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抑制多硫化物扩散的方法
1 聚丙烯基改性隔膜
1.1 物理限制
1.1.1 库仑作用
鉴于多硫化物的带电特性,在靠近正极侧隔膜表面引入带负电基团的功能材料以构建选择透过性膜。通过库仑作用排斥多硫化物阴离子的同时促进Li+的传输,达到抑制多硫化物穿梭的效果。
Nafion 膜是一种具有离子特性的聚合物,由于其内部含有丰富的亲水性磺酸基团,所以可以作为Li-S电池隔膜的修饰层。Huang等将Nafion溶液涂覆在聚丙烯膜上,通过静电排斥作用将多硫化物留在正极附近。具有Nafion功能隔膜的Li-S电池,在1 C的放电倍率下,500个周期内表现出超低的平均容量衰减率(0.08%),低于聚丙烯膜(PP)的一半。由于Nafion本身的导电性较差,可能会降低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所以Hao等在隔膜正极侧涂覆Nafion和Super P的混合溶液,其中Nafion中的磺酸基团利用静电排斥作用以阻止多硫化物,而Super P具有物理吸附性和导电性,同时充当上层辅助集流体重新激活捕获的多硫化物。将改性隔膜组装成Li-S电池,在0.5 C下电池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从552 mAh/g提升至1087 mAh/g。Zhuang等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按6∶4的体积比制备稀释剂稀释氧化石墨烯(GO)和Nafion,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将GO、Nafion沉积在PP膜上,形成由Nafion、GO、PP组成的三元层状隔膜,如图2所示,超薄的GO层堵塞了PP基质的大孔,并且离子选择性Nafion涂层进一步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具有三元层状隔膜的Li-S电池在0.5 C的放电倍率下,首圈的放电容量达到1057 mAh/g,循环200圈后,每周期的容量衰减率从0.34%降至0.18%。
图2 PP/GO/Nafion三元隔膜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of a ternary PP/GO/Nafion separator
Shi等制备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磺化聚苯胺(MWCNTs/SPANI)改性隔膜,在高载硫量(5 mg/cm2)的基础上,带有PP隔膜的电池初始放电容量为1047 mAh/g循环100次后其容量仅为536 mAh/g,而具有MWCNTs/SPANI改性隔膜的Li-S电池初始放电容量高达1126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仍能保持在913 mAh/g。这主要是因为磺化后的聚苯胺对Li+具有高度的渗透选择性,此外MWCNTs延长了多硫化物的扩散路径并为电子提供传输通道,所以使得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Zhou等将回收的硬纸板用作制备Li-S电池隔膜涂层(CFs),利用CFs表面丰富的羧基和苯酚基团,排斥多硫化物(图3)并重新分配Li+,在阻碍多硫化物穿梭的同时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使其同时应对了Li-S电池的两个主要挑战,推动了Li-S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进程。Lei等通过共价键将木质素磺酸盐(SL)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结合,制备了具有丰富负电荷的rGO@SL复合材料,合成过程如图4所示,最后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将rGO@SL沉积在PP表面。该隔膜在不影响锂离子传输的前提下,通过木质素磺酸盐侧链上的磺酸基团有效地抑制了多硫化物的扩散。经过rGO@SL涂覆的隔膜组装的Li-S电池在2 C高倍率下,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高达707 mAh/g,在1000次循环中电池的循环性能非常稳定,每次循环的平均衰减率仅为0.026%。He等在疏水界面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疏-多硫”界面,如图4所示,具有二维性质的VOPO4通过形成V—S键固定多硫化物,由于多硫化物的固有电负性,由VOPO4片层锚定的多硫化物演变成由库仑排斥衍生的多硫化物疏表面。将该隔膜组装成电池,在3 C的高放电倍率下,循环2000次之后,电池仍能提供578 mAh/g的放电容量,实现了0.012%的超低容量衰减率。
图3 DFT模拟羧基与苯酚基对S82-和S62-的相互作用
图4 将多硫化物锚定在极性材料上构建疏-多硫表面的示意图
1.1.2 空间位阻作用
Li等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得出,多硫化物的尺寸大约为1.2~1.7 nm,如果隔膜的孔径小于多硫化物的尺寸,就能实现离子的选择性传输。但是传统的聚烯烃隔膜孔径较大(50~600 nm)很难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所以在隔膜表面引入具有尺寸筛分或阻挡功能的修饰材料,通过物理限域作用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零维、一维、二维碳材料已经广泛地应用在Li-S电池隔膜修饰材料方面,例如,Balach等应用介孔碳修饰隔膜,由于介孔碳材料具有理想的孔径(2~50 nm)、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所以对多硫化物扩散具有物理阻挡作用。相比于零维材料,一维和二维材料堆积形成的互联微米级孔道表现出更优异的物理阻挡作用。
一维碳纳米管(CNTs),由于具有高长径比的特性,不仅可以提供用于锚定多硫化物的高比表面积,还能提供连续的长程导电网络。Chung等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沉积在PP隔膜表面,MWCNTs涂层作为上层集流体提高了电子的传输速度和高活性材料的利用率,其次长程有序的多孔导电网络拦截迁移的多硫化物,从而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扩散。Chung等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PAN)制成纳米纤维,碳化之后形成多孔的活性碳纳米纤维(ACNF),利用不同浓度的KOH调节纳米孔的大小和比表面积,最后通过真空抽滤均匀地将ACNF沉积在聚丙烯膜上,形成具有大量微孔结构的碳纳米纤维膜,其中质量分数为20% KOH活化的碳纳米纤维(ACNF-20)具有最高的微孔率。在使用这一隔膜后,Li-S电池在0.5 C的放电倍率下,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高达1270 mAh/g,200次循环之后仍保留819 mAh/g的高放电比容量,每周期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仅为0.13%。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二维蜂窝状碳材料,其优异的导电性(106 S/cm)、极高的机械强度、超高的比表面积使之成为阻碍多硫化物穿梭的理想修饰材料。Peng等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MgO模板上生长石墨烯层,然后去除模板得到介孔蜂窝状石墨烯框架(CGF),并利用真空抽滤法将CGF沉积在PP膜上,简称Janus隔膜,与普通PP隔膜相比Janus膜表面形成了横向尺寸为几微米的六边形CGF薄片,完全掩盖了PP表面的多孔结构,而且CGF具有100 S/cm的高导电性,3.1 cm3/g的大介孔体积,对重新激活捕捉的多硫化物以及提高硫的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一维材料与二维材料通过材料本身堆积形成的微米级孔道阻碍多硫化物的穿梭,所以材料的堆积方式直接影响其阻碍多硫化物的能力,例如:材料堆积形成的微米孔道可能在隔膜表面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连续网状结构的分子筛膜。
Bai等报道了一种具有离子筛作用的MOF/GO复合隔膜,其中Cu3(BTC)2型MOF材料孔径约为0.9 nm,小于多硫化物阴离子的直径,从而有效地抑制多硫化物的传输扩散。将具有离子筛特性的隔膜组装成电池后,Li-S电池在1500圈循环内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仅为0.019%,说明具有离子筛分功能的隔膜对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具有微孔结构的材料有效地阻碍了多硫化物的穿梭,但是对锂离子的传输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开发一种既能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又能不影响锂离子传输的高孔隙率隔膜显得格外关键。
将利用物理限制策略的聚丙烯基改性隔膜电化学性能参数列于表1。
表1 物理限制聚丙烯基改性隔膜电化学性能
1.2 化学限制
虽然可溶性的多硫化物可以通过范德华力被吸附在碳材料表面,但多硫化物的穿梭仅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换句话说,相对较弱的物理相互作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多硫化物的扩散。化学限制是指修饰材料通过电子转移、交换或化学键作用固定多硫化锂,相比范德华力强很多,因此化学限制比物理限制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能力。根据多硫化锂与功能涂层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将化学限制分为两类: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和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
1.2.1 极性-极性相互作用
中间多硫化物本质上是极性的,非极性碳材料吸附多硫化物归因于范德华力,但其结合能非常小(0.1~0.7 ev)。通过杂原子掺杂或引入极性物质对多孔碳材料进行修饰可以增强极性多硫化物与非极性碳骨架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达到抑制多硫化物的目的。例如:在碳材料上掺杂N元素,形成石墨氮、吡咯氮、吡啶氮三种特殊结构。其中吡啶氮吸附多硫化物的能力最强,主要是由于吡啶氮上N的孤对电子不参与共轭,容易与多硫化物中的锂形成配位键,达到抑制多硫化物穿梭的作用,而与其他非金属元素(P、S、B)的共掺杂可进一步加强与多硫化物的结合能。因此,探索碳涂层的极性表面,实现与多硫化物的强化学吸附是Li-S电池的关键步骤。
相比单原子掺杂,双掺杂策略可以为多硫化物提供更强大的锚定位点。Zeng等提出了利用葡萄糖、尿素和NH4H2PO4丰富的N、P元素,经过1000 ℃碳化之后形成蜂巢状N、P双掺杂碳,如图5所示,采用HNPC涂层隔膜的Li-S电池在0.2 C的放电倍率下显示出1387 mAh/g的高初始放电比容量,循环200次后电池容量保持在930 mAh/g,每次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仅为0.067%,而单原子N掺杂(HNC)循环200次后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保持在817 mAh/g。具有HNPC涂层隔膜的Li-S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归因于N和P双掺杂在隔膜表面形成强的N—Li和P—S键,能够在不牺牲锂离子扩散的情况下,实现对多硫化物的有效吸附。Li等利用富含N官能团的小球藻作为生物质碳材料的前驱体,碳化后得到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复合结构的N、O共掺杂小球藻基生物质碳(CBBC)。采用改性隔膜组装的电池在0.5 C的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提高至1540 mAh/g,循环600次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656 mAh/g,每周期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仅为0.067%,验证了N、O原子掺杂对多硫化物具有很强的化学吸附作用。
图5 在0.2 C下使用不同隔膜的Li-S电池的循环性能
单纯的N、O等元素掺杂只能对多硫化物起到化学吸附作用,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可以提高反应的动力学性能。例如,Liu等使用低成本和容易获得的葡萄糖和三聚氰胺作为原料,碳化之后形成氮掺杂分级多孔碳(N-HPC),按照类似的方法将四水合乙酸钴加入到N-HPC中,合成具有碳纳米管(CNT)和分级多孔碳片(HPC)组成的氮钴掺杂碳结构(CoN-CNT/HPC)。具有CoN-CNT/HPC涂层的隔膜组装成电池在2 C的高放电倍率下循环500次,每循环的平均容量衰减率仅为0.04%。这种优异的性能除了CoN-CNT/HPC涂层的物理限制和化学吸附作用以外,恒电位成核实验的测试(图6)表明CoN-CNT/HPC涂层可以促进Li2S的快速沉积,提高反应动力学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抑制了多硫化物的穿梭。
图6 Li2S6电解质中N-HPC和CoN-CNT/HPC对称电池的电化学测试:恒电位成核测试
综上,常见的杂原子掺杂有硼(B)、氮(N)、氧(O)、磷(P)和硫(S)等。Hou等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将不同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N、O掺杂后的碳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最强(图7)。尽管通过杂原子的掺杂可以改善碳材料与多硫化物之间的非极性表面,提高对多硫化物的吸附能力,但是受制于杂原子在碳材料表面的含量,所以杂原子掺杂碳材料涂层对Li-S电池长期的循环稳定性仍不理想。
图7 不同电负性杂原子掺杂的碳材料与锂的结合能和杂原子电负性的关系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河北冀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供电分公司2025年第二批用户侧储能电池设备购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规模40MW/80MWh。共有8家企业入围,分别为比亚迪、楚能新能源、天诚同创、国轩高科、新源智储、雄安许继电科、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第一中标候选人比亚迪报价3920万元,折合
当地时间5月7日,在德国慕尼黑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博览会上,楚能新能源与英国Immersa签署2.5GWh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楚能自主研发的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M5展开深度合作。楚能新能源总裁黄锋、Immersa首席执行官RobertMilesLLB等出席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未来五年内实现1.25GWh-2.5GWh的储
近日,继天合储能在北美和中国连获储能大单之后,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Tier1一级储能厂商榜单(BNEFEnergyStorageTier1List2Q2025),天合储能以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光储深度融合,并凭借卓越的系统集成能力和全球化交付实力,稳健的财务状况以及超高的可融资性登榜。这也是天合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华塑科技联合设立的孙公司正式落地取得营业执照,该公司将主要从事锌镍电池研发制造。据悉,杭州华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万元设立了合资公司杭州华锌能源有限公司,其中华塑科技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00万、出资比例为60%,大锌能源认缴出资200万元、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5年一季度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包括东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原文如下:2025年我省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一季度,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04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河北交投隆化独立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运行。该项目位于河北承德,为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独立储能电站,由河北交通投资集团及其子公司河北晟德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承接建设,总规模300MW/1200MWh,采用60套5.04MW/20.06MWh储能单元,每套5.04MW/20.06MWh储能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5日,江苏洁源20GWh储能锂电池制造项目最新动态,一号厂房已顺利完成的桩基与基础施工,现正等候混凝土抗压强度达标,随后即将启动钢柱安装作业,力争在今年三季度一期竣工投产,实现第一批电池出厂的目标。据了解,江苏洁源20GWh储能锂电池制造项目总投资共50亿元,首期投资30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据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H股发行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等。根据招股书,此次募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消息,艾罗能源披露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司股东青岛金石、长峡金石及上海中电投计划在2025年5月27日至8月26日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分别减持不超过800,000股、800,000股和1,6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0%、0.50%和1%。上述三股东拟减持持股份来源均为IPO前取得,同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瑞泰新材3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在新型电池材料方面持续性地进行了相关研发与积累,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方面皆有相应布局。公司与国内外多家固态锂离子电池相关企业均有合作,公司生产的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已批量应用于固态锂离子电
作者:周洪1,2(),俞海龙3,王丽平4,黄学杰3()单位:1.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引用:周洪,俞海龙,王丽平,等.基于BERTopic主题模型的锂电池前沿监测及主题分析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一则报道引起讨论,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固态电池又迎来一轮热度。据统计,2025年以来,
据了解,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1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该研究为发展高比能、高安全、低成本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方案。该项研究成果已于1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日,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集团官微宣布,董事长接受了唐唯实(CarlosTavares)辞去其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职务的请求,该辞呈立即生效。据悉,唐唯实曾先后在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等多家知名车企任职。2013年,唐唯实在掌管PSA集团期间,主导了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8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发布全固态电池高容量正极材料取得重要进展。资料显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低温性能优异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解决了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易燃易爆等一系列问题,展现了其在电动汽车和其他领域的应
5月29日,中国能建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储能新产品发布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主办,由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能装备”)、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科技”)承办。来自业内专家学者和集团内部先进企业的
天力锂能4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接近往年水平,暂未研发锂硫电池。
2023年是国内锂电池产业链企业走向海外的一年。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落子提速,电动汽车市场减速的背景下,2024年将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争霸白热化的一年,中韩两国电池之争“厮杀正酣”。(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ID:weixin-lddsj作者:张清辉)2023年,中企拉大了与韩企的差距,前者市占率已突破
当地时间5月7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在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太阳能领域规模最大的顶级盛会,此次展会吸引了超3000家国际企业参展。首航新能源再启海外追光之旅,携重磅新品及全场景智慧光储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会,与来自全球同行伙伴及客户共同探索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关于举办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第四期)的通知2024年工商储项目投运规模达到3.74GW/8.2GWh,同比增速72%,持续保持高增态势,预计2025年工商储装机将达到12.5GWh。设备价格方面,一线品牌商工商储一体柜从2023年中近1.5元/Wh最终降至2025年初0.6-0.7元/Wh并趋于稳定
4月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526号)试点项目申报工作以科技赋能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组织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力、钠离子、钒液流、氢储能、固态电池、深地空间等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或在安全性、大容量、长
进入2025年的短短4个月间,国家及地方层面接连发布多项新政,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策风暴”,也加速推动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转型。国家政策:强制配储终结,市场化机制确立此前在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64.8万元,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八大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形成《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并围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原文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科研单位院所、行业协
5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表示,山东省聚焦服务“双碳”战略,共建全省首个盐(矿)地下空间储能科研平台——盐(矿)地下空间储能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盐腔探测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