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3-01-12 15:35来源: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关键词: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碳减排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1月10日,中国石化驻苏企业江苏油田、金陵石化及南京炼油厂等3家单位,共同在南京炼油厂二氧化碳厂举行一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建成投产暨二期工程启动仪式,标志着三方合作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一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同时开工,为中国石化在长三角地区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再下一城。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建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中心,建成“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产业化”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CCUS全产业链发展,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在降碳的同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努力成为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者、引领者。江苏油田和金陵石化同为中国石化驻苏企业,“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力”,借力发挥资源、技术优势,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于2021年6月29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建设,加快CCUS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应用,共同竖起长三角地区CCUS示范工程亮丽名片。
其中,江苏油田充分发挥碳驱油、碳埋存技术优势,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联盟庄油田联38断块建成的首个CCUS-EOR碳中和采油示范区为引领,在用足用好金陵石化高浓度碳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提档升级,加快赢取汇碳配额、抢占低碳竞争的战略高地,不断扩大碳埋存实施规模,年增油超2.3万吨,为东部老油田稳产上产探索出一条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经济高效的绿色环保之路。
此次投产的一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项目,于2022年7月20日开工建设,12月30日实现中交,今年1月7日上午10时28分开机进料,试车成功。项目利用金陵石化化工一部水煤浆装置副产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为原料,经过压缩、冷净化、冷凝液化和提纯等相关工艺流程,生产高纯液体二氧化碳,供江苏油田实施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项目生产过程全部采用DCS自动控制,采用高能效、低功耗的压缩机和环保型的R507a智能技术,全流程优化换热工艺,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安全生产,一期项目年产液体二氧化碳10万吨,每年减少碳排放8.82万吨,二期项目将年产二氧化碳液体20万吨。
1月10日下午,江苏油田花17-17二氧化碳压注点迎来了江苏油田-金陵石化一期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示范项目第一车气源。
江苏油田新购置25吨二氧化碳槽罐车缓缓驶入花17-17二氧化碳压注场站停靠到位,工作人员迅速接好充装管线和电路。
随着车载机泵的启动,二氧化碳液流源源不断输送到压注点储气罐中,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一直以来,油服中心按照油田决策部署,积极投身油田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示范项目建设和二氧化碳压注工作中去。于2022年7月20日开工建设,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2月底完成中交,经过10天左右的调试工作,2023年1月8日开始正式捕集生产。
2021年12月30日,由油服中心自主施工的第一口压注井于正式开注,2022年共对油田8口井开展注气,累计注入量6931.2t。为确保1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顺利投产,油服中心成立分公司新业务中心二氧化碳捕集压注业务项目组,组建管理团队,招聘选拔捕集、押运、压注操作人员,提前开展培训取证工作,7名捕集操作人员充实到捕集外操岗位,6名押运人员陆续投入到示范项目气源运输押运工作中,12名油服中心压注人员坚守压注工作一线。从全油田招聘的其他押运、压注人员正在积极参与培训取证工作,随着压注工作量的增加,及时补充到生产一线,全力保障示范项目的捕集、压注任务完成。
经过1个半小时的卸车操作,示范项目第一车气源顺利完成了对花17-17二氧化碳压注点储气罐的充装,压注点内二氧化碳注入橇上的注入泵嗡嗡作响,标志着江苏油田自产二氧化碳涓涓液流注入花17-38井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东方锅炉成功中标山东海阳核电项目3、4号机组900兆瓦核能供热工程、新疆伊吾基泰LNG解吸气利用和印尼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系统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核能综合利用、荒煤气利用和国际海水淡化领域的重大突破。此次中标既是东方锅炉技术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的体现,更是深化产业协同、强化市场技术联动、培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
7月1日,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无锡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4日,上海市海洋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指出,大力支持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以及传统船舶的低碳化转型,加快研制新一代双燃料环保船、液氢运输船和电动船舶,加快LNG、甲醇、液氨、氢等燃料动力船型的研制
面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可深度调峰的灵活性煤电起到了促进电网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同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关键作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快
今天是2025年“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油气田企业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项目选址的刚性约束,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产经营设施有序退出,积极实施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油气田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国家能源集团有14台火电机组分别获评不同兆瓦级AAAAA级火电机组荣誉称号,代表了电力行业领先水平,这些火电机组正以“5A”实力,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全力应对迎峰度夏大考。国家能源集团都有哪些“5A”级火电机组上榜?
AI赋能电力产业:变革、挑战与对策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韩广忠王建明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各行各业,全球电力产业无疑成为获得益处与遭受冲击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从能源生产、输配到消费管理,AI正在全方位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为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
能源与产业协同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周原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源与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值此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个海上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实现二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由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亚洲最大50万吨/年煤电CCUS工程写入白皮书“加快构建能源供给新体系”中,作为“在化石能源领域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试点”案例,彰显在“促进传统能源和新
“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国跃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就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建言献策。2023年7月召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一年,时间记录下了国家能源集团踔厉奋发、实干笃行的脚步。“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要求上来,适应新变化,明确新目标,谋划新举措,干出新业绩。”将时光的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双过半’,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能源保供方面,上游煤炭‘供得上、保安全’,下游发电‘提增量、保稳定’。煤炭产量同比增长4.1%,发电总量、火电发电量均创新高,能源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7月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摆在突出位置,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我国正在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从
近日,从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获悉,该厂西233区页岩油二氧化碳吞吐补能试验顺利完成第一轮工作量,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12000吨,“变碳为宝”“入地驱油”举措成为推动该厂走向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试金石”。陇东长7页岩油油藏储层致密,依靠常规注水开发难以见效,而准自然能量的开发方式一次采收率
坚定不移走好煤电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写在国家能源集团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投产之际2016年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莅临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展台考察。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七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2日,亚洲最大的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
政策《遵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6月1日,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遵义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全市能源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设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力争建成500千伏23务川变;巩固提升
北极星碳管家网从央视网获悉,6月2日,亚洲最大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项目经过多天满负荷运行,正式投产,每年可捕集消纳二氧化碳达50万吨。据了解,该项目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多项创新技术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减排路径。项目成功开发油田驱油、焊接制造
2015年巴黎峰会上,各国达成里程碑式的气候协定,提出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最好是1.5℃之内的目标。并且提出为了实现该目标,各国应致力于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峰值,以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气候中和。虽然最近10年来非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全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培育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文件明确:到2027年,培育50家以上省级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经验和模式。文件提出,自主减排是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的重要前提。工厂应因地制宜开发、使用太阳能
今年上半年,雄韬股份、氢璞创能、国氢科技、捷氢科技、鲲华科技、协氢新能源、未势能源、玉柴集团、重塑能源、国鸿氢能、明天氢能、锋源氢能、氢沄(河南)新能源等13家燃料电池企业收获“捷报”如下:来源:高工氢电1、雄韬股份1月5日,雄韬山南氢能应用示范产业园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开工建设;4月,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以“绿色电力直供+市场交易+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支点,也将深度重塑能源流通路径与用能模式。绿电直连的理论内涵与管理模
近日,为深化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为重点,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供给,稳步有序扩大覆盖产品
各有关单位:为落实《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焦化行业完成“十四五”超低排放改造目标,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由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钢铁、焦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定于2025年9月20日-21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船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派瑞氢能”)自主生产的首套“电解CO2转化集成装置”已顺利向客户完成交付,该成果标志着派瑞氢能在二氧化碳电化学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为工业端碳减排提供全新解决方案。该装置采用派瑞氢能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公司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积极布局“双碳”新赛道,竭力跳出“唯煤”舒适圈,勾勒出了一幅“立足煤、延伸
6月30日,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依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建立无锡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完善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制度,统筹市级、区级虚拟电厂和公共建筑、充(换)电设施、数据中心等具体场景虚拟电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新型储能、分布式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