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氢能氢能交通加氢站政策正文

绿氢产能20万吨!加氢站30座!《包头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

2023-09-01 11:12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关键词:氢能加氢站绿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低碳、绿色的氢能生产体系

推动绿色制氢技术。以包头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的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禀赋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建设集中区,采用风、光制氢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构建绿色氢能供给体系,推动以包头为核心的蒙西地区“绿氢工厂”建设,建成蒙西地区绿氢供给基地及输出基地。

专栏1我市已批复风光制氢一体化重点项目

“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自治区已批复的5个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设,包括:

1.华电包头市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0.78万吨/年;

2.上海申能包头市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电解水制氢0.6万吨/年;

3.电投新未来包头市达茂旗风光制氢与绿色灵活化工一体化示范项目,电解水制氢1.78万吨/年;

4.水发交投包头市达茂旗风光制氢绿色化工一体化项目,2.23万吨制氢全用于合成氨;

5.国际氢能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区新能源制氢联产无碳燃料配套风光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2.8万吨制氢全用于合成氨。

开展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坚持副产氢提纯制氢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并举,开发具有成本优势的包钢焦炉煤气提纯制氢、神华煤化工副产气提纯制氢项目,扩大可再生能源制氢规模,形成“因地制宜,多氢互补”供应格局。

专栏2 工业制氢建设示范项目

包钢焦炉煤气提纯制氢项目,利用现有2套制氢设备富余制氢能力制氢(老区有一套装置制氢能力1000Nm3/h,现实际供出量约400Nm3/h;新区有一套装置制氢能力2000Nm3/h,目前实际供出量约600Nm3/h);

神华煤化工副产气提纯制氢项目,利用煤化工甲醇装置富余副产驰放气生产高纯氢气(产量约为2800Nm3/h,其中约1200Nm3/h供下游工序加氢应用,1600Nm3/h的气量可实现外售)。形成2600 Nm³/小时制氢能力,制氢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8000h,年制氢量达到1875吨,其中焦炉煤气提纯制氢1018吨,甲醇驰放气提纯制氢857吨。总计形成制氢能力31857吨。

探索其他制氢技术。因地制宜,探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多种制氢技术路线。

(二)布局安全、经济的氢能储运网络

开展氢储运技术示范应用。2023—2025年期间,积极开展规模化氢能储存应用,在高压储氢瓶方面,采用35MPa储氢气瓶,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应用70MPa储氢气瓶,支持碳纤维等储氢瓶原材料研发,促进氢气瓶耐压和减重,提升运输效率,做好氢源与终端需求的衔接。在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方面,支持多层、复合材料储氢容器研发,应用45—50MPa和80—100MPa两种设计压力的储氢容器分别配套35MPa和70MPa加氢站。鼓励开展低温液态、有机液态、合金固态储运示范。根据京津冀等周边地区市场需求,依托包头市绿氢合成氨、绿氢甲醇等项目进展,研究探索将液氨、甲醇等富氢产品作为储氢介质的输送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

2025—2030年期间,发展低温液氢储运、有机液态、天然气掺氢及纯氢管道运输等方式,形成高压气态储运为主、多种方式并存的氢能供应体系。重点通过30—50MPa高压气态储氢加长管拖车运输方式,形成“以需定供、点对点”氢气供应模式。扩充氢气运输业务、适时增加长管拖车数量,建立两条高压气态储运“绿氢”主干线路,一条连接满都拉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与白云矿区,另一条连接固阳风电产业创新和氢能利用融合示范项目与包头市中心城区,将可再生能源制氢以高压气氢运输方式输送至本地加氢站。统筹包头市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及氢能发展总体情况,建设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级规模化液氢供应基地。采用低温液氢储运技术,将包头市生产的“绿色氢气”以较低成本输送至呼和浩特、京津冀等地区。推进满都拉基地至白云矿区氢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年输氢规模达2万吨。推动重点地区高压气态氢气储运网络建设,应用70MPa及以上储氢气瓶,提升储氢质量密度,进一步扩大氢气输送半径。

推进加氢网络建设。2023—2025年期间,在满都拉基地、固阳基地各建设加氢站2座,加氢能力为1000—3000kg/天;在白云矿区建设加氢站1座,加氢能力为1000—3000kg/天;在昆区、九原区、青山区、稀土高新区等区域建设加氢站5座,加氢能力为1000—3000kg/天,共计建设加氢站10座。所有加氢站均配备35MPa加氢装置,预留75MPa加氢设备扩建位置,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基础的企业利用自有加油、加气站点网络改扩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能源合建站。

6.png

图3 2023—2025年包头市氢能储运和加注领域发展布局

2025—2030年期间,构建“三点一线”加氢基础设施网络。以满都拉基地、固阳基地、白云鄂博矿区为重点,建设加氢站20座左右;依托全市较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在有条件的服务区配套建设公共加氢站等基础设施,重点打造沿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包茂高速公路、110国道等重要线路的“加氢走廊”,建设加氢站10座左右。科学布局城市和城际公共加氢站网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完善加氢保障体系。

640.png

图4 2025—2030年包头市氢能储运和加注领域发展布局

专栏3氢储运、加氢站重点建设项目

1.氢储运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满都拉液氢供应基地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价格优势,发挥液氢运量大、长距离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对接京津冀、呼和浩特等地区氢气需求,引进法液空等国际企业氢气液化设备和技术,建设年产量3万吨的制氢、液化一体化示范工程。

2.加氢站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配套的3座加氢站的建设。

重点推进氢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项目配套的5座日加氢能力大于2000kg加氢站的建设。

3.储氢装备制造项目

重点推进浙江蓝能年产5000套车载储氢系统项目。

(三)开拓多元、高效的氢能应用场景

准确把握包头市产业结构、产能布局、物流体系、基础设施网络和能源消费特点,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冶金、化工、分布式供能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开拓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氢能社会。

交通领域:依托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重点在重型卡车、公交、物流车辆、市政车辆等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在白云矿区、九原区等重工业区示范应用,实施氢能重卡替代工程,有效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在昆区、青山区、东河区等经济活动密集区域开展城市交通试点示范,加大氢燃料电池城市公交车、环卫车辆等示范应用。紧抓国家大力推广电动物流车的历史机遇,加快氢燃料电池车在物流、快递和邮政等领域上的示范应用。

专栏4氢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白云矿区氢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应用先行示范项目。2025年推广氢能重卡200辆左右,替代现有柴油重卡,单车售价约130万元。氢能重卡百公里耗氢量12kg左右,年行驶里程按12万公里计,年耗氢量将为2880吨左右。配套加氢站1座,加氢能力为1000—3000kg/天,总投资约2亿元左右。

工业领域:立足包头市工业基础,近期重点利用氢能助力包头市工业脱碳,重点开展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应用,开展清洁能源制氢在钢铁、冶金、合成氨等领域作为清洁原材料的应用。探索氢能替代焦炭作为还原剂示范,探索天然气掺氢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做好天然气管网掺氢的可行性研究,确保安全前提下,在“绿色氢气”富集区有序开展天然气掺氢试点。开展氢能炼钢、绿色氢气生产合成氨的技术与商业可行性论证。中期要构建以天然气掺氢、氢能炼钢和绿氢化工为重点的工业领域氢能应用场景。扩大天然气掺氢应用范围,2030年掺氢量达10000吨;建设50万吨/年氢能炼钢示范项目和50万吨/年绿氢制合成氨项目建设,提升全市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专栏5 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

推进风光制绿氢耦合煤化工,依托神华煤化工、辉腾能源化工等化工企业,打造“风光发电——绿电制绿氢——储氢——绿氢耦合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年产绿氢1.4万吨以上,实现绿氢替代灰氢。

民用、农业、市政等领域:推进青山氢能产业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分布式综合能源站,推进氢能应用从工业走向生活。利用北奔首台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下线为契机,发展在环卫领域方面的应用,提升能源服务水平和范围;在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探索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供热设施;建设智慧氢能物流示范基地项目,重点在包头东河机场、相关工业园区推广氢燃料电池叉车。探索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在矿区巡检、农药喷洒、牧场消防等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通信行业中的示范应用,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在新建和改造通讯基站工程中,优先采购氢燃料电池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并逐步在金融、医院、学校、商业、工矿企业等领域引入。

表2包头市民用、农业、市政等领域预计氢能需求

0.png

专栏6 基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之一,其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多种能源进行整合,对能源的产、供、储、消等环节进行协同规划。氢储能系统通过电解制氢和固定式燃料电池实现电、氢之间的双向转换,参与供能与储能,并能在有下游氢气用户的条件下实现氢能外供。燃料电池在用氢发电过程中,其发电效率在30%—50%左右,其余氢能则以热能形式产生,其中可提供给热负荷的热能占总产热量的60%—70%,合理收集并利用这部分热能进行热电联供,燃料电池综合效率可达到80%以上。

近期,选择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1500kW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示范项目,通过设计运行模式将燃料电池电、热出力与负荷需求相匹配,实现能量梯级利用,有效提高用氢效率。项目总投资1亿元。

9.png

图5基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