来之后,能不能划分不同小的区域,覆盖这些不同的分块,找一些扁平电带进行匹配,扁平电带的预测数据可能是比较精准的,跟相邻的电站的数据进行回归,进行分析,可能得出有参考价值的意义。所以云、边协同,将外部环境的整合,然后为我们的分布式用户提供服务。这种思想就跟传统单纯做算法还是有差别的,有些可能要跟现实场景整合起来。

碳达峰跟碳资产相关的,我们在这领域做了一些工作,目前在发电集团已经投运了,基本上涵盖了集团、分公司、基层单位,大概28个区域,142家火电,和942家新能源企业,对这个平台碳资产进行集成化管理。能做到集团上下各级参与,上下协同,全程监管,一些集团领导不用再担心碳的指标怎么样,各级人员职责也很清晰,能够看到自己碳的盈亏和需要做的工作,跟及时的做些提醒监督,这些在发电集团已经实行了。

碳资产管理为企业碳资产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碳资产管理实现碳排放管理全过程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实现业务管控与资源共享;实现碳排放和碳减排量的实时计算、统计与分析;自动生成排放报告和减排报告;履约管理、预测和交易提醒等。

另外能源站,因为我们这个能源互联网团队有一些专业人员做这方面探索,跟发电集团达成一些协议,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应用方面的探讨,也做了一些产品和解决方案工作。智慧能源在单站的智慧化现在还比不上很多火电厂,站站协同,整合协同起来运行,这些工作做的还不好。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做了相应的工作,包括多维协同,供需协同,站站协同,负荷端和供给端,以及网络的平衡和协同,还有全局调度,实时监控,还有策略模拟等等。

简单说一下边云智能,不能把什么都放在云端,本地的控制还是很重要的。能源站很多系统都是不同厂商开发的,现场的协同调度很重要。另外,站点很多设备设施,不同的能源介质操作起来也很繁琐,不协同很多效益无法发挥,那就需要一个全域协同装置。比如现场的协同,能源站的开启,各种能源技术的调整,人工和自动化系统怎么协同,能源智能化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

再一个能源站参与电力市场,因为能源站启停跟发电技术不一样,有很多优势,条件比较快,其他冷热的介质有延迟效应,加上算法,对参与外部电力市场是很有帮助的。

虚拟发电厂现在在我国也在兴起。在国外有个虚拟发电厂套餐商业模式,一个社区家里可以安装很多,可以装分布式站光伏,光伏首先自发自用,用完卖给邻居,再用完储能装置还不够用,再从发电设备那儿取,或者从网上取,多余的电卖给网站。通过这种方式,整个社区就用上了清洁能源,再通过内部一些优化算法,降低了人员成本。这个很有意思,特别对输电公司。要怎么盈利?卖光伏储能设备,给大家装光伏,卖了以后他不赚运营电费的钱,赚卖设备的钱,这是个商业模式。

配网,智能配网现在都在做,我们也在做这种服务,我发现,配网简单靠输入很难做,投资回报率太低。现在有共识,配网增加综合能源的运营,一个是购售电,另外一个做综合能源服务,做运维,再往下走就是通过分布式能源,通过集中的储能等调节手段,把整个区域的能源进行聚集整合,参加电力市场。有条件的很可能采用多能互补的方式,增加其他的能源,从单一的电力供应变成多能供给,在这些方面我们积累了很多年经验,前几年我们做了一些规划,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应用。

这是增量配网公司,单一的电力转向综合能源供应商,将来可能还有供电、供水,融合到配合套餐中来,为园区提供服务,这将来也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发展的趋势。

另外给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比价,互联网售电。这个在国外很普遍,英国电力监管机构认证授权的比价网站12家,业务范围比较大,不仅卖电,还有天然气,固定电话,宽带,都在上面卖。我们现在也在做,现在我们和电网公司合作在做这种模式,也在做比价网站,以后我们售电商、发电商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搭建入驻,但这个需要一定的客户积累,需要引流到上面来。通过资源整合,将来在网站上进行线上交易服务,跟现在的SaaS是不一样的,一个用电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售电商,谁的便宜,用谁的划算,我就跟谁交易。发电企业可以到上面去卖电,然后进行交易撮合,这些可能马上就会变成现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

能源运维,典型的就是城市的电站大规模运维。运维除了这些东西还是要做很多增值服务工作,比如刚才说的虚拟发电厂,需求响应,还有一个是企业内部对自己的潜力不清楚,这就需要一些软件做相应的工作。一个企业有多少资源能参加,有多少节能空间,能效优化空间大概是多少,这需要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进行建模工作。这些模型研究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让我们的企业、个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效潜力可以挖。大家不都说节能意识不足,能效意识不足,这个意识不足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空间,能省多少钱,不知道当然没动力了。

发电集团的转型在国外是走在前边,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我们现在走的跟国外差不多。首先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的是直接收购,然后从传统的能源供应商变成清洁能源供应商。另外向市场化转型,做虚拟发电厂,做轻资产的传统转型,在国外也有很多案例。还有转型城市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跟电网公司一样,有些发电商在向这方面转型。

在这方面,发电集团可以向市场化转型,原来可能是单一的火电,后来电力市场放开以后就参与交易。随着业务的发展,有了自己的增电配网,发电厂周边的用户直供,清洁能源发了电,周边直供,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客户群。下面再增加储能等,做成综合能源服务商,后面还有增值服务,这样转型速度很快的。当然,这需要平台支撑,很多火电跟可再生能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每个企业都在每个地方建一个客户营业厅、维护团队,那不现实,运营成本太高。比如检修可以集中管理,成立个检修公司,运维可以在当地,客户服务要在网上搞,所以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做这些工作,我们现在正在做这项工作。

我们做的工作主要侧重于解决方案,侧重于智能化,为电力系统,为电力系统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双碳目标是个助推器,希望大家能合作做一些探索。刚才说的很多数字是很惊人的,下一步在座各位机会来了,希望跟大家一起把握好这个机会,一起为双碳工作做一些小小的贡献。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发言为北极星电力网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如需转载请完整转载全文不允许删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综合能源服务查看更多>远光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综合能源服务大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