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体电解质”相关结果307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9小时前

      一方面,利用孔道的毛细作用改善熔融钠在固体电解质表面的润湿特性,并通过ncc厚度的优化调控金属钠电极的厚度;另一方面,利用碳材料的储能特性,在界面层中形成具有高离子扩散系数和良好导电性的钠化碳,并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充当钠离子泵

      来源:高工锂电2025-04-08

      氧化物固体电解质(llzo及latp)室温离子电导率分别可达1.7ms/cm和1.4ms/cm。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膜则实现了5v耐高压和低于30微米的厚度。...在电解质技术层面,赣锋锂业在硫化物、氧化物及聚合物三大路线上均有长期研发积累。其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如lpsc/lps/lgps体系)通过工艺优化,已可实现亚微米级超细粉体,电导率达到3ms/cm。

      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04-07

      1 硅基负极的机理研究由于固态电解质与液态电解液在润湿性和流动性方面存在差异,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生成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 sei

      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03-13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以及从电池材料层面出发进行优化改进以减缓热失控程度的相关文章,首先综述了热失控触发的潜在机制以及不同阶段的反应,包括固体电解质分解、负极和电解质反应、电解质分解及正负极间氧化还原反应等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5-03-10

      公司联合上汽通用推的出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通过“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第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纳米级超薄 sei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等技术提高了产品性能,将于2025年在新升级的奥特能准

      2025中国6C超充电池市场格局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头部企业争相布局,动力电池行业有望迎来6C时代

      来源:智研咨询2025-03-07

      与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6c超快充磷酸铁锂电池融合率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第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和纳米级超薄sei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等多项技术,显著增强了充电效率,保障了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20

      此外,根据形态与特性的不同,电解液还有用于固态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旨在解决液体电解液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固态离子导体替代液态溶剂,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但技术成熟度与成本仍是其商业化进程中的两大障碍;

      来源:人民网2024-12-31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武建飞团队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制备和核心工艺开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高达1~12毫西门子每厘米...,可与有机电解液相媲美,并实现了放量至十公斤级稳定批量化生产,离子电导率可达到与实验室同等水平。

      赵瑞瑞 等:焦磷酸磷酸铁钠基钠离子电池日历老化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4-12-26

      markovsky等探究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衰减,认为石墨负极在存储过程中其表面薄膜部分发生溶解和重排,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组分和厚度不断发生变化,导致电池内阻增加。...然而,负极侧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增厚现象十分显著,表明存储期间负极sei膜会不断溶解生长,且新生成的sei膜以有机物为主。这一发现揭示了负极侧界面副反应是钠离子电池存储容量损失的主要因素。

      国内首套!低碳院成功研制55千瓦级高效SOFC发电系统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之声2024-11-28

      然后,阴极空气里的氧气就会得到电子变成氧离子,氧离子通过固体电解质到达阳极,和氢离子一起反应生成水,同时还产生电。它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工作,而且它很稳定,因为是全固态的,不会有液体电解质泄漏的问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0-31

      当前针对半固态/凝聚态/固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的应用场景,振华新材自主研发的固体电解质氧化物具有粒径小(纳米级)、空气稳定性好、离子电导率高、分散性好的特点,目前已成功送样下游头部客户;固体电解质改性三元材料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10-25

      该电池融合电池领域多项原子级的快充科技,包括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第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纳米级超薄sei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优化的高孔隙率隔离膜等,充电5分钟续航可增加200公里以上。

      来源:上汽通用汽车2024-09-26

      包括超电子网正极技术、第二代石墨快离子环技术、超高导电解液配方、纳米级超薄sei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优化的高孔隙率隔离膜等。

      第四届国际储能安全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讨会盛大召开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4-08-27

      这种新型固体电解质具备离子电导介于液态与全固态之间,热稳定性优于液态,电化学窗口比液态宽,制备过程更简单,界面兼容性优于全固态,无漏液、爆炸风险,软包电池无需加压等优点。...周教授提出一种新型耐高温准固态电解质

      来源:NE时代新能源2024-08-22

      技术路线上,金石电池采用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固态电池材料端的新突破。...弗迪电池采用高镍三元(单晶)+硅负极(高比容量低膨胀)+硫化物电解质(复合卤化物电解质)的材料体系。

      电阻:锂电池储能系统能效评估中被低估的关键参数

      来源:CLEANdata2024-06-27

      高电阻也可能表示存在析锂风险;电阻的增加通常是由于 sei(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生长,这也使得进入负极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促进了进一步的镀层。再一次,析锂是事故的已证实风险因素。...这种内部电阻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动态的,我们稍后会解释,它被称为“极化电阻”:它对应于离子在电解质中移动并穿过电极的活性层时遇到的困难,就像你在水中游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一样。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31

      国轩高科发布基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的金石电池,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等技术,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400wh/kg;智己汽车超快充固态电池,正极采用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材料,负极为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能量密度达到368wh/kg。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0

      据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项目总工潘瑞军博士介绍,团队通过微纳化固体电解质、超薄膜包覆单晶正极和三维介孔硅负极,实现全固态电池材料端的技术突破。

      来源: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01-18

      以建链补链为重点,以我市现有储能制造业“链主”企业为核心,积极招引正极、负极、固体电解质等电池电芯材料和电池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变流装置等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强化储能产业链的延链、补链;积极引进新型储能龙头企业

      来源: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01-17

      以建链补链为重点,以我市现有储能制造业“链主”企业为核心,积极招引正极、负极、固体电解质等电池电芯材料和电池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变流装置等上下游企业,进一步强化储能产业链的延链、补链;积极引进新型储能龙头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