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硬碳”相关结果125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04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白)类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三种主流技术路线,负极材料则以和软为主,不同技术路线性能和成本差异较大,业内还存在争议。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8-18

      特别是该校以芦苇生物质基技术,开创全球之科技先河。据介绍,此次合作,双方将聚焦绿色科研成果转化发展,规模化落地新型储能电池、新材料及储能应用。

      盘古钠祥推出高能量密度电芯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7-13

      盘星电芯使用了层状氧化物+的化学体系,盘星系列电池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电动车辆、储能、可再生能源储存等领域。据介绍,盘星系列电池即将在今年年底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5-26

      据悉,公司由多名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所开发的核心产品之一——lkhc-300型碳负极材料的一致性、容量、首效等主要参数已达到量产指标,对比当前主流的碳负极材料,lkhc-300型性能突出,具备高容量

      极致「<mark>碳</mark>」索 共创未来 | 见证贝特瑞的CIBF2023

      来源:贝特瑞新材料2023-05-18

      前沿创新成果为新能源提供更多可能 5月16日首次发布钠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材料创新成果“探钠350”负极材料比容量可达35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达90%“贝钠-o3b”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45 mah

      钠电池三大技术路线“并行”

      来源:高工锂电2023-03-17

      此前,孚能科技表示在钠电方面的技术路线为层状氧化物+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15

      但这些被废弃的壳也可转化为“”,这种材料已被探索用作钠离子电池的可能的阳极。当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等金属半导体材料结合时,该材料可用作电池阳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15

      由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流是,基于结构特性导致多孔,其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循环性能比较好,所以未来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会比锂离子电池长很多。公司专注于突破钠离子电池的技术短板,做好钠离子电池产品。

      美联新材七彩化学共1.25亿元增资星空钠电!并获得17项钠离子电池材料专利!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06

      博士生导师崔光磊先生和博士精英团队构成的电力储能研究院及钠离子电池实验室,并于2018年8月在鞍山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10月份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块产业化应用钠离子电池,该生产线首创利用无毒无污染的普鲁士蓝为正极材料以及具有优异钠离子存储性能的为负极材料构建起软包电池系统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02-22

      同样也存在较多问题:如首次库伦效率低、循环寿命短和结构一致性等问题,所以前驱体选择、制备工艺需要不断创新突破,才能满足未来钠电产业的需要。

      2022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发展回顾

      来源:中汽数据2023-02-10

      12月15日,亿纬锂能于2022年12月也发布了大圆柱钠离子电池产品,以层状氧化物为正极和为负极,能量密度达135wh/kg,循环寿命2500次,10℃下容量保持率高达90%,-40℃仍能正常工作。

      EVTank:2022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55.6万吨 上调2030年出货量预测至863.4万吨

      来源:EVTank2023-02-03

      另外,随着钠离子电池的逐步产业化,evtank在《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中预计以为代表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也将在2025年实现大规模的出货。

      偷摸发利好消息引发连续涨停 跨界电池材料上市企业涉嫌信披违规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2-03

      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粉体,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及钠离子电池软复合负极材料,cmc-li锂离子电池粘结剂。...上海洗霸拥有的先进电池材料业务,是基于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原创性科研成果,公司已在筹建200吨/年固态锂离子电池粉体材料,500吨/年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500吨/年钠离子电池软复合负极材料

      来源:高工锂电2022-12-26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软两条路线,目前以为主。现阶段,钠离子电池产业化仍处于起步。电池企业已实现量产出货的仍为极少数,大多企业仍处于npi(新产品导入)或实验室阶段。

      来源:电池中国2022-11-28

      碳负极成本将降至与石墨负极相当;技术方面,前驱体路线多样,原材料供应与成本是核心考量,未来路线或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供应链方面,前驱体的调控、改性、掺杂、包覆是当前负极厂商首要解决的产业化问题

      钠离子电池<mark>硬</mark>碳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1

      可分为生物质基和有机聚合物基,前者通过生物质热处理获得,后者有机聚合物通过人工合成得到。但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热解过程会产生有害气体,而生物质基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来源广泛等优点。

      钠离子电池预钠化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1-21

      等材料中存在大量的结构缺陷,其中部分缺陷可对钠离子进行不可逆捕获,从而造成首次容量的不可逆损失。③副反应引起钠消耗。普鲁士蓝等正极材料中含有配位水,易在高电位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并引起钠消耗。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1-16

      硅基材料第三代已逐步实现量产,第四代处于开发中;布局钠电碳负极,已具备产业化能力,正在建设量产线。...10月份,贝特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深耕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同时,贝特瑞加快石墨负极传统技术路线及工艺革新,加快推进对硅基负极、钠电等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26

      负极材料与神华合作,采用。钠创新能源现已建成吨级正材材料生产示范线,计划于今年实现3000吨正极材料和5000吨电解液的投产,在未来的3-5 年内,分期建设8万吨正极材料和配套电解液生产线。

      来源:电池中国2022-09-26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有无定形,软)、合金类、过渡金属氧化物等。中金公司分析,负极的碳材料更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突围,目前包括宁德时代、贝特瑞、璞泰来和中科海纳等都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