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惯量”相关结果1398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11-22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支撑技术

      复杂地形风电场三维风精准测量与精确建模技术研究

      来源:鉴衡认证2023-11-16

      限于其测量原理,风速受到轴的摩擦力、风杯的转动惯量、温度效应以及余弦响应等因素的影响,在低风速区、温差变化大、山地等复杂环境中精度较低、不确定性很大。

      国际领先!基于构网型技术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及示范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来源:南瑞继保2023-11-14

      南瑞继保凭借系统分析、稳定控制、电力电子等专业技术齐全的优势,研发了一系列场景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在电网侧提出了构网型储能技术以应对“双高”电网系统惯量减少、短路容量不足的电网稳

      如何助推储能?看华为全垒打!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3

      在青海共和华润济贫光伏电站实现业内首次构网型光储发电机特性测试,这是强电网环境下、全球首次兆瓦级构网型光储系统全面并网性能测试,充分展现了华为光储发电机的构网系统并联稳定性、高/低电压单次/连续故障穿越、一次调频及惯量响应特性等多项性能优势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11-13

      研究开发更多适合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逐步开展爬坡、备用、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交易,支持独立储能在电能量市场之外获得更多收益途径。三、用户侧储能10.扩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2023-11-13

      研究开发更多适合储能的辅助服务交易品种,逐步开展爬坡、备用、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交易,支持独立储能在电能量市场之外获得更多收益途径。三、用户侧储能10.扩大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执行范围。

      来源:电价研究前沿2023-11-10

      我国其他电源中,气电受资源禀赋约束,难以成为主要的调节性资源来源;水电及抽水蓄能成本日益攀升,发展规模与调节能力整体有限;新型储能中短期内在技术、成本和规模等方面难以承担主力调节的角色,并且在提供转动惯量方面也存在短板

      科华数能副总裁郑阿军: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系统创新思考

      来源:科华数能2023-11-10

      大会上,郑阿军探讨了当下储能行业在系统安全性、电网惯量支撑、运营成本、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差异性等方面的痛点。他表示,储能行业处于爆发性增长期,作为集成商,最重要的就是要关注安全问题。...谈及新型电力系统,郑阿军认为,传统电力系统加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换,电力系统发电侧的电力电子化速度加剧,对新型储能系统的惯量支撑性要求更高,需要通过储能技术创新加大对电网的支撑。

      来源:电网头条2023-11-10

      该项目主要针对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降低、暂态同步支撑能力不足,电压/频率失稳及振荡风险突出等问题,研究兼具电压/频率支撑及阻尼控制功能的高惯量储能型同步调相机关键技术,为提升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3-11-10

      但随着大规模风电和光伏的并网,其具有波动性、随机性、低惯量的特点,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新能源消纳能力下降、弃风弃光持续提升、维持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难度增加等一系列挑战。

      爆火的工商业储能:风口上的博弈与突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09

      而为了为应对这样的双高问题,基于电化学储能和电力电子技术的构网型储能,除了具备电力电量平衡的功能外,可提升系统惯量与短路容量、提升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改善电网阻抗特性,能够有效调和新能源发展面临的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和稳定问题

      双碳赛道下新型储能的发展机遇及解决方案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08

      面向电网,就是要做友好、可靠的储能系统,其核心之一是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设备逐渐在增加惯量支撑相关的能力适配,助推产品升级。

      技术领先 | 禾望构网型场站生态,让电网更稳定、更灵活

      来源:禾望电气2023-11-08

      而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凸显,稳定性问题愈发严峻,技术迭代迫在眉睫。

      南方电网公司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链等重大专项科技项目单一来源采购

      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23-11-07

      解决高频高可靠sic器件集成化驱动技术难题,大幅提升用户侧能效及柔性调控能力,满足配用电侧中低压电力电子设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重大需求;4)突破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构网数字电力电子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兼顾惯量控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06

      就算配了储能,系统的电力电子化带来的新型电化学储能,其实它的支撑惯量是严重不足的,对于未来电网安全运行来说还是存在很大挑战,基于这些来说,我们认为风光荷储的协同控制如何发展,是提高新型电力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裴哲义:电力系统转型与储能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06

      随着新能源的增加和占比增大,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减少,抗扰动能力下降,安全稳定运行风险增大。转动惯量如果不够,电网是稳不住的。四是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电力电子并网会出现中频带的稳定问题。五是储能发展机遇。

      构网技术先行者!科华数能多项应用探路储能技术变革

      来源:科华数能2023-11-03

      新型电力系统低惯量的挑战亟待解决传统的电力系统由许多的同步发电机构成,由于同步发电机的转子具有转动惯量与阻尼特性,在系统发生频率事件时,提供或吸纳多余的能量。...科华数能技术中心总经理曾春保分析说,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挤占常规机组开机空间,系统转动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下降,给电力系统带来一系列问题:1、系统惯量降低,调频能力下降,导致频率变化加快、波动幅度增大、稳态频率偏差增大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3-11-02

      由于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的惯量降低,安全稳定也面临挑战。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0-31

      “双碳”目标下,化石电源将逐步退出,维持交流电网安全稳定的物理基础被不断削弱,系统转动惯量减小,功角、频率、电压等传统稳定问题呈恶化趋势。...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新型储能具备提供频率、电压、转动惯量等支撑能力。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开发、高比例并网,以及逆变器、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将进一步凸显。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10-30

      科学构建源网荷储结构与布局,保证电源结构合理和电网强度,建设充足的灵活调节和稳定控制资源,确保必要的惯量、短路容量、有功、无功和阻尼支撑,满足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