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改革”相关结果5167

      2004-12-17

      他说,我国近年来进行的电力改革都是围绕解决各个时期的突出矛盾进行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历次改革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都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基本取向,朝着市场化的目标逐步迈进。

      2004-12-14

      电力公司总经理李维建对记者分析道,电力发展适当超前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在电力改革与发展的观念上要超前。要做到决策具有前瞻性,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二是在长期的规划上要超前。

      2004-11-22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电价继续由有关政府部门审批不符合电力改革思路,电价调整要与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相联系。   ...一位一直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专家说,“其实电价应该放在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来看。”   有关专家认为,可以通过两种办法形成电价:其一是通过竞价上网形成电价;其二是通过大用户直供形成电价。

      2004-11-17

      3 电力改革促进环保工作 改革电力工业带来了体制和机制上的活力。...电力改革中将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电力依法监管、行业协会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体制、新机制,这有助于电力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规范、高效、有序进行。

      2004-11-16

      实行火电上网价格与煤价联动,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煤电“顶牛”困局,但被批评为破坏市场公平和正在进行中的电力改革。   ...业内的初步反应是,这一政策或许有助于改善国内火力发电厂的利润率,缓解近年来煤电“顶牛”的困局;但对于市场公平和正在进行的以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改革,将造成破坏。   这一方案酝酿数月之久。

      2004-11-10

      据了解,新方案的出台将加快电力改革的进程,政府将逐渐淡出对电价的控制,转而进行政策研究,比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扶持等。...据悉,按照亚行的改革建议,中国未来的电力定价将在两方面有大的调整:一是重新划分电力消费者类型。

      2004-11-05

      电力改革不该采取放权让利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很多人都认为近来日益突出的缺电是电力改革失败造成的,您认为这样看对么衡量电力改革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丁宁宁:首先不应该以现在短时间缺电与否,作为电力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

      2004-11-04

      史玉波在讲话中指出,电力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电力可靠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企业要正确处理好可靠性与企业持续发展、电力安全、普遍服务的关系。

      2004-11-04

      统计表明,英国政府的电力改革使销售电价降低了28%。那么电监会与亚行共同参与的电力电价项目最终将使国内电价涨还是落呢?林伯强表示,中国的电力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式的变化,不会大起大落。   

      2004-10-14

      电力发展的结构、电力工业的投融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价改革、环保与资源节约、电力节能、煤电运综合平衡、农村电力改革与发展,是制定电力“十一五”规划需要认真研究的关键问题。   

      2004-10-11

      由于此次电力改革涉及面较广,而且具体实施细则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不能很准确地评估此次改革的短期影响。但从中长期看,首先,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将引发行业大重组。

      2004-10-11

      随之而来的,是要不要改革,或者要不要重新调整改革步骤的争论,电力改革举步徘徊。   ...电力体制改革中的问题错综复杂,难度远远超过当初的想像,但是缺电绝不能成为不推进改革的理由,“惟有改革才能解决目前遇到的难题。”   

      2004-09-20

      中国近年来在电力市场引入了市场杠杆,因此如何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就成为中国电力改革面临的关键。   ...他说,价格机制是电力调控的有效机制之一,电力价格体系必须反映整个电力产业链,中国电力体制不能完全采用“厂网分离,竞价上网”、输配分离的国外市场模式,而应通过有序的价格体系将电力产业链条关系理顺,通过市场吸引投资

      2004-09-17

      而且,世界各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多是在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中国的电力改革却是在缺电的局面下推进,加上沉积问题,改革注定是很艰难的。

      2004-09-14

      电力发展的结构、电力工业投融资、可再生能源发展、电价改革、环保与资源节约、节能、煤电运综合平衡、农村电力改革与发展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是制订电力“十一五”规划需要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

      2004-08-31

      电力市场上,电力投资市场和交易市场互为条件、互相影响。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电力改革还只限于交易市场,投资市场却依然是计划控制,政府审批。...有关专家认为,到2006年电力供应将会重新达到平衡。然而,盛况之下,难免隐忧:电力建设的突飞猛进是否会演化为新一轮的电力过剩?   

      2004-08-31

      、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电价改革问题、环保与资源节约问题、电力工业节能问题、煤、电、运平衡问题和农村电力改革与发展问题。...根据需要,发电方面的投资需要一万亿元,电网投资规模业将达到7500亿元,因此中国将进一步拓宽输电网建设的投融资渠道,促进电力企业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创新。

      2004-07-26

      有关部门希望对电力改革速战速决、急于求成的主观愿望最终使得电力已进入长期和总体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电力改革的时期成熟,必须全力推进的观点起了主导作用。...从电力改革的角度看,长达五年的“拉锯式”电力改革虽然最终实现了拆分国家电力公司的目标,但由于电源项目和电价的审批都是在政府有关部门,事实上,前国家电力公司的企业组织垄断仅是表象,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是在于行政性垄断

      2004-07-21

      深化改革,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电力改革总的形势是好的,同时亦不乏隐忧。电源项目建设过热且无序竞争、盲目上马,尚未走出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传统投资方式。

      2004-07-14

      电力改革不该采取放权让利思路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很多人都认为近来日益突出的缺电是电力改革失败造成的,您认为这样看对么?衡量电力改革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