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 文 | 张树伟卓尔德环境研究(北京)中心(DERC))
这一危机突出表现在
2021年,欧盟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还占其总进口的40%,到今年10月份,半年时间,这一比例(按照月度衡量)已经降到了不足10%。
2021年下半年之前,欧盟各国的批发电价水平,大体在低到3-6欧分/度kWh的水平(按照小时平均)。目前这一水平维持在40欧分以上已经超过半年。作为未来价格预期的期货市场(2023年交付),甚至有100欧分/kWh的成交情况,尽管数量不大。
天然气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之前20欧元/MWh的水平上,维持10倍的上涨,2022年大部分时间在150-200欧元/MWh的高位。截止本文成稿的11月中旬,由于储气设施已经充满,天然气现货价格大幅下降到50欧元/MWh的水平,甚至短时出现负价格。但是1-3年交付的期货价格仍旧维持在100欧元左右的水平,是新冠疫情前“常态价格”的4-5倍。显示了人们对未来天然气市场价格仍旧不太乐观的预期。
电力与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其他原材料、食品与住房价格的上涨,使得欧洲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同比普遍超过5%,甚至10%。居民购买力或出现下降,代表着住房、医疗、教育等涉及人的基本福利条件出现倒退。
目前,化石能源品种中,石油经过了短暂的高价格之后已经回到80-90美元/桶的水平;欧美对俄罗斯的石油限价预计会在2022年底开始实施;而煤炭在欧洲的能源结构中已经微小,属于战争一开始就被禁运的品种。 所以,所谓2021年下半年之后的能源价格变化,称之为笼统的“能源危机”,在笔者看来,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说法。问题从一开始,直到现在,还仅仅限于天然气供应与价格动态。
当然,未来是否还是这样,不得而知。站在目前的时点上(2022年11月),减轻高能源价格的“痛苦”与影响仍旧是欧盟与各成员国的重大关切与头疼的问题。这个目标(target)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采用何种方式(means)去实现这个目标,往往成为关键。
拟议的方案包括:如何限制天然气的价格(cap,subsidy or卡特尔购买)?从市场设计的视角,推动气价与电价脱钩(decoupling)以降低电价?这些重大的市场与管制规则改变,操作不好,那么非常有可能为了解决高价格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与伴生长期影响。比如浪费金钱、更多社会公平正义乃至物理供应中断问题。
本文中,我们电力系统供需与容量充足性的视角,来讨论这一合适的干预手段问题。
01天然气价格高企是造成电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高涨的天然气价格,通过电力边际成本定价机制几乎以1:1的方式传递到电力部门。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已经达到最大程度,市场的价格变化变得非常敏感。
电力市场基于“边际成本定价”,在电力资源受限的大部分时间(核电出力不足、燃煤机组上线缓慢、可再生出力遭遇干旱天气),天然气机组边际成本决定整个市场的价格。“天然气机组一般效率在45%-60%,如果天然气价格是A EUR/MWh,那么现货电价(往往日前价格更具有交易量方面的代表性)就会是2A EUR/MWh。
欧盟主要国家的政府,出于民众情绪与压力,必须做点什么来消除、减弱以或者缓冲这种价格暴涨的影响。西班牙葡萄牙限制了发电用气的价格,德国祭出了总规模2000亿欧元的“减轻上涨压力”援助,英国的锁定家庭能源支出的计划起起落落,欧盟委员会也修改了危机时期的“国家援助”(state aids)的规则。
这在现实中,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补贴竞赛,总量超过5700亿欧元。由于相当部分国家(除了德国荷兰与北欧国家)处于债台高筑的情况,各种形式的补贴必然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属于“战争”期间的特殊安排。
能源市场越发割裂,大部分终端市场分裂为基本需求市场(比如过去平均水平的80%)与“奢侈品”市场(比如超过80%的部分)。前者基于尊重历史现状,保持低价格;后者随行就市,暴露在高价格下以激励更进一步的节能。
02电价与气价“脱钩”有政治必要但是手段不对往往危及系统平衡
目前,电力系统的容量充足性并未出现问题,但是危及它的潜在因素已经出现过很多,所幸还没有成为集体意志。
比如,给定天然气供给受物理限制很大——没有管道与LNG接收站,几乎就无法贸易,最大程度的节约天然气成为一个目标。德国FDP党派头目财政部长Lindner曾在2022年6月公开给Green Party头目经济与气候部长Habeck喊话:“天然气不能再用来发电了,但这现在仍在发生,Habeck有法律权力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节约天然气再重要,也不是一点没有。这种“有还是没有”的二值思维如果成为政策,那么就意味着高达3000万千瓦的(天然气)电力容量没有了。日常消耗品——能源的短缺会迅速转化为长期资本品——电力容量的减少。这样,系统的容量充足性会很快成为一个短期的问题。
截至本文成稿,欧盟层面的任何应对天然气危机的措施,大体未摧毁市场总体供需的“温度计”显示——批发市场的价格。整体市场上采取的措施,更多是在这样一个高价格形成之后,对其可能的影响进行管理(manage,在目前的语境下,是为“缓解痛苦”缓冲)。这些措施包括对零售端进行支出上限管制(通过补贴方式)、对价内发电能源(具有丰富利润)征收暴利税、法国对占据本地市场85%的EDF的电力售出价格直接限价。等等。批发市场的定价周期非常短与快,往往很难设计机制去降低价格而不危及供应的可靠。
当然,例外是存在的。比如比利牛斯半岛的两牙国家对发电用天然气价格的限制(通过补贴实现)。这两个地区具有丰富的风电与天然气接收站,似乎觉得自己受整体影响承担高的电力价格属于不必要的烦恼。因此,通过补贴天然气价格,使得电力价格下降成为一种选择。它会助长天然气消费的增加,恶化其他地区(特别是处于内陆没有LNG接收站的)本已经短缺的天然气,并且推动电力的进一步出口。当然,程度上,如果国家间的连络线有限,跨国影响还是比较小的。最麻烦的问题,在于这种价格限制,会使得存储天然气变得无利可图,乃至一些发电商还会把已经存储的天然气直接在现货市场卖出。因为未来的燃料价格政府给充分“担保”了。这在目前的形势下,无论对天然气还是电力(存在缺燃料停机风险)的可靠供应,都不是好消息。
03猜想:什么情况下欧洲有地区可能因为容量问题而“黑灯”?
需求因为终端价格信号迟滞大幅增加。德国总理Scholz在11月初的一个公开节目中谈及:“有人向他抱怨,2021年刚刚把家里的电力采暖改为天然气”。言外之意,这在目前的形势下意味着新增的大幅采暖支出。如果今年冬天,大量的人群因为高涨的天然气取暖价格变得格外敏感,而采用一些临时性的解决方案(往往意味着供暖质量的大幅下降)——比如电暖器、电热毯等,那么电力系统的最大负荷就会变得异常的高(相比历史同期),非常难以估计。历史上情况的参照意义就变得不大。
供给侧出现“以邻为壑”的事实操作。俄罗斯5月14日中断了持续很多年对芬兰的电力出口。以年度电量计算,约占芬兰用量的10%;瞬时净功率1000MW,约占最大负荷的7%。直接的原因无疑是进出口结算因为欧盟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而变得异常困难。支付欧元俄罗斯收不到或者收到了也无法动用,支付卢布也有违背制裁的嫌疑。通过“欧盟”实现共同安全(比如统一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还是各国执政党的基本方针,但是日益受到各种“独立”势力的挑战。比如相对超脱的挪威,不缺气不缺电,因为高涨的电价,在今年旱情的时候,就出现了“限制电力出口”的声音。这对某些依赖外来电国家的系统充足性无疑不是个好消息,给定电力系统的“反应速度”需要比其他市场快的多。
新的可控电源出力不足情况发生。比如德国,围绕是否延期核电站,政府联盟已经出现裂痕。事实上掌管气候与能源政策的绿党,以反对核电起家,但是不得不做出核电延期下线的决定,延长到何时跟联盟其他人谈不拢,政府总理只好做出内阁权力裁决。如果继续有本已经不太“富余”的机组的非正常退役,那么系统的充足性程度将进一步下降,直至耗尽。
黑天鹅事件发生。黑天鹅在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是因为它无法测量(measure),因此没法子用任何科学方法去研究。四川今年8-9月的大旱是黑天鹅吗?完全不是。如果你看过去1000年的水文资料,这个旱情有点突出,但是并不极端。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的事情,大体就可以总结其统计规律,从而成为实用主义视角应对风险的依据。目前的统计学就是这么做的。这恰恰是《黑天鹅》一书的作者非常诟病的一点。因此,面对这个含义的黑天鹅,唯一的选择就是“躺平”——因为我们现在对它是什么,如何影响电力系统仍一无所知。
04对我国的潜在外溢与心理影响
欧洲天然气危机(再一次,没有“能源”危机!)的发生,客观上为我国能源文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公众关注度方面的巨大机遇。
价格与限价是关于现货(Spot)还是期货(Future)的?价格与补贴是批发市场(Wholesale)还是零售市场(Retails)的,定价周期多长?某一价格水平关联的贸易量多大,多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体价格水平动态,具有代表性?这些在正常情况下,是几乎无人关注与追问的细节。但是,在过去的1年多时间内,均有着密集讨论与高分辨率辨析。在掺杂了事实与谎言、描述与主观展望、夸大其词与避重就轻等众多因素之后,无疑,公众对能源供需价格贸易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谎言比真相传播的更快更广?
有学术研究,利用推特公开的数据库,调查了2006年至2017年在其公众平台传播的所有经过验证的真实和虚假新闻故事的差异性扩散。结果表明谎言比真相传播的既快又广泛。而老年用户分享的假新闻文章几乎是最年轻年龄组的七倍。
我国扩大的天然气利用能够承受能源安全关切的提升吗?
不得而知。笔者的主观看法是:可以,并且我们需要用安全的略微恶化换取其他维度的巨大进步,比如用能的独立性、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等目标。
如何结构化地理解国外发生的事情?
这个话题因为现实的快速变化,现在变得相关与重要。过去很长时间,在我国能源届有种说法——学习国外经验(Experience)。现在,欧洲遭遇了危机,又出现了“德国能源战略不够成功”的大判断。还有分辨率稍高的拟人化说法:欧洲能源转型是教训,但是气候问题应对还是我们的“老师”。
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对于我们的进步往往是没有帮助的,我们更加需要逻辑分析与推演,而不是根据最终的结果来反推评价。
Experience翻译过来有经历与经验2个意思。经验无疑在中文中是个褒义词,这种说法还显得我们很谦虚。但是就笔者的理解,在英文世界中Experience更倾向于一个中性的“经历”含义——也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应该跟故事差不多性质。比如 ,说一个人的个性,通常有“open to experience or closed”一说,指的一个人是否对新的经历保持开放。显然这里的意思不是“经验”了。
我们需要了解其他国家,正如政治学者一再强调的比较政治学——“只懂一个国家的人不懂任何国家”。
但是,我们需要结构化地理解世界发生的事情,而不是给个主观大论断:欧洲还行不行?欧洲还是不是老师?以上拟人化粗分辨率的说法跟如何做好我们的工作过去不相关,未来也不会。这关系到我国集体心理方面的关键共识。目前的多层面讨论,从反复加码的能源安全关切,而从不回答“现在安全情况如何了”看,仍旧是初步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有限公司绿氢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一期25万吨)气化炉吊装成功,该气化炉是北京清创晋华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专用于生物质气化的“复朋炉”。金风绿能化工(兴安盟)采用复朋炉气化技术,一开不备,气化压力3.0MpaG,总气量70000Nm/h(CO+H2)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当地时间4月13日上午,山东电建三公司卡塔尔500MW单循环调峰电站EPC项目开工仪式在项目现场隆重举行。项目业主代表,监理代表,联合体代表及项目部班子成员、各部门及专业负责人齐聚开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庆典仪式上,业主代表运营与维护经理Mr.WaelAmmar高度肯定了项目团队的前期筹备工作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近日,一张关于燃气涨价的不实信息图片在网络群组流传,引起当地网民关注,纷纷议论燃气价格上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该信息由网民郑某发布。经核,郑某使用某AI工具,提出带有“南宁”“燃气”“涨价”等关键词的询问后,AI工具给予了以上回复。郑某得到信息后,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将该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增速加快。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原煤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4亿吨,同比增长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421万吨。1—3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0亿吨,同比增长8.1%。原油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根据各种官方、非官方等机构的公开数据,整理2024年中国各类电源装机及发电量统计表如下,仅供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市场那些事儿”作者:郎木晨烟)电量单位为万亿千瓦时,装机单位为亿千瓦。1.水力发电中,抽水蓄能装机5869万千瓦,较去年同期的5064万千瓦,增长15.9%。2.截至2024年12月,
4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654家“科改企业”名单,详情如下:“科改企业”名单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3.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5.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
近日,一张关于燃气涨价的不实信息图片在网络群组流传,引起当地网民关注,纷纷议论燃气价格上涨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经查,该信息由网民郑某发布。经核,郑某使用某AI工具,提出带有“南宁”“燃气”“涨价”等关键词的询问后,AI工具给予了以上回复。郑某得到信息后,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将该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4月1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长沙等11个城市中心城区非居民用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原则上统一下调0.309元/立方米。详情如下: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非居民用气终端销售价格的通知湘发改价调〔2025〕189号长沙市、株洲市、
4月1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管理权限的通知,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由市州、县价格主管部门执行。详情如下: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管理权限的通知湘发改价调〔2025〕190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县发展改革局:按照国家对天然气价格管理“管住中间、放开两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文件提到,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明确,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9日,粤电力A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1.59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下降1.07%。公司主营业务以火力发电为主,燃料成本在营业成本中占较大比重,煤炭、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大。报告期内,公司燃料成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的批复,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为0.33元/立方米(含税)。详情如下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气化服务价格的批复曹妃甸新天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进
过去几十年,天然气发电在中国电力版图中不处于核心位置。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灵活性资源的亟需,气电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来源:能源新媒文/本刊记者范珊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天然气发电产业经历了三十年持续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受制于气源供应、燃料成本、电价政策等多种
最近,江苏省省发改委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对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实行分类标杆电价,此举为江苏天然气发电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国网江苏电力在能源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天然气发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优化能源
近日,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智算中心”被频繁提及。北极星垃圾发电网注意到,2月26日,东吴证券发布了一篇题为《垃圾焚烧助力超低PUE零碳项目,关注IDC合作机会》的行业调研报告,报告指出,数据中心(IDC)能耗高,且《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两个月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36号文件”),引发了业界持续、热烈的讨论。理解政策意图、分析政策导向,对于凝聚共识、推动政策落地至关重要。近期,本刊编辑部就此向相关各界专业人士约稿、约访,并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共同举办学术沙龙,努力为
2025年4月1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召开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暨创新发展大会上,海尔新能源重磅发布了全新的星擎261工商业储能系统。本次发布环节邀请了环保领域行业专家、资方合作伙伴、EPC合作方及高耗能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海尔新能源展区)此次大会以“
锂离子电池储能开发商有能力满足本十年电力需求的预期激增,这主要由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使用增长引发。市场参与者和观察人士表示,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工具正成为储能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标普全球商品洞察电池和储能首席分析师HenriqueRibeiro表示:“我对人工智能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持乐观态度”,他
一、现货运行情况(来源:微信公众号“兰木达电力现货”作者:Lambda)实时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典型现货五省与省间市场,所有市场负荷均上升;新能源出力除广东地方电厂出力同比下降,其他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最终结果是:山西、山东、甘肃价格同比上涨;广东、蒙西、省间价格则下降。其中甘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2025年,储能行业正在进行一场名副其实的“地震式”变革。一方面,继打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取消强制配储制度的“136号文”之后,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文件提出,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
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2025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超过99%,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26.3%,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约38万千瓦。为高质量做好2025年北京市能源工作,北京市发改委会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印发
芬兰政府4月1日宣布,随着该国两家能源公司逐步关停所有燃煤电厂,今年春季芬兰将全面停止在能源生产中使用煤炭。芬兰政府发布公报说,此举是芬兰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比法定期限提前了4年。基于化石燃料的能源生产今后将被低碳、清洁、可再生的方案替代,芬兰将迎来更加稳定、可持续和气候友好的能源
4月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日公布,2024年广东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6176.2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68%。该年度广东电力市场为广东省内工商业用户降低用电成本约355亿元(人民币,下同)。2015年中国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中,改革重点之一即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