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有机液体储氢”相关结果47
      干货丨气相低温高压储氢密度和能耗的理论分析及比较

      来源:科学通报2020-08-27

      物理储氢主要以液化储存、高压压缩储存、多孔材料吸附储存和纳米碳管储存为主, 化学储氢主要以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无机物储氢为主。

      氢能+时代启幕!2020年全国氢能产业培训(第一期)成功举办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8-24

      液氢储运有助于氢气的长距离运输“氢的储运方式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压储氢、固体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玉涛作了题为《液氢及工程应用》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液氢的储运方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05

      再如,近期备受追捧的有机液体储氢,与石油产品储存方式相似,具备安全稳定、载氢量大等优势。但因技术操作条件苛刻、装置配备要求较高,储运费用依然下不来。“运输环节省钱了,制造液氢的代价却比较高。

      资本与企业视角下的储氢技术发展机会与挑战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31

      杨明表示,利用有机液体储氢可以实现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用氢平衡,如近期氢阳能源给宁波市做的一个方案,将宁波大榭岛石化区丰富的副产氢利用lohc技术运输到镇海石化区缺少氢气的区域。...此外,公司也在致力于一些液体有机储氢方面的标准打造和推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31

      再如,近期备受追捧的有机液体储氢,与石油产品储存方式相似,具备安全稳定、载氢量大等优势。但因技术操作条件苛刻、装置配备要求较高,储运费用依然下不来。“运输环节省钱了,制造液氢的代价却比较高。

      来源:中国船舶2020-07-20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二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套催化燃烧供热脱氢装置样机一次开车成功,顺利完成调试,标志着有机液体储氢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氢气催化燃烧供热技术是解决有机液体脱氢过程供热问题的理想方案,但存在氢气燃烧速度快、反应控温难度大、传热材质要求高等难点,国内外均无成熟方案可借鉴。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7-14

      其中在有机液体储氢方面,全球从事有机液体储氢的公司主要包括:中国武汉氢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日本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德国hydrogenious technologies(德国ht)。

      完成一座加氢站有多难?加氢站的建成与运营急需战略推进

      来源:盖世汽车2020-07-01

      有机液体储氢...目前,储运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液体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技术。其储存方式是采用高压将氢气压缩到一个耐高压的容器里。

      中国加氢站运营成本下降途径(一)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5-27

      另外,武汉氢阳能源专注于有机液体储氢,1000吨/年储氢材料项目已投产,10000吨/年储氢材料项目正在推进中;液氢储氢方面,北京航天101所成功中标浙能集团加氢站项目,该加氢站是浙江省首座液氢储氢加氢站

      来源:能源发展与政策2020-01-02

      化学储氢常见于有机液体储氢、氨等化合物储氢,吸附储氢以金属氢化物储氢为主,这些储氢方式尚处于示范应用阶段。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12-27

      有机液体储氢,这个比例我觉得很大程度要取决于日本和我国有机液体储氢能不能解决纯化的问题。...我查了资料,日本研究,澳大利亚除了液氢船以外也有有机液体储氢,但是有机液体储氢终端要解决纯化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比例,这个预测是一

      来源:拉瓦锡17872019-12-13

      (来源:微信公众号“拉瓦锡1787” id:hydrogen2050 作者:氢能首席观察员)2019年11月27日,文莱“加氢厂”建成揭幕,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基于有机液体储氢的全球氢供应链——利用千代田公司的

      在安全层面 3种车载储氢业内更看好哪个?

      来源:能链2019-08-26

      能链了解到,基于物理的车载储氢方式主要包括车载高压气态储氢(cgh2)、车载深冷高压储氢(cch2)、车载液氢储氢(lh2 ),而基于材料的车载储氢方式主要包括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液体储氢等。

      来源:第一元素网2019-07-19

      有机液体储氢有机液体储氢以甲苯、二苄基甲苯、新型稠杂环有机分子作为储氢介质,在加氢、脱氢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实现氢的可逆吸放,常温实现氢的储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7-16

      记者了解到,目前车载储氢技术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等。

      行业报告丨中国氢气储运技术与成本分析 管道输氢或是最优运输方式

      来源:EVTank2019-07-05

      在化学储氢中,以有机物液体储氢为例,对不饱和的液体有机物在催化剂...化学储氢技术是利用储氢材料与氢气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实现放氢的技术,常用材料有机液体、液氨、配位氢化物、甲醇等。

      来源:国际氢能机构2019-07-04

      该研究基于使用 itm power 最先进的pem 电解槽技术和 chiyoda 公司新开发的有机液体储氢载体 spera hydrogen。...该研究分析了超过10个潜在的电网和专用电线连接位置,用于实际安装和运行世界最大的高达300mw的电解水制氢业务,并配以有机液体储氢技术。

      海德利森总经理巩宁峰:储氢是氢能应用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29

      现在市面上有五种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合金储氢、煤质材料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实际上高质量储氢密度和高体积储氢密度,在这个形势下,有很大的难题没有解决,有时候会产生副作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6-27

      ▍储运以气态为主,液态尚无民用标准,固态少量示范现阶段,我国储氢方式,35mpa气瓶(ⅲ型)批量生产;液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已经在航天领域成功使用,有机液体储氢处于研发阶段;固体储氢,已在分布式发电中得到示范应用

      从储运角度出发:氢能产业离商业化应用有多远?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9-06-12

      有机液体储氢备受关注。通过加氢,有机液体可以加载氢气,然后通过加热或催化作用脱氢。这使得氢在大气温度和压力,以超过6%的重量密度进行储运,脱氢后的有机液体可重复使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