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的《bp世界能源展望》探讨到2050年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和不确定性。针对2022年发生的两大历史事件:俄乌冲突和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我们更新了2022年版《展望》中的三大主要情景: “净零”、“快速转型”与“新动力”。
《展望》的三大主要情景旨在探讨未来30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可能结果的范围。理解不确定性结果的范围,有助于bp制定富有韧性的战略以应对能源系统转型可能经历的不同速度和方式。
戴思攀 Spencer Dale
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近年来,全球能源政策和能源话题讨论一直集中在能源系统脱碳化和向净零转型的重要性上。过去一年发生的事件提醒我们,转型还需要考虑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任何成功和持久的能源转型都需要解决‘能源三重挑战’中的三个要素:安全、可负担和更低碳。”
过去一年的事件凸显了全球能源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俄乌冲突导致人们更加关注能源安全,这有望加速能源转型,因为各国都试图增加本国国内能源生产,其中大部分可能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非化石燃料的生产。
但是,这些事件也展示了相对较小的能源供应的波动可以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这凸显了能源低碳转型和谐有序进行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世界化石能源消费的下降能够与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的减少遥相呼应。
三大情景
“快速转型”和“净零” 情景探讨到2050年实现大幅减少碳排放的转型路径中,能源系统的不同要素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快速转型”情景中碳排放将减少约75%,在“净零”情景中碳排放将减少超过95%。这两种方案都假定全球气候政策大幅收紧。“净零”情景的假设还包括社会行为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这些转变支持能源效率的提高和低碳能源的使用。
“新动力”情景旨在反映当前全球能源系统的整体运行轨迹,将近年来显著加强的政府脱碳化雄心和承诺纳入考量。在该情景中,全球碳排放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达峰,到2050年左右,全球碳排放比2019年低30%左右。
本期《展望》的主要观点
碳预算正在耗尽。尽管政府雄心显著加强,自2015年巴黎缔约方大会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都在增加(2020年除外)。在采取果断行动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拖延的时间越长,可能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就越大。
在一些国家,政府对能源转型的支持已进一步加强,包括美国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但是脱碳化的巨大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包括促进快速许可和批准低碳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政策。
俄乌冲突造成全球能源供应的波动以及相应的能源短缺,凸显解决“能源三重挑战”三要素的重要性:安全、可负担和更低碳。
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系统有深远影响。对能源安全的高度关注增加了对在本国国内生产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非化石燃料的需求,进而加速了能源转型。
能源需求结构在三种情景下均发生变化:化石能源的重要性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以及终端能源电气化程度提高。低碳转型需要一系列其他能源来源和技术,包括低碳氢、现代生物能以及碳捕捉、利用和封存。
随着运营车辆效率的提升和道路车辆电气化加速,石油在道路交通中的使用减少,石油需求在展望期间下降。但即便如此,在三种情景下,石油在未来15-20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天然气的前景取决于能源转型的速度,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带来的天然气需求增加与发达国家向更低碳能源的转型所抵消。
近来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凸显了能源低碳转型和谐有序进行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世界化石能源消费的下降能够与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的减少遥相呼应。现有油气生产地产量的自然下降意味着在未来30年仍需继续对石油和天然气上游进行投资,即使在 “净零” 情景下也是如此。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电力系统逐步向低碳化转型。风能和太阳能贡献了全部或大部分增量发电,这得益于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将这些不同来源的发电高度集中纳入电力系统能力的不断增强。风能和太阳能的增长需要新产能融资和建设的显著加快。
现代生物燃料的使用,即现代固体生物质、生物燃料和生物甲烷的使用迅速增长,有助于帮助难以减排的行业和工业生产过程脱碳。
低碳氢在能源系统脱碳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对工业和交通领域这些难以减排的生产过程和活动而言。低碳氢以绿氢和蓝氢为主,绿氢的重要性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氢能贸易包括运输纯氢的区域管道贸易和全球氢能衍生品的海运贸易。
碳捕捉、利用与封存为实现快速脱碳化发挥着核心作用:捕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作为去除二氧化碳的手段,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产生的排放。
我们需要一系列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包括和碳捕捉与封存相结合的生物能源、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和直接从空气中进行碳捕捉与封存——来实现深度和快速的脱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考核指标体系的新调整凸显出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电力央企要顺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新年伊始,国资委在召开的一年一度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决定将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经营指标体系由上年的“二利四利”优化为“一利五率”,并提出了“一增一稳四提升”2023年度经营目标。这次央企经营指标体系调
北极星电力网盘点了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总经理邓建玲2023年以来的33次重要会见,包括省市、企业的负责人等,以及华能集团的重要签约。2023年以来,华能集团的一、二把手会见了云南省、雄安新区、甘肃省、福建省、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等地方领导,沟通交流重点合作内容。企业方面,2023年以来,华
3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在京举办。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展望能源电力发展态势,引导行业企业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全力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在“双碳”目标下,也面临新任务、新挑战。2022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共5.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60.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生动述说着新一轮电改8年走过的历程。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学习全球领先企业的经验。本文围绕能源企业战略,总结领先企业的经验,以期对我国电力企业提供参考借鉴。(来源:微信
石油巨头们在新能源领域动作频频。2023年以来,先是中国中化成立了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接着,中国石油也全资成立了四川西油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2023年3月21日,中国海油又斥资20亿,全资成立中海油环渤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石油巨头们正在通过成立新公司加速对新能源的布局。据统计,
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发布。声明提出,双方将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双方企业推进油气、煤炭、电力、核能等能源合作项目,推动落实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倡议,包括使用低排放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双方将共同维护包括
编者按随着全球化和能源相互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能源问题研究越来越需要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格局。为此,《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国网能源院智库运营分析小组成员王龙丰、张佳颖、朱瑞、刘键烨、程佳旭、冯君淑,共同开设了“国际智库跟踪”栏目,旨在分享能源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持续跟踪世界能源政治
编者按《能源新版图》讲述了目前新的世界能源版图,重点讲述了美国、俄罗斯、中国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版图,还探讨了新能源发展前景以及国家间既相互对抗又相互合作的新常态,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杰作。本期邀请国网能源院苗中泉、张富强、刘龙珠等同志分享对本书的阅读心得。全球能源新版图的重组逻
业内预测,到2050年,我国低碳经济行业发展优势将持续凸显,绿色低碳累计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元,催生更多新机遇。“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减碳是压力,但也是千载难逢的经济发展新机遇,把减碳压力和动力的关系协调好,这对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在日前举行的“Re:Think2022智慧城市与韧性未来
目前我国虚拟电厂还处于国家政府引导、电网实施阶段,两项国家标准获批,将使我国虚拟电厂概念内涵、功能形态尽快形成统一认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日消息称,《虚拟电厂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获批立项,这意味着我国虚拟电厂建设将有国家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6日上午10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李春临、杨荫凯介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去年以来,国际能源供需形势严峻、紧张、复杂,对我国
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3年2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乌克兰危机对全球能源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地缘政治博弈不断深化,能源成为重要工具,全球能源市场格局调整明显,国际能源价格跌宕起伏,出现了剧烈的震荡或波动。1国
维护全球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强行动协调,维护国际农产品贸易平稳运行,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链畅通,避免将粮食安全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加强国际能源政策协调,为保障能源运输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价格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一、背景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世界
欧洲能源危机未去仅控制消费无法满足缺口——访英国石油公司(bp)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巧玲过去一年的事件凸显了全球能源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关联性,能源转型需统筹考虑三个因素——安全性、可承受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能源传媒集团就欧洲天然气市场、全球电力系统和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等热议问题
2023年,在地缘冲突、气候变化、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安全不确定性将依然存在。这场能源危机从去年延续至今,引发一些国家燃料短缺、企业倒闭、经济运行放缓,不仅迫使相关国家调整能源政策,而且可能促使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化。■■能源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急剧
2023年,在地缘冲突、气候变化、汇率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球能源安全不确定性将依然存在。这场能源危机从去年延续至今,引发一些国家燃料短缺、企业倒闭、经济运行放缓,不仅迫使相关国家调整能源政策,而且可能促使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化。■■能源危机引发连锁反应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急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月13日(星期五)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张祖强介绍做好能源保供确保温暖过冬情况,并答记者问。北极星售电网整理以下重点:全国能源供应有保障,价格平稳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去年以来国际能源
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稳物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副司长牛育斌、副司长周伴学出席发布会,就物价总体形势走势、保持能源价格稳定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伴学解答了受多种因素影响,2022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攀升,国家在保持能源价格
欧洲可能在遭遇历史性的“暖冬”天气。至少有7个国家元旦那天的气温创下历史纪录。温暖的气候让欧洲天然气消费下降,远低于预期。(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至1月1日,欧洲天然气存储量仍高达83.5%,相较于往年处于“舒适水平”。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TTF)4日也创下2022年1月底以
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稳物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副司长牛育斌、副司长周伴学出席发布会,就物价总体形势走势、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持能源价格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困难群众物价补贴、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2022年我国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