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纳米固态电池”相关结果87

      来源:西安网2020-04-21

      该策略在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负极之间设计一种由固态电解质纳米颗粒和离子液体电解液复合而成的多功能界面层,在电池负极侧形成低阻抗、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界面,从而显著实现固态电池电化学性能大幅度跃升。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0-04-1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学院的纳米工程学教授shirley meng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考虑如何同时应对这些挑战,因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教授zheng chen说:“我们必须将具有成本效益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纳入研究过程,以开发能提供500wh/kg或更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

      来源:快科技2020-03-10

      此次,三星研究人员探索出了银碳(ag-c)纳米化合阳极层,同样实现了更大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据悉,银碳化合层厚度仅5微米,却将电池能量密度提至900wh/l。...三星对全固态电池的预期是率先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原型产品单次充电可达到800公里续航,循环次数高达1000次。

      来源:DeepTech深科技2020-02-24

      因为这种结构是按纳米级尺寸建造的(管子的直径约在 100 纳米到 300 纳米之间,高度为数十微米),所以结果就像台具有 100 亿个活塞的发动机,以金属锂作为工作流体。”...但尝试半固态电池的,更

      来源:cnBeta2019-12-10

      为克服充电过程中附着在催化剂上的积碳,该电池利用内置在阴极中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以及由离子液体和二甲基亚砜组成的混合电解质。...通过避开易燃、易挥发的液体电解质,这种固态电池不仅更加安全,还有望搭配锂金属阳极来使用,让锂电池密度轻松翻番。若投入实际运用,固态电池可让电动汽车(甚至电动飞机)拥有更大的续航里程。

      储能、换能领域 顶尖科研团队该做什么?

      来源:材料人2019-12-05

      研究领域主要在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固态电池、电催化。...研究者通过锂化诱导的深层重建策略,获得了由低于5 nm纳米颗粒互连的具有多层纳米片结构的dr-niooh。

      <mark>固态电池</mark>市场前景可期 中美日韩企业角逐激烈!

      来源:前沿材料2019-11-13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基于石榴石(li 7 la 3 zr 2 o 12 )的混合固体电解质(hse)膜,专用于高性能固态锂电池。...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未来的市场前景将非常明朗。因此,在固态电池尚未进入大规模量产的阶段,日本、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全球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大力发展固态电池技术。

      来源:科技日报2019-09-16

      研究人员测试了新型固态电池的几种变体,以分析其在50℃高温下超过300次充电和放电循环的性能。结果发现,增强电池性能的关键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新型阴极由氟化铁活性材料和固体聚合物(一种塑料)电解质纳米复合材料制造。为制造这种阴极,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渗透到预制氟化铁电极中的方法,然后热压整个结构,以增加密度并减少空隙。

      液流电池:新一代能源储存器

      来源:材料人2019-08-09

      (来源:微信公众号“材料人” id:icailiaoren 作者:xyz)液流电池相比电容器和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容量,电池能量储存在活性物质的电解液中,而电解液存放在储液罐内,通过泵循环进入电池室。...磺化聚醚醚酮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尺寸稳定性较差,基于此研究者将二氧化钛(tio2)、木质素、改性碳纳米管(dhnts)、石墨烯纳米片(go)、介孔二氧化硅(sio2)、氮化碳(c3n4)、聚偏氟乙烯(pvdf

      来源:材料人2019-07-25

      近些年,ct也在新能源领域,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方面,正逐渐开辟它的应用新天地。03ct技术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锂离子正负极材料及电极的微观结构显著影响电池的性能发挥。...3.4 ct技术用于区分锂离子电池中的活性相和非活性相litster等采用纳米x射线ct技术,为

      这项新技术可以生产更耐用的锂电池!

      来源:博科园2019-04-23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将新方法扩展到不稳定固体电解质的广泛范围,并进一步优化界面,希望制造出高性能、长循环寿命的固态电池。...虽然早期研究使用厚度仅为200微米的聚合物保护层,但新研究厚度仅为5~10纳米的bn保护膜在这种保护层极限下仍然很薄,而不会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

      来源:溧阳日报2019-04-12

      目前,已建成工艺工程中心、测试分析中心、前沿技术中心等20个部门,孵化硅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薄膜固态电池等5个项目,获批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科技孵化园,联合获批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材料能源处处长彭子龙,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文亚,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王琛,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泓,以及我市领导徐华勤、邵钦华、庄松年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02-28

      empa在最近推出的ie4b项目中的主要焦点是固态电解质的开发,具有定制电子特性的薄膜的生产和表征,以及纳米结构负极材料的开发。...fraunhofer isc将提供其在固态电池工艺开发和电池生产方面的经验及技术,并生产出第一批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不需要易燃液体电解质,因此可提供显着改善的操作可靠性。

      来源:盖世汽车2019-02-27

      具体来说,empa正在致力于研发固态电解质,生产具有定制电子性能的薄膜以及研发纳米结构阳极材料。...据该两个合作伙伴所说,固态电池技术的飞跃给欧洲带来了机会,可将此前牢牢掌握在亚洲公司手中的关键技术带到欧洲。据一份随附新闻稿所说:“此类固态电池无需易燃液体电解质,因而可显著改善运行稳定性。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9-02-19

      除了可以将电容量增至石墨电池的三倍以外,硅-锡纳米复合电池在多次充放电循环中也是极其稳定,本质上说这一性能可以推广至它的整个使用寿命。...在固态电池领域,东京技术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已经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可推广的方式来发展全固态的电池,这种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一个重要元素组成就是锡。

      来源:材料牛2019-01-04

      图五、降低高的固-固界面阻抗的策略2.4、电解质—电极界面的观察通过纳米工程和材料设计技术了解和改善电解质—电极界面的行为对于构建具有改善的电化学性能的安全锂电池是绝对有必要的。...图一、典型固体电解质(sse)和固态电池(asslbs)向asslmbs发展的简要年表图二、使用固体电解质到基于锂金属负极的asslmbs、asslsbs和asslabs等先进电池的锂电池从常规libs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8-12-19

      赣锋锂业宣布进入固态电池领域在纳米先导专项“全固态电池”课题基础上,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投资5亿元人民币,筹建亿瓦时固态动力锂电池生产线,开展第一代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用户的推广和市场投放。

      来源:电科技2018-10-29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宣布,由其牵头承担的纳米先导专项“全固态电池”课题已通过验收。这一技术进展将推动国内全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化应用。...今年5月,丰田表示期望在2020年以后能制造出固态电池,但若要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还需要等到2030年以后。

      动力电池围城:有人急着甩包袱  有人扎堆建工厂

      来源:汽车产经网2018-09-17

      通过尖晶石皮肤层等构造及富锂材料在纳米尖晶石包覆,可以获得比容量和倍率性能上的双重改善。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入局,电池领域将进入新一阶段的竞争格局。...时间再往前回溯,前不久,德国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表示,大众集团有意在欧洲自建电池工厂生产固态电池……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领域似乎已成为车企角逐的新领地。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8-22

      去年12月20日,珈伟股份以纳米技术投产了快充类固态锂电池,分别为快充纳米复合钛酸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70-120wh/kg,快充纳米高镍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为120-230wh/kg,快充新型纳米复合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