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供热领域碳减排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2年北京试点碳市场核查工作质量评估情况,发现部分核查机构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核算边界识别有误。其中,4家机构的核查排放量与被核查排放单位的实际排放量差异超过1000吨,占比超过该单位排放量的10%。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典型问题中,有3个均涉及供热领域。具体包括,对某热力企业进行核查时,未识别出企业漏报的2021年新增项目供暖产生的碳排放量;对某学校进行核查时,将该学校向非重点碳排放单位转供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扣减;对某热力公司进行核查时,将移动设施碳排放量纳入了核算边界。对此,已组织修改重报并展开自查。
事实上,除了排放核查问题,供热领域碳减排还面临着更多挑战。在“双碳”目标下,一系列考验值得关注。
一个采暖季排放约10亿吨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撰写的《2022 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在建筑运行期间,热力碳排放比例维持在21%-24%,且比例呈每年增长态势,“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由于冬季采暖刚性需求不可避免带来更多能源消耗,北方城市区域人均建筑碳排放接近南方城市的2倍。
“这首先是由热源结构决定的。”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教授付林告诉记者,在北方集中供暖区域,供热主要来自燃煤、燃气锅炉及热电联产产生的热力,其中70%以上的一次能源消耗仍是以煤为主。在农村地区,近年通过清洁取暖改造虽然取代了相当一部分散煤,同时却也伴随着散煤复烧、改而不用等情况,无形中加大了排放的不确定性。
国家清洁取暖专家组组长赵文瑛用数据进一步证实,供热领域碳排放现状不容忽视——截至2021年底,北方地区总采暖建筑面积约212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地区分别为141亿平方米、71亿平方米,排放的规模底数大。从热源分类来看,电供暖占比不足10%,以地热、生物质供热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利用占比更小,仅可作为补充。在北方城镇地区,单位面积实际供暖能耗约10千克标准煤/平方米。
“像在东北三省城镇,基本是以清洁燃煤集中供暖为主,占比高达96%左右,远远高于北方平均水平。”赵文瑛坦言,在整个北方地区,采暖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大数约在10亿吨,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什么概念?采暖几个月时间,碳排放与整个交通行业排放水平相当,这是非常大的数字。要实现‘双碳’目标,供热行业必须解决绿色低碳发展问题。”
涉及多方关系、多个环节
减排目标和规划怎么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怎么选?记者了解到,减排重要性已引起供热行业的广泛关注。但在实践中,挑战与困惑依然不少。
华电北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继2021年参与北京碳市场履约后,该公司又于2022年作为重点排放单位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为此,我们每月都会计算上月碳排放情况并试算碳配额,如果超过指标,下月及时采取调整措施。比如,通过对各班组当月小指标统计评比,引导运行人员对机组展开精细调整等,想方设法进行节能降碳。但说实话,不是没有困难。”
该人士举例,主管部门要求企业采用具有中国计量认证资质,或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机构,来检测单位热值碳含量、元素碳含量等关键指标。但目前,北京并没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导致企业开展实际工作比较困难。
“其实不止是统计核算一个环节。全行业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运营管理,目前还是偏粗放了,相关标准水平亟待提升。”赵文瑛坦言,仅在用户一侧,离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就有不小差距。“同一栋楼、不同位置,供热温度难免存在差异,比如中间住户觉得温度刚好,边户、顶层还会嫌冷。对供热公司而言,投诉率是重要考核指标,为减少用户投诉,大多采取加大供热量等简单方式,而不是真正按需供应。大水漫灌式的用能方式,必然增加能耗与排放。”
一位来自住建系统的专家还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出发,节能降碳并不是难事。但因供热涉及民生、政府等多方关系,涵盖热源、热网及末端用户等多个环节,供热企业往往比较谨慎。“直到目前,供热行业还没有自己的‘双碳’规划,也没有针对减碳工作提出具体指标,行动缺乏顶层指引。”
从点滴挖掘节能减碳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先试先行,目前已主动展开探索。
“我们属于热电联产机组,通过改造实现能量梯级利用,相当于提高能效、减少排放。”华电北燃负责人表示,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质的热能用于供热,相比热电分产方式,全年可节约能源15%以上。“为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我们还根据负荷情况,对各类设备及时调整,对典型情况做出详细规定,提高设备负荷率,从一点一滴挖掘节能减碳潜力。到2024年,争取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0.83%。”
还有企业直接从热源入手改造。据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山东海阳,国内最大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核能供热工程,已完成的三个供暖季累计提供清洁热量258.2万吉焦,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在已覆盖5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的基础上,“暖核一号”三期900MW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正在推进,计划于2023年底前投运,年供热能力可达970万吉焦,供热区域可达青烟威地区,满足100万居民供暖需求,同时可替代原煤消耗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
“把节能降碳一项工作做好,‘十四五’期间全行业有望降低20%以上的碳排放。”在赵文瑛看来,推行智慧供热是重要途径。“简单说,就是以供热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热系统‘源-网-荷-储’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按需供热和精准供热。在热源侧推广多能互补系统,在热网侧推行系统节能降碳改造,在用户侧提高建筑能效和智能化水平。”
上述专家提出,以煤为主的热源结构究竟改成什么,具体路径仍不明确。“这样的大规模、大面积改造,一动就是大动,后期再想弥补很费劲。而地热、生物质等低碳供暖方式,并不是在每个地区都适用,对此还需结合资源禀赋、实际条件等因地制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碳排放第三方核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本次采购内容为2024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湖北省重点排放单位和湖北碳市场的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核查;2024年度发电、钢铁、水泥及电解铝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工作,拟采购10家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承担644家重点控排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4月15日,赣能股份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42万吨碳配额,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决定。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未来发展。此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悉,赣能股份此次出售碳排放配额,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公司灵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2025年4月20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向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预分配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不开展预分配。自2025年7月起,每月结束后的40个自然日内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截至2024年底,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中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生态环境部4月15日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工作主要包含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数据质量管理、配额分配与清缴等有关工作,对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年度直接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4月9日至1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湖北省武汉市、随州市、襄阳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4月9日下午,孙金龙来到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调研企业转型升级情况。他走进管控中心,查看智慧生态环保管控平台,现场了解环保设施运行状态,听取企业推进绿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今年3月6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总计9个项目的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随后从3月7日起首批CCER启动交易。到4月7日,CCER交易已经“满月”。自愿碳市场目前覆盖了哪些领域?各类主体参与交易将带来什么效果?未来自愿碳市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记者进行了相关采
能源后运营时代,行业迈入数智化运营转型的关键阶段,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能源高效化、数智化运营升级密不可分。国能日新作为能源数智化领域的先行者,提出“运营即价值”理念,聚焦风光储能源高效化和经济性提升,正式发布“AI数云协同矩阵”,以AI技术为支撑,通过四大“技术+运营”模式突破,让储能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4月16日,阳光新能源京东肥西智能产业园7MW光伏电站今天正式投运,标志着“光伏发电+仓储物流”产业协同深入普及,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绿色转型再添创新范本。阳光新能源是一家专注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
正午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苏计沙地)烈日灼沙,一根根银灰色的支架深深扎入沙地之下。这里属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近年来,沙漠化一直是这片土地最为困扰的问题。如今,伴随一箱箱崭新DeepBlue4.0Pro组件到来,这里的沉寂即将被打破。作为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预备清单项目之一,华能乌拉特前旗苏
日前,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碳排放第三方核查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本次采购内容为2024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湖北省重点排放单位和湖北碳市场的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核查;2024年度发电、钢铁、水泥及电解铝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月度信息化存证审核工作,拟采购10家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承担644家重点控排企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大覆盖范围(以下简称扩围)是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的关键举措。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根
近日,甘孜州康定新都桥至炉霍高速公路开工动员暨重大项目春季推进活动在康定新都桥镇举行。据悉,本次活动集中开工的66个项目、总投资70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此次现场推进的项目还包含总投资338亿元的9个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其中7个为光伏项目,包
英国能源智库“未烧尽的煤”日前发布最新报告说,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实现创纪录增长,助推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在全球发电总量中占比超过40%。这份题为《2025年全球电力评论》的报告分析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数据,包括占全球电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
“碳票交易”是一种新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它以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为基础。具体来说,碳票是林业碳汇量的凭证,它代表了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据台江县林业局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2月14日,台江县完成2023年碳票项目申报。该实施主体为台江县苗岭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县国有
4月15日,赣能股份公告称,公司计划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出售约42万吨碳配额,交易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决定。所得资金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和未来发展。此次交易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据悉,赣能股份此次出售碳排放配额,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公司灵活
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一代煤电体系怀柔实验室灵活燃煤发电团队副总师徐进良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有关要求,夯实煤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明确,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新型能源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申报,推动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网建设计划管理和专项检查。配合市级部门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7%(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4%。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分三大门类看,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
4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的“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二次再热机组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灵活发电技术难题,形成660—1000兆瓦等级全谱系成套技术与装备,实现了二次再热发电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近日,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累计完成煤炭运量500008.7万吨,突破50亿吨大关。自2000年开通运营以来,朔黄铁路深度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打造“一干两支多通道集疏运”运输格局,在构建“公转铁”多式联运体系中发挥核心支点作用;深入构建“一幅规划图、一张沟联网、
日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到2035年,澳大利亚部署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会增加8倍,从2024年的2.3GW增长到18GW。根据BNEF发布的《2025年澳大利亚储能更新》报告,澳大利亚正处于部署大型电池储能系统的热潮之中,这一趋势受到电力市场波动、政府支持性政策和燃煤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近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云南省2025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和《云南省2025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其中能源工业286个,包含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配套厂外燃煤系统改造工程、开远小龙潭发电厂四期扩建工程、雨汪电厂2x100万千瓦机组扩建工程项目、红河电厂扩建工程项目、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能源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近期,华北能源监管局认真贯彻全国能源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好派出机构能源监管作用,主动谋划开展能源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十五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发挥好派出机构的职责定位,组织重大问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