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线路监测报道正文

新疆首次利用“无人机+X光无损技术”对110千伏输电线路“体检”

2023-09-19 13:35来源:中国新闻网关键词:无人机架空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人机到达检测位置,采集装置挂点到位,开始影像采集。”18日,国网昌吉供电公司利用无人机携带“X光”耐张线夹检测装置,对石钱滩到北山东牵引站110千伏新建线路15至17号塔上的耐张线夹开展了内部探伤检测工作,效果令人满意。

不到30秒,耐张线夹的内部结构图像实时清晰地呈现在地面工作者的电脑屏幕上,标志着该公司首次在新疆采用无人机搭载X光耐张线夹检测装置,对110千伏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内部结构完成“探伤”检测工作。

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广泛使用压缩型耐张线夹,耐张线夹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承载电流负荷,还要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导地线张力,其本身质量和压接可靠性对架空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由于耐张线夹制作过程属于隐蔽工程,验收环节无法凭借外观检测查出内部多压、漏压、欠压、毛刺、变形等缺陷。耐张线夹内部存在缺陷可能造成局部发热、金具或导地线断裂等故障,威胁架空输电线路本体安全。

以往,运维人员无法直观判断耐张内部故障,每次检查时,需登塔才能发现缺陷,工作步骤繁琐,难度大,耗时长的问题。采用无人机搭载X射线耐张线夹检测装置,是将X光耐张线夹检测装置吊装在耐张线夹位置处,利用X射线发生器将耐张线夹的内部情况通过数字成像板成像,形成X数字光片,经数字转换实时传送至地面作业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上,呈现X光片的画面。

“这是全疆首次在110千伏输电线路上使用X光耐张线夹检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X射线装置小型化、采集图像清晰化和线夹全方位拍摄等多种新功能,将原先需3人配合拖拽20千克设备、1人登塔、耗费3个小时的工作任务变为仅需1人操控无人机、1人在现场监督、1个小时即可完成检测工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人工登塔带来的作业风险。”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技术监督组负责人熊峰说。(靳彩莹 于璐)


原标题:新疆首次利用“无人机+X光无损技术”对110千伏输电线路“体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人机查看更多>架空输电线路查看更多>输电线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