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市场经济”相关结果2462

      2006-09-07

      ,以及供电保障水平商定结构性电价,并签订有量、有质、有时间、有负荷的购售电协议,以真正实现市场经济下的供需之间的直接交易和公平竞争。   ...国家电网公司一负责人表示,国家电网引入了市场机制,这标志着市场交易与电网调度职能彻底分离。作为电力行业的最大垄断堡垒,国家电网自我革新的行为是否真正带来市场化的活力,却引来了行业人士的争议。   

      2006-08-23

      市场经济中,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市场需求相对生产和供给能力来说更为重要。要不,为什么要通过各种方式拉动需求呢。

      2006-08-22

      改革使西方国家从“管制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而电力的市场化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无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西方的市场化改革,所有成

      2006-08-21

      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企业在没有动力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掠夺即可享受暴利,垄断的根深蒂固和垄断之恶由此可见一斑。...当公众翘首以待,苦苦企盼的时候,国资委终于发出了声音:“企业的薪酬水平必须符合市场机制运作原则并与企业竞争力相适应,才能留住人才,必须控制成本才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2006-08-16

      他说,在我国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引入股权激励的方式,需要谨慎从事,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负面影响。...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昨日表示,股权激励是市场经济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激励方式,但也是一把“双刃剑”。他特别提醒说,在股权授予中不能无偿量化存量国有资产,也不得由国有大股东单独支付激励成本。   

      2006-08-14

      这说明,现在中国公众其实已经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观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根本原则被广泛认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充分竞争行业,收入多寡人们都会认为有其合理性。

      2006-08-11

      电监会之所以在这两项最核心的监管职权上缺席,原因在于,我国的监管制度改革只是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的,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电力监管体制改革一般是在所有制改革和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一样。...总之,在电力体制的改革上,应确立“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由市场解决”的观念和依法监管的理念,通过建立许可证监管和规则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制度,增强监管工作的可预见性和透明度,从而变“不确定的政府行为+确定的市场

      2006-08-02

      而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个通行的复合财务系数计算方法,即采用人工成本系数作为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社会人工成本比较的参考标准。

      2006-07-21

      事实上,作为垄断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理性人”,也是具有私心和自利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尤其是作为垄断行业的企业,依靠垄断而获得暴利是其本能的反应和冲动。...(7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诚如报道中所说,以电力系统为代表的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已是众人眼中一道高悬   的电门,成为当下收入分配改革讨论中的“众矢之的”。

      2006-07-05

      市场经济价格有涨有落,“我”就可以只涨不落。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涨,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降。

      2006-06-09

      市场经济国家里,出现产品的相对过剩和短缺是正常的,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徘徊在恶性逡行的怪圈、造成惨重经济损失的情况,绝对是不正常的。...电力项目的审批程序极其繁琐,而电力建设还需要根据电源规划,但这些规划与市场实际变化差异很大,甚至相当混乱。常常是按照规划该建的电厂没有市场,而市场需要的电厂又未在规划之列。

      2006-05-24

      首先,尽管我国近年来市场经济正在逐步成熟,国有企业正在从许多行业领域退出,但国有企业依然把握着诸多关键行业如能源、电信等等,这些行业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及竞争管制,这些垄断性国企的赢利当然有保证;其次,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以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动力

      2006-04-03

      在一个完善的法制社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度,人们在市场上看到更多的也许是后者。      的确,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逐利与资源的稀缺性产生了竞争。竞争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打破垄断。

      2006-03-28

      煤电难以签单说到底并非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两种经济体制的碰撞。煤炭企业已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十年多了,而电力企业却有些“不习也不愿习水性”。赵建平这样评价煤电之间的博弈。   垄断成改革羁绊?   

      2006-03-22

      市场经济国家里,出现产品的相对过剩和短缺是正常的,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多年徘徊在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惨重经济损失的情况,绝对是不正常的。...如果从2000年开始缺电计算,5年来拉闸限电给浙江国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人民币。

      2006-02-21

      煤电难以签单说到底并非价格问题,而是缘于两种经济体制的碰撞,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反映在煤电环节的错位。...煤炭行业已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游了10多年,而电力却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于国家包价,有些“不习水性”。

      2006-01-13

      一位电厂采购经理显得比较激动:“这确实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碰撞,你想,煤价市场化了,而电价却受到国家的管制。...两种体制碰撞的苦果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会后公开称,双方僵持的真正原因已不是价格方面的问题,而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碰撞,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煤炭上的碰撞。   

      2006-01-11

      最后,煤炭价格不能完全市场化还不利于我国获取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国家发改委日前提出的煤炭价格市场化的策略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对这一问题解决途径的提出是站在市场经济角度上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谋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5-12-06

      国家电监会副主席邵秉仁5日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南方监管局贵阳监管办公室成立大会上说,电力监管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产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电力管理体制的重大措施,实施电力监管,就是要改革政府对电力行业的管理体制

      2005-11-03

      油气领域,十一五期间可以考虑进一步放开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准入管制,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领域,促进市场竞争。进一步剥离企业行使的政府职能,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