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相关结果859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17

      以问题为导向、环境信访为线索,实现公众举报与依法查处相结合,通过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从源头减少环境信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既要监督和曝光破坏环境违法行为,也要传达执法正面成效。形成社会舆论聚焦,切实警示和督促企业、政府,借势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难点、热点问题。四是将网格化监管与四大员建设有机结合,充分保障群众参与权。

      来源:临海新闻网2014-07-17

      环保依法行政不但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在办案过程中知法犯法、以权谋私行为也同样予以行政责任追究。在制度化方面:一是实行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外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和建立信访、接待制度,积极做好执法方面的投诉、举报办理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同时接受舆论单位的监督,当前要十分注意网络监督问题。三、环保依法行政的存在问题。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16

      同时,新修订的《环保法》还授权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此外,草案修改稿明确鼓励市民举报,规定了公众监督和举报内容,在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行为,以及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举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15

      为形成减排工作合力,西藏各级环保部门还将建立污染有奖举报制度,落实奖励资金,鼓励公众举报排污企业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4-07-11

      如山东聊城临清市康庄镇康泉化工有限公司、康庄镇农药厂异味扰民被举报,目前临清市政府已责令康泉化工有限公司限期完成除尘改造及异味治理工程,临清市环保局责令康庄镇农药厂立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并会同当地政府关停取缔该厂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3

      目前,举报违法违规环境行为、诉求环境权益,仍是环境信访工作的主要内容。...要实地调查信访投诉举报的问题,做到对信访内容和信访要求心中有数,如对信访举报人投诉问题的发生时间、形成危害等,信访举报人是单纯要求纠正环境违法行为,还是附带有经济赔偿等。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02

      无论工业企业等固定源还是危化品或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船舶等流动源,偷排偷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或交通事故导致的突发泄漏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流域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构成持续威胁。...近年来因居民、住户在使用自来水时发现水质异常而举报确认的突发饮用水水源污染事件多次发生就是对相关部门、自来水厂水质监测预警能力严重不足的一个最好例证。

      来源:新华网2014-06-26

      全国政协常委高武生建议,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自主研发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积极举报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实行奖励,对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惩处,激发全社会参与监督的动力和活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6-20

      各地环保部门已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其中责令限期整改17件、处以罚款12件、停产治理10件、现场予以纠正8件、补办环评手续7件、取缔关闭2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3件。...经琼海市国土环境资源局监测,该酒吧排放噪声超过国家《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来源:中国水网2014-06-13

      调查表明,只有18%的公众表示会去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只有24%会引导别人进行绿色消费或选用绿色交通工具,调查还发现,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举报者则只占到6%。

      来源:北京晚报2014-06-13

      此外,周生贤表示要积极推进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鼓励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认真核查媒体、网络以及民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并及时向媒体和公众通报。...7237人破坏环境去年被批捕2013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有关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提供了法律依据。

      来源:北京晚报2014-06-11

      各地环保部门已对这些环境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其中责令限期整改405件、停产治理337件、处以罚款236件、现场予以纠正215件、补办环评手续172件、取缔关闭162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69件。

      来源:聊城晚报2014-06-04

      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等8种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来源:江西省环保厅2014-05-29

      (四)偷排、不正常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在外省登记的持证单位在我省发生违法行为,需要收回其运营证书的,省环保产业协会将向发证机关提出收回证书的建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5-28

      、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

      来源:解放日报2014-05-26

      这8种情况具体包括: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

      来源:中安在线2014-05-22

      要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完善大气环境污染举报、受理和奖励制度,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和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厉查处各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污染源治理不力的行业、区域实行限期治理、挂牌督办、限批等措施。对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严重违法企业,要公开曝光,从严处罚,直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要将企业环境违

      来源:中国水网2014-05-08

      如,新环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应当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五十三条规定,公众享有获取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第五十七条规定,公众发现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举报,且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经济日报2014-05-06

      处罚严了 违法成本要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按日计罚、上不封顶,这在现行环境行政法规体系中是一个创新性的行政处罚规则环境违法成本低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04

      违法处罚手段单一、失之偏软,是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通过处以拘留、按日计罚、承担侵权责任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锻铸了打击环境违法的利剑,彰显了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决断态度,将有利于促进企业彻底抛弃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