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电动汽车”相关结果6870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近两年,国网江苏电力积极推动公司办公用能绿电消费,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本部办公用能全量使用绿电,创建了国家电网系统内首家省级“零碳本部”。...常州新型站网互动示范中心取下v2g充电枪,插入充电口,一键启动需求响应模式……近日,电动汽车车主蒋先生在江苏常州国内首个新型站网互动示范中心,参与模拟需求响应,通过v2g技术将电动汽车的电力注入电网,获得了近

      来源:商务部2024-05-15

      中国相关补贴政策已及时全面向世贸组织通报,不存在世贸组织所规定的禁止性补贴。反观美欧,近年来补贴力度显著加大,且带有大量排他性、歧视性做法。...比如,美国《通胀削减法》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歧视性对待中国企业,将中国企业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关键矿物排除在享受补贴范围之外,对中国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重重障碍,明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有专家认为,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科技驱动的绿色转型将引领构建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引发数百万亿元级的投资与产业机遇。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从能源行业来看,全球风、光资源分布相对传统能源更均匀。谁能够更好地掌握、抓取风、光资源,开发并大规模应用风电、光伏发电的领先技术,谁便能提升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虚拟电厂有哪些从需求侧聚合资源的商业模式?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5-15

      有专家认为,碳中和目标和能源科技驱动的绿色转型将引领构建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引发数百万亿元级的投资与产业机遇。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从能源行业来看,全球风、光资源分布相对传统能源更均匀。谁能够更好地掌握、抓取风、光资源,开发并大规模应用风电、光伏发电的领先技术,谁便能提升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5-13

      除提供超给力的充电速度外,全液冷超级充电桩还有着设备可靠故障率低、环境友好噪声低以及更长的生命周期等优势,现已成为充电技术领域新标杆。...日前,广东电网公司首个双超充项目——广州金沙洲永旺梦乐城超充站正式投运,站点衔接广佛同城商圈,集合“高速出口+超充+居民小区综合服务”等元素于一体,配备600kw全液冷双超充,“一秒一公里”缓解广佛双城出行焦虑

      来源:环球零碳2024-05-13

      2023年10月,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匈牙利乘用车市场,并携手两家当地经销商建立了覆盖全匈牙利的综合服务网络。除了比亚迪,2022年9月,蔚来在匈牙利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投产。...蔚来能源欧洲工厂负责人舍赖吉·蒂博尔向媒体表示,蔚来汽车不仅给欧洲带来了电动汽车,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换电站技术。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5-12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全社会包括汽车行业的共识。...盐城供电公司立即提出,要抓紧补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争取在2027年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打消在农村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

      来源:龙岩市发改委2024-05-11

      推进城市充电基础设施与停车设施一体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实现城市各类停车场景全覆盖。...公路客运枢纽站、收费站停车位及其他可利用场地为重点,因地制宜推进重点县域、大型村镇及重点景点等大流量普通国省干线沿线停车场等场所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基本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

      来源:郑州市科学技术局2024-05-10

      在交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新能源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油氢气电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及运维等低碳交通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在能源领域,强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应用,加强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加强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抽水蓄能示范应用,推广示范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新型工业供热技术

      来源:郑州市科学技术局2024-05-10

      在交通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新能源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油氢气电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建设及运维等低碳交通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在能源领域,强化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与综合能源系统技术应用,加强氢的制-储-输-用全链条技术研究,加强源网荷储深度协同技术研究应用,推广抽水蓄能示范应用,推广示范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新型工业供热技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创新“电池数字大脑”技术 推动储能技术革新

      来源: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05-09

      实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用户体验“电池大脑”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为电动汽车、电力储能、智能电网等新能源领域带来了显著的效益。...电池数字大脑深入电池内部,探究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行状态,具备如下创新特点:技术突破:电化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电池数字大脑(以下简称“电池大脑”)技术的核心在于构建“电化学模型+人工智能”的模型框架。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5-09

      公共补能速度慢是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的一大短板,是当前影响消费者购买使用电动汽车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超级快充可大幅提升纯电动汽车补能速度,仅需10~15分钟,就能补充300~500千米左右续航。

      来源:蔚来2024-05-08

      并且,蔚来已与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壳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皖能集团、中安能源等能源电力领域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换电合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换电生态的快速发展,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高效、便捷的补能服务体验。...双方还将推动换电运营网络、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建立统一的换电运营管理体系,搭建更大规模、标准化、统一性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实现规模化优势,并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平台和电池资产运营机制

      德赛电池强劲的储能技术“揭秘”

      来源:德赛电池2024-05-08

      在电池系统安全方面,德赛电池搭建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的热管理需求,同时配置pack级消防系统,有效降低电芯失效后带来的直接损失。...立足需求 直击痛点储能系统的应用场景与电动汽车相差较大,包括超长使用周期、超大容量、超大温差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速电池性能的衰减或者把电池一些与生俱来的短板放大。

      华思:3S深度融合创新者,助力储能系统提质增效

      来源:华思系统2024-05-08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它对国内储能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和市场格局的影响,可能不亚于当年特斯拉电动汽车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对国内车厂的冲击。...从目前我们拿到的数据和消息来看,megapack全生命周期的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93%。而且,它解决了集中式储能系统的三个致命缺点——簇间环流、簇间不均流及并联容损(木桶效应)。

      4月新能源车市战报:纯电车型集体回暖 小米目标年交付10万辆

      来源:电池网2024-05-07

      在购车类型方面,有51%的受访者愿意选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28%的受访者喜欢纯电动汽车。...此外,4月25日北京国际车展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宣布ai天玑系统全球首发,将于5月20日全量推送,全新品牌mona将于6月正式与消费者见面。4月,哪吒汽车全系交付9017辆。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4-04-30

      此外,法国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电动汽车“环境评分”中产品碳足迹占比70%。...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够帮助企业摸清“碳家底”,找到降碳着力点,并在产业链的传递和带动作用下,推动上下游企业降碳,有助于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和供应链角度带动企业和全行业温室气体减排

      行业“明牌”:瑞浦兰钧“问顶”大容量电芯储能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4-30

      众所周知,真正让用户对电动汽车心动的,无非是续航能力和充电使用便捷性。其中动力电池是决定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能否在同类竞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其首要创新之处,在于采用了问顶盖板设计与全固定一体化问顶结构,在电芯内部实现了一体化的连接,将原有顶部空间从15mm缩减到8mm,有效提升超7%空间利用率。

      特锐德:2023营收146.02亿 归属净利润达4.91亿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4-28

      同时特锐德还在年报中展示了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基于预制舱式变电站全生命周期下的新生态、新能源充气柜华变产品降本迭代、国网欧变产品迭代升级、gis 专项迭代升级、预制舱复合材料外围护自制落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特锐德在年报中披露,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主要包括充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网的建设与运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26

      第三产业中,由于电动汽车高速发展,拉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1%。另外,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快速发展带动下,一季度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33.4%。...今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预计比增1亿千瓦 根据中电联分析预测,今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4.5亿千瓦左右,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