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阅读:供应链安全已成动力电池行业最大挑战。供应链保障问题,要依靠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产能协调和战略合作来解决,不能仅仅仰仗于供应链的产能和资本布局。
“目前,我们硅碳复合材料几千吨的产能,还没有满产,已经被客户要求2023年做到年产1.5万吨。”作为上游供应商,格龙新材料总经理韩松在感叹行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倍感压力。
这只是动力电池行业快速扩张中的一个缩影。今年1—4月,仅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三家动力电池企业规划的扩产产能就超过250GWh。在近日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金坛长荡湖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指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已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自身的节能减排、供应链安全、产品标准等方面的挑战亟待得到重视。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卢奇秀)
能耗达标压力大
按照发展规划,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电耗降至12kWh,而目前多是20kWh
“我们到底该不该做续航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在论坛上率先抛出问题。他坦言,目前不少企业在延长新能源汽车充电一次的行驶里程时,不是采用降低能耗的方法,而是采用最简单、最粗暴的做法,即依靠增加动力电池组的带电量来增加车辆行驶里程。“如此增重提高了车辆能耗,增加了碳排放量,并不可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将百公里能耗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的核心指标,2025年实现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电耗降至12kWh。
“现在平均电耗多是20kWh。”业内人士坦言,电动汽车发展肩负着绿色交通的使命,但要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车身重量、续航里程、充电时间、成本安全等指标都会影响电动汽车的关键性能。
王子冬举例说:“蔚来ET7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容量为70kWh到150kWh,相应动力电池制造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4.62吨到9.9吨。如果包含车身制造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排放量将达到8.12—13.4吨,生产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是传统燃油车的2—3.35倍。”
技术研发压力大
有专家表示,要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必须进行多技术路线并行的研发,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研发投入
既要少带电池不增重,又要满足市场对高续航里程的需求,动力电池行业该如何破局?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看来,“十四五”时间,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将持续进步,体现在高端电池能量性能和经济性上,其比能量、能量密度、比功率、寿命等指标都将进一步提升。2025年,高端三元锂电池比能量将由当前的260Wh/kg提升到350Wh/kg,均价由0.8元/Wh降到0.55元/Wh以下。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呈蓬勃发展态势,无钴电池、固态电池、掺硅补锂、石墨烯、刀片电池等新技术设计和工艺创新层出不穷。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指出:“企业在无法预判哪一种技术路线会成为主流的情况下,要想进入全球领先行列,必须进行多技术路线并行的研发,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研发投入。”
“化学体系可以通过产线兼容来实现,但是型号、商品选错了的话,就没有办法更改了。”杨红新提醒,动力电池企业关键要判断未来整车平台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化学体系。在他看来,未来电池会趋向于标准化、大型化、快充化、功率化,追求更安全,相应的动力电池企业关注重点应在电芯尺寸、规格及型号上。
与此同时,杨红新认为,未来几年随着动力电池企业在建产能逐步释放,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向行业前五名集中,行业寡头特征逐渐显现。
材料涨价压力大
2020年至今年5月底,硫酸钴高低点价格相差108%,碳酸锂相差126%,氢氧化锂相差86%
业内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需求或超过369GWh,海外动力电池需求约为524GWh,加上储能、轻型车等其他场景需求,全球锂电池需求将进入“TWh时代”。
记者注意到,为抢抓发展机遇,包括动力电池、零部件、原材料在内的头部企业均在提速扩产,比如宁德时代在福鼎、溧阳、肇庆扩建105GWh产能;蜂巢能源在湖州、遂宁等地扩产60GWh。此外,动力电池相关企业也在加快海外建厂步伐。
“自2020年起,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开启了第二波强扩产。”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张小飞判断,受下游需求、单车带电量、海外出口等因素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链扩产势头将持续到2025年。
值得警惕的是,上游原料涨价给动力电池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统计2020年至今年5月底价格,硫酸钴高低点相差108%,碳酸锂高低点相差126%,氢氧化锂高低点相差86%。”杨红新进一步指出,终端需求旺盛,而新产能短期内难以释放,电解液材料同样也疯狂涨价。未来2年电解液锂盐价格仍将处于高位,预计到2022—2023年才能逐步回调至20万元/吨以内。
“供应链安全已成动力电池行业最大挑战。”在杨红新看来,这也是为什么电池企业把钴从原材料中去除,同时着手开发钠离子电池以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原因。他进一步表示,供应链保障问题要依靠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创新、产能协调和战略合作来解决,不能仅仅仰仗于供应链的产能和资本布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显示,支持企业攻关混合动力发动机、氢动力发动机、电推进发动机、高能量密度航空电池、攻关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关键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明确了13个重点领域,制定了“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场景与目标任务、重点模型。其中就人工智能+出行的应用场景,明确将开展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烟台市全场景无人驾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五矿新能公告公布了关于与丰田等设立合资储能企业的进展。五矿新能表示,拟出资1500万元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明和上海”)、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储循环”)设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1日,邯郸市政府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签订零碳城市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邯郸市与中创新航科技集团将重点围绕动力及储能电池应用场景开发、风光储等新能源开发应用、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零碳城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利元亨发布2024年度科创板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记录表,对公司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原因、新应用拓展等问题进行了说明。利元亨表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为34.84%,较上年同期提升17.46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战略调整与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东峰集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按照“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的经营理念,持续加大在新型材料及I类医药包装领域的资金投入与资源布局。在新型材料业务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及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开发多款新产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尔股份在5月8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上海已经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并在进行各项技术测试。目前公司具备了各类样品的试制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公司将根据固态电池客户开发验证和市场需求情况,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瑞浦兰钧2024年营收增长29.44%至177.96亿元,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随着欧洲“电池之光”的“陨落”,欧洲本土企业自主“造芯”之路已然崩塌。当地时间3月12日,Northvolt正式宣布在瑞典申请破产。据其透露,尽管此前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案,甚至去年11月在美国启动了破产保护重组程序,力求实现财务重组,但最终还是没能获得维持运营的必要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其董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全年12期新车公告数据显示,动力电池配套车型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供应链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电池配套与重要车型“双向选择”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其一,配套车型总量大幅增加,动力电池市场扩容不断。2024年累计发布379-390批次公告,共涉及新能源乘用车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9日,宁德时代动力型锂电池铁路试运首发仪式在贵阳、宜宾两地同时举行。这是全国首例锂电池铁路运输,中国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实现“零的突破”。此前,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尚未在国内开放,符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标准、高安全的动力锂电池产品,是实现铁路运输零突破的关键。据了
欧洲电动化“版图”本不该如现在这般“惨淡”。市场研究公司RhoMotion近日表示,今年9月全球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30.5%,其中中国又创下历史新高。“地区差异是惊人的,仅中国就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而欧洲的数字(销量)正在萎缩。”其预计2025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将达378万辆,20
锂电新电池技术尤其全固态电池,2024年在全球热度暴涨。(文章来源:高工锂电,微信号:weixin-gg-lb)4月末CIBF2024期间,超20家布局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相关企业参展,展位人头攒动,样品固态电池、材料吸引国内以及日、韩、欧美人士的各色眼球。结合近期动态与展会走访,多元应用领域对高性能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报告明确2024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包括: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加快好电科技电池粘结剂、金泉新材料导电浆料等项目建设,拓展锂电全产业链;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抓好精诚工科智能悬架、沿浦座
5月22日,吉利控股集团电池总成项目签约仪式在枣庄举行。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安聪慧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翟军主持。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王召兴,邵士官、赵刚、刘宗国、李玉森参加。枣庄市委书记张宏伟表示,此次签约的电池总成项目,必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需求带动高增长,动力电池及锂电金属消费量大幅增加,并引发碳酸锂价格快速攀升、电池综合利用产业投资热情高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创新频出等行业现象。如何降低动力电池供应链安全风险,保障低碳资源战略储备,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21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发言表示,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的60%,车企如同给宁德时代代工;磷酸铁锂材料价格近两年暴涨“太离谱”。因而他建议国家层面加强监督协调、改善供需平衡,让价格回到合理区间。曾庆洪会上表示,动力电池市场面临供需平衡挑战不断,
欧盟碳关税法案正式落地叠加电动化提速,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链建设进入加速阶段。(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进入2022年以来,包括瑞典Northvolt、法国Verkor、法国ACC、斯洛伐克InoBatAuto、英国Britishvolt、挪威Freyr、挪威Morrow、意大利Italvol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0日,珠海冠宇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冠宇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采购意向书,柳州五菱选择冠宇动力电池作为其锂电池系统总成零部件供应商,为其开发和供应PHEV动力电池系统。具体产品供应时间、价格以及供应量以签订的正式合同及销售订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