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力密度”相关结果50

      来源:盖世汽车2018-08-17

      但当技术、工艺和原料来源都处于领先地位的韩系企业在ncm811上处处碰壁的时候,国内电池企业选择跳过622直接量产811的做法是否过于冒进,要知道动力电池是一个讲究综合性能的产品,一味的追求能力密度在短期内带来的高收益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8-06-15

      公司与江淮汽车合作的ieva50纯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已可以达到350km以上续航里程,公司后期将继续提升其电池组能力密度与续航里程。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6-13

      公司与江淮汽车合作的 ieva50纯电动汽车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已可以达到 350km 以上续航里程,公司后期将继续提升其电池组能力密度与续航里程。五、公司三元 811 电池生产计划?

      来源:环球网2018-06-01

      特斯拉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其model 3试用的车载电池在显著降低钴元素含量的同时,也达到了最高的能力密度,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镍元素的含量,使其仍就保持这优异的热稳定性。

      动力电池:中国目标是全世界

      来源:埋骨地2018-04-16

      三国杀:技术可以说,动力电池是否能够长足发展,一个关键性因素是是否可以提升能力密度

      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型号设计优化比能量

      来源:先进电池材料2018-04-04

      响应政府的号召,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各电池厂家、研究机构的热点问题。宁德时代、天津力神、国轩高科等团队,已经基本实现了300瓦时/公斤动力电池的研发,另外,仍旧有大量单位开展相关方面的开发和研究工作

      来源:拓墣产业研究院2018-03-29

      随着各车厂着力于提升电池能力密度带动续航力增加,下一步则是有望透过固态电池导入实现车体轻量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8-03-27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两会期间的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时表示,2017年较2012年,我国动力电池单体能力密度提升了两倍,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来源:兰州新闻网2018-03-07

      2017年较2012年动力电池单体能力密度提升2倍,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建成规模化充电服务网络。

      CES迎固态电池 它将成为电动车未来的BUG?

      来源:网通社2018-01-15

      当然,也不是所有固态锂电池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是要以牺牲能力密度为前提,这就形成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但是,如果液态电解质被固态结构取代,正负极之间的距离将大幅缩减,甚至只有几到十几个微米,使得整个电池系统的能力密度大大提升。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7-10

      比亚迪一直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电池,在这块的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前有传闻比亚迪研发出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能力密度可以达到150wh/kg,这个水平与三元锂电池几乎相当。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7-07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曾就动力电池能力密度问题表示,电池能量密度不是单纯指电芯级别的能量密度,而应该是电池组级别的,是系统的能量密度,相关标准也已经提高到系统层面。

      来源:汽车大观2017-05-25

      由于三元锂电池能力密度高,续航里程相对较长,国内车企乘用车纷纷转向使用三元锂电池,包括北汽、比亚迪、江淮等。

      来源:锌溴液流电池储能2017-05-04

      要知道钒电池能力密度不算高,也有25wh/l,锌溴更是轻松达到100wh/l以上,而这款电池不到10,路还有很远。(2)实验室阶段。

      分析:新能源客车市场结构变化特征与新政落实难度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1-09

      含增程式);②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以车载动力电池量为基数,快充客车每一度电补(1800)(元/kwh);非快充客车(插电式)客车每一度电(3000元/kwh);③对非快充客车车载电量基础上,依据动力电池能力密度大小不同

      来源:电车汇2016-12-26

      由于三元锂电池能力密度高,续航里程相对较长,国内车企乘用车纷纷转向使用三元锂电池,包括北汽、比亚迪、江淮等。

      来源:汽车·大观2016-12-21

      由于三元锂电池能力密度高,续航里程相对较长,国内车企乘用车纷纷转向使用三元锂电池,包括北汽、比亚迪、江淮等。

      来源:盖世汽车2016-12-01

      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流材料,工信部数据显示,在乘用车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占比46%,三元材料占比37%,纯电动乘用车超过半数使用能力密度更大的三元材料电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则绝大部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

      来源:中国·青岛蓝色经济网2016-11-24

      可再生能源大多存在分布不均匀、能力密度不高等缺点,在新能源开发的时候,减少利用成本和提高利用效率是研究的重点。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在技术方面要比常规能源复杂许多

      来源:高工锂电2016-11-21

      此前,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然而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上也开始向能力密度和续航里程倾斜,加上三元电池的循环充放次数和稳定性快速提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