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欧佩克+”将于6月4日举行第35次联合部长级会议。到时候它会宣布新的减产决定吗?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长阿齐兹亲王近日的发言已提前把悬念拉满。
5月23日,他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表示,将对做空投机者施以更大的打击,警告他们要小心:“我一直提醒他们会受创,他们在4月已经受到了打击,我不必出手,我不是赌徒……但我想告诉他们要小心”。
他的发言带动当日和次日国际油价上涨。
数往知来。预判6月4日沙特会否推动“欧佩克+”再度减产,需回顾沙特的石油产量政策及其变化。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 王海滨)
沙特石油政策曾长期偏鸽
2016年前的几十年里,沙特是欧佩克里鸽派的代表,认为持久的高油价不符合其长期利益。同时,沙特对美国言听计从。而美国长期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历届政府总体上偏爱较低的油价。
沙特是世界石油王国,其探明石油储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从1938年在宰赫兰发现石油算起,至今沙特石油已经开发了85年,不过保守估计沙特石油资源还可以再开采约100年。
另外,沙特原油开采成本仅为每桶3美元左右,为全球最低。沙特政府曾长期认为,油价较低、细水长流,消费者不会被吓跑,沙特会长期获益。沙特不着急赚快钱。
2016年之前沙特之所以基本持鸽派态度,还因为受到美国的压力。
1945年2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停泊于苏伊士运河的美军战舰“昆西”号上会见了沙特开国君主伊本•沙特,会晤确定了两国“以石油换安全”的互惠关系:沙特向美国及其盟友供应原油,反过来美国向沙特提供安全保护。
不过,美国对沙特原油的依赖时强时弱,而中东安全局势长期波谲云诡,沙特王室相信只有美国才能保证其安全,其结果是沙特明显依附于美国。美沙两国关系并不平等。
沙特王室在攸关生死的问题上有求于美,反过来不得不充分重视美国的石油要求。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作为最大产销国家,美国政府在油价问题上的态度比较复杂。不过,在美国几乎人均一辆车,大多数民众对油价比较敏感。
因此,在多数时候美国政府从赢取民众选票的考虑出发,会希望其国内汽柴油价格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中等偏低的水平。而一旦油价大涨,美国政府往往会要求沙特带领欧佩克各国增产,在偶数年(美国总统大选和国会中期选举都在偶数年,比如2022年、2024年……)尤其如此。这是沙特石油政策受到的一个重要外部约束。
当然,沙特政策几十年偏鸽的政策主基调,并不影响它阶段性和策略性地推涨油价。比如,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沙特带头减产、禁运,并引燃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为了避免油价崩溃,从1980到1985年沙特石油减产接近80%。
近年来沙特石油政策明显转鹰的原因
2016年后沙特石油政策发生了重要变化。沙特政府改而追求较高油价,而且不再迎合美国压低油价的要求。
沙特自身对高油价的兴趣明显增强,一个重要原因是沙特需要较高的原油出口收入来推进其宏大工程“愿景2030”。2016年,沙特副王储、实际的执政者萨勒曼王子主持制定了“愿景2030”。现阶段以及今后许多年,“愿景2030”都是沙特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核心是沙特政府立志要实现沙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金融、旅游等各类新经济,摆脱沙特经济对原油出口的依赖。孵化新经济、推动经济转型需要花费上万亿美元资金,而这些启动资金最终还是需要来自于短期内原油出口收入的增长。
出口收入=出口数量×价格。沙特大幅提高产量会受到原油生产、运输和出口设施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内不大现实。因此原油出口增收的希望主要在提价,这是2016年后沙特政府基本放弃了以往的油价鸽派立场的主要原因。
另外,沙特政府不再相信与美国“以石油换安全”的逻辑,这是其石油态度转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沙特政府对与美关系进行了反思,认识到:第一,美国不一定保护得了沙特的安全;第二,要保障国家安全,除了依靠美国的安全保护外,可能还有其他途径。
沙特政府已经认识到美国不一定能保证沙特国家和王室的安全。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布盖格(Abqaiq)原油处理中枢以及胡赖斯(Khurais)油田遭到无人机袭击。这两处石油设施生产一度中断,受影响的石油供应达到每日570万桶,约占沙特石油日产量的50%,相当于全球供应量的5%。
此次袭击提醒沙特政府:在无人机突袭等新型攻击方式面前,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等先进装备不能百分百地保卫沙特,包括不能确保沙特的炼油厂、原油出口枢纽等高价值设施不遭低成本武器破坏。
沙特王室还认识到要保障自身安全,跳下美国的战车、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的效果可能更好。基于这一认识,近期沙特政府主动改善了与伊朗、叙利亚、卡塔尔等国的关系,也与交战了多年的也门胡塞武装实现了初步和解。
当然,由于长期来积累的历史矛盾太多,沙特与其宿敌的和解并非短期内就能够实现,沙特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不可能一瞬间就会神奇地消失不见。然而,通过一系列睦邻政策,沙特遭受的安全威胁的确变少了,相应地沙特在军事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也下降了。
“人不求人一般高”,沙特在安全上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靠美国,反过来在石油政策上就有了更多独立行动的资本,包括减产提价的更大自由。2021年1月约瑟夫•拜登成为美国总统后,多次请求沙特及其盟国增加原油产量以压低日益上涨的石油价格,但均遭拒绝,这折射出美沙石油关系以及沙特石油政策的新动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原油市场里,减产提价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往往不可得兼。但是近年来沙特偏想鱼与熊掌兼得:既要减产提价,还要保住甚至扩大它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份额。为此,沙特的垄断性国有石油公司阿美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其核心之一是锁定亚洲炼厂的原油长期订单。近年来沙特在亚洲多国积极入股炼厂,同时要求炼厂每年进口大量沙特原油。
比如,2018年,沙特阿美与马石油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合建炼化一体化项目(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RAPID),该项目炼能为30万桶/日,沙特阿美为该项目提供50%到70%的原油。又如,2022年3月,沙特阿美宣布已做出最终投资决定,其与北方公司和盘锦鑫诚合资的公司华锦阿美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设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联合装置,包括原油加工能力为30万桶/日的炼油厂和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沙特阿美将为联合装置供应最多21万桶/日(占比70%)的原油。
再如,2023年3月沙特阿美宣布入股荣盛石化,获得后者10%股份,并将为其提供48万桶/日原油,占荣盛石化原油消耗总量的60%。预计通过此类操作,沙特阿美可排除因减产提价而造成客户流失的可能性。
沙特转鹰对油市的影响
石油王国沙特的石油政策由鸽转鹰,从重视细水长流、追求石油收益长期最大化,转变为追求较短时期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世界石油业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必将对石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自1960年成立后,欧佩克内部曾长期存在鹰、鸽两派之争。委内瑞拉、伊朗等国是传统鹰派,追求高油价;沙特、阿联酋等国是传统鸽派,接受较低油价。两派相互制衡。2016年后,随着沙特转鹰,欧佩克内部的平衡被打破,而欧佩克的性质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国际石油市场因素众多、体系复杂,油价涨落、供求紧松往往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一家或少数几家能说了算的。
即便沙特和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里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也不能随意左右国际石油市场。比如,4月2日沙特及其盟友突然宣布减产计划,却以油价先涨后跌而收场。未来它们推涨油价的尝试仍然存在受挫的可能。
但是,石油王国沙特从鸽派转向鹰派,还是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重要且持久的影响。沙特的立场变化将对国际油价起到托底的作用,多头会因沙特政策的转鹰而更有底气,而空头需要提高对产油国减产提价动向的警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受环渤海港口涨价情绪带动,站台及煤场拉运积极;叠加部分终端合同兑现,少量补库需求释放,部分煤矿出货较好,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主产区产能加快释放,主要运煤铁路发运量进一步恢复。环渤海港口方面,部分中低卡优质煤出现紧缺,但下游对高价煤接受程度有限,煤炭价格整体上涨幅度不大。(来源: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
第三章nbsp;石油行业发展(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原油供需01原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7.64亿吨,同比下降1.0%。2024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等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大力度在全球挖石油。(来源:石油Link文|归林)当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爆国际油价之际,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及一众高层,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72小时内闪电出击:●6月15日,中国石油董事长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双方就中哈能源合作进行了交流。●6月13日,
1-17日,沿海煤炭市场沉浸于一片冷清之中,煤价持续走稳。在自身高库存与煤价走势未明朗的情况下,下游企业采取“保守观望”策略,主打长协兑现,市场采购活动近乎停滞。本周,在高温加持下,华东、华中地区电厂日耗猛增,市场新增货盘增加,租船增多,海运费持续上涨了三天。而随着询货的增多,电厂招
国际油服巨头要用百亿家产,换一张“新船票”!(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国际油价波动、能源转型加速、传统油气投资放缓……多重压力下,全球油服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战略调整。2025年6月,油服巨头贝克休斯宣布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精密传感器与仪器(PSI)业务出售给工业制造集团克兰公司(C
第一章nbsp;能源发展综述本章作者nbsp;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宏观经济形势01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6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60元和25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
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总统特朗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OneBigBeautifulBill),并将其提交众议院。这份长达940页的法案,通过调整税收抵免、补贴政策等方式,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产业采取差异化对待,将拜登时代的绿色新政遗产正式送入了“回收站”。法案的争议性从其引发的名人交锋中可
中油资本近日发布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此次增资合计出资金额为32.75亿元。这并非中国石油首次涉足核聚变领域。早在去年,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能源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按照全省职称评审工作总体安排,现就开展2025年度全省能源领域工程系列中、高级职
延长石油建成了我国第四大气田!(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7月1日,延长石油官宣150亿方天然气产能倍增工程建成收官,并启动新一轮产能提升计划。回望2024年,延长石油年产天然气104.57亿方。同期,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分别为500亿方、447亿方、326亿方。凭借这份成绩单,延长石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氢燃料电池是目前氢能产业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核心产品之一,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且清洁的能源转化设备,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能源技术攻关的重点方向,并推动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和商业化进程。根据电解质的不同,氢燃料电池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关于公开征求《水质溶解氧的测定荧光淬灭法》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水质溶解氧的测定荧光淬灭法》等4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cn)“意见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受环渤海港口涨价情绪带动,站台及煤场拉运积极;叠加部分终端合同兑现,少量补库需求释放,部分煤矿出货较好,价格小幅上涨。本周,主产区产能加快释放,主要运煤铁路发运量进一步恢复。环渤海港口方面,部分中低卡优质煤出现紧缺,但下游对高价煤接受程度有限,煤炭价格整体上涨幅度不大。(来源:鄂
第四章nbsp;天然气行业发展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天然气供需01天然气表观消费同比增长8%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当前,氢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推动能源转型、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出台《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氢能纳入前沿新兴产业,《能源法》赋予氢能法定能源地位,国家设立万亿级创业投资引导基
全球能源价格走势分析报告(2025年6月)赵君陶(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核心提示国际原油市场:6月,俄乌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伊核谈判陷入僵局,以色列与伊朗互相发动空袭,紧张的地缘政治氛围主导全球原油市场,叠加沙特希望“欧佩克+”进一步大幅增产、加拿大野火减少本国原油生产、中美经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5年7月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上涨235元和22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
又到迎峰度夏时,煤炭价格会否大涨?#x2014;#x2014;煤炭市场研报(2025年6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刘纯丽)#x25C6;5月关税冲击显现,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多数指标实现超预期增长。“两重”“两新”政策效能持续释放,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另一方面,中美关税摩擦对部分中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5日,山东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第144322号:关于“高质量推进烟台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出,能源结构优化方面。一是打造清洁能源示范高地,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山东海上光伏发电零突破,4大核电基地建设梯次推进,222万
一、原煤生产情况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82.03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一般烟煤3968.25万吨,下降2.9%;炼焦烟煤185.58万吨,下降3.1%;无烟煤28.21万吨,下降15.7%。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销售量2082.22万吨,同比增长6.1%。截至5月末,全区原煤生产库存533.99万吨,库存周转
第三章nbsp;石油行业发展(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本章作者nbsp;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原油供需01原油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7.64亿吨,同比下降1.0%。2024年,受国内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替代能源加速发展等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大力度在全球挖石油。(来源:石油Link文|归林)当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引爆国际油价之际,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及一众高层,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在72小时内闪电出击:●6月15日,中国石油董事长会见了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双方就中哈能源合作进行了交流。●6月13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