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日韩电池企业”相关结果69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2-10

      不过,王海峰认为,中国燃料电池企业想成为第二个“宁德时代”的可能性因日韩企业的先发优势大大降低。“日韩企业的供应链相对封闭,想要打开封闭的供应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产品比他们强。

      来源:氢云链2021-01-25

      新年伊始,国内第一批“以奖代补”示范城市名单还未公布,韩国现代燃料电池企业已经宣布正式落户广州,官宣上显示现代还是全产业链布局!...三、电堆和膜电极进不了外企供应链由于日韩企业技术体系属于垂直封闭系统,要保障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很可能是组队落地,自带供应链体系。

      来源:能源杂志2021-01-18

      1月13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相关数据,宁德时代以34gwh的装机量,同比增长2%,依旧坐在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企业的宝座上,这已经是宁德时代连续四年出货量全球第一了

      供应趋紧 正极材料新一轮扩产浪潮来袭

      来源:高工锂电2021-01-18

      与之相对应的是,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三星sdi、lg化学、ski、松下等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以及欧洲本土电池企业都在大规模扩充动力电池产能,新建产能将在未来3-5年内集中释放。

      来源:高工锂电2021-01-13

      与此同时,几家头部电池企业正在快马加鞭大规模扩充产能,日韩电池巨头也在加大在华市场布局,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将进入新的阶段,这对电池企业在产能规模、资金实力、产品技术以及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来源:高工锂电2021-01-12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三星sdi、lg化学、ski和松下等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扩充产能,通过入股矿企或签订供货长单的方式锁定未来锂盐供应,以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和降低成本。

      观察 ▏蔚来360Wh/kg固态电池发布

      来源:电池中国2021-01-11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包括中国、日韩、欧美等国的车企、电池企业近些年都在致力这一技术的研发及量产。...此前国内已经有电池企业基于软包结构,探讨过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思路,且与蔚来此次发布会介绍的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

      来源:电池联盟2021-01-07

      日韩电池企业虽然早在2014年就进入到了中国,但发展得并不顺利;日本是锂电池的发源地,近年来在全球动力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政策上正在慢慢转向燃料电池;韩国在发展势头上虽然迅猛,新成果不断,但去年底的多起因为电池问题引发的电动汽车召回事件

      来源:高工锂电2021-01-04

      上述电池企业欧洲建厂的目的是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抢占欧洲动力市场,与日韩电池企业展开正面竞争,提升国际竞争水平。...与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欧洲深耕多年相比,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根基较浅,国际市场占比较低,国产电池导入国际主机厂供应链可能在前期需要经过多年的验证,要求中国电池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什么车企想要逃离宁德时代?

      来源:深潜atom2020-12-31

      同时国家的新能源“白名单”政策把日韩电池动力巨头挡在了国门之外,宁德时代偏重于三元锂电池的技术优势(同体积重量下续航里程更远)在国内市场得到彰显,完整的吃到了这波红利。...2012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大多选择的是更安全更省事儿的磷酸铁锂电池方向,三元锂电池在安全性上没有得到国家的绝对认可,只是在能量密度上有着理论上的更大空间。

      2025年商用 固态电池将成锂电颠覆者?

      来源:富途证券、广大证券、中金证券2020-12-29

      日韩方面,丰田计划2022年实现搭载固态电池的电动车量产。目前全球范围内,日本企业的固态电池技术较为领先,许多日韩企业选择抱团研发。欧洲则谋求在固态电池领域翻盘,欧美各大车企纷纷投资固态电池初创企业。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0-12-21

      如此看来,多数动力电池企业会出于保密的考虑,不愿将自己制造的动...目前国内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企业格局呈现为“一超多强”(宁德时代领先),国外的企业多集中于日韩企业,众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尚未对电池标准化问题达成共识。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企业本身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来源:高工锂电2020-12-10

      目前,三星sdi、松下、lg化学等日韩电池企业是上述欧美主机厂的动力电池主力供应商,且已经加入了负责任的矿业倡议(rmi)等相关组织,初步建立了负责任的供应链采购体系。...保证锂电池原料来源“干净”或将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重要因素。

      来源:高工锂电2020-12-02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满足欧洲客户就近配套供给的需要,中国锂电企业直接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与日韩企业和欧洲本土企业...多家中国电池企业相继在欧洲建厂并获得了欧洲主机厂的巨额订单,对韩系电池企业直接产生了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韩系还是中系电池企业,对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长久发展而言都不是最佳选择。

      来源:高工锂电2020-11-30

      一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集体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体系,竞争韧性逐渐增强。与前一轮偏向选择日韩电池企业的选择不同,越来越多国际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选择开始倾向于中国企业。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11-05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教授级高工江卫良介绍,目前全球主要储能企业以传统电池企业为主,技术类型上基本以两大派系为主,即日韩三元锂电池体系和中美磷酸铁锂电池体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1-04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表现突出,lg化学和松下跻身我国国内装机量前十阵营。...随着外资企业与中国主机厂合作的深入,外资动力电池企业已经逐步参与到了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压力持续升级。

      国内已建超80座加氢站 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10-28

      第四个,标准体系的建立,欧美日韩在长期规划和标准制定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体系标准,但我们国家在这个体系搭建上还需要加强。第二,加氢站的发展现状。...第三个运营模式,现在国外都是氢燃料电池企业会和加氢站的企业,包括制氢企业达成强强联合,形成一个闭环的模式。

      四大角度看NCM811发展趋势

      来源:高工锂电2020-10-09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松下、lg化学、ski、三星sdi等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都坚定高镍体系。其中宁德时代和三星sdi以方形为主;lg化学和ski以软包产品为主;松下则继续深耕圆柱。...从市场应用来看,目前中日韩头部电池企业已经在率先量产高镍电池并持续放量,811电池装机占比快速提升。

      宁德时代“陨落”?

      来源:能源杂志2020-09-21

      然而在前序排名中,日韩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渗透,lg化学、松下在国产特斯拉量产交付的带动下,在中国市场实现装机量大幅增长,正在逐渐改变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据了解,除特斯拉model 3采用lg化学电池外,奥迪e-tron、现代汽车等的电动车也均搭载了日韩电池企业的电池。全球王座的遗落一定程度上是欧洲市场角逐的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