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数据库”相关结果388

      来源:《风能》2023-07-06

      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368亿吨,创历史新高。预计2050年,全球91%的电力需求将由可再生资源提供。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风能资源数据库和近海地形资料、海域规划数据,国家气候中心评估得到中国海上100米高度离岸200km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22.5亿千瓦。海上风能资源预测。

      来源:中科翎碳2023-06-30

      但是随着全球海运贸易快速发展,航运业的碳排放已成为航线与港口城市区域性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统计,2020年,航运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人为碳排放量的3%。...中科翎碳的船舶烟气碳利用系统通过lr劳氏船级社认证审核,加入劳氏船级社全球范围覆盖的中央数据库鉴别系统,可为全球劳氏船级社监管船只提供船用系统,为发掘全球船舶企业合作伙伴,持续、稳定推进船用ccus业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化基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尚未建立官方统一的数据库标准;最后,当前国内碳排放因子未被国际认可,而国际数据库中的中国碳排放因子数值偏高,与我国现有能源发展现状不符,导致出口产品核算碳排放强度高于实际值,降低了我国汽车产业链碳足迹竞争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0

      ,尚未建立官方统一的数据库标准;最后,当前国内碳排放因子未被国际认可,而国际数据库中的中国碳排放因子数值偏高,与我国现有能源发展现状不符,导致出口产品核算碳排放强度高于实际值,降低了我国汽车产业链碳足迹竞争力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2023-06-20

      完善碳排放领域计量数据建设和应用,研究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动能源计量数据与碳计量数据的有效衔接和综合利用。加强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国家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加强人工智能计量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开发用于评测人工智能系统性能的参考数据集。

      “碳”去哪儿了?这张图来告诉你!

      来源:浙电e家2023-06-15

      1海量共享“数据库”数据是基础。依托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成果,“电能碳一张图”拥有了海量数据库。...这张“图”汇聚了碳排放关键环节数据,通过采用能源网络碳流分析与精准溯源方法,能够从电厂到用户,层层追踪碳排放,为电力碳排的追本溯源、测算分析、决策优化提供了有效支撑。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14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6月1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碳排放领域计量数据建设和应用,研究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动能源计量数据与碳计量数据的有效衔接和综合利用

      全海域16+MW!电气风电全新一代海神平台大容量机组下线

      来源:电气风电2023-06-13

      基于此,自研迭代的海神平台16+mw全海域平台机组,具备更翔实客观的案例验证和实际运行数据库。...在同等重量和载荷水平下,相比玻纤叶片发电量提高5%04高可靠除产品常规测试外,样机部件增加40+项特殊验证以提升可靠性05高节碳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度清洁电能,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6-08

      经过一年的建设,平台实现了全国及分地区、分行业月度碳排放计算、监测、分析功能,平台测算结果与国内外主要碳排放数据库公开数据对比,历年数据偏差率均在5%以内,结果精准可信。

      储能的中场战事

      来源:能源新媒2023-05-31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追踪,2022年,国家及地方出台新型储能相关政策600余项,相较于2021年,政策发布数量实现成倍增长。...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让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为之一振。中国的能源行业开始进入“碳中和热潮期”。

      燃气行业首家“双碳”研究院成立!

      来源:中燃集团2023-05-30

      研究院以减排途径开发为主要任务,面向企业开展碳减排咨询、碳管理体系建设、碳中和能力建设、白皮书信息,以及碳减排技术和项目开发服务,并建立燃气行业碳排放数据库,为下游燃气用户提供碳盘查、碳足迹碳标签等数据支撑服务

      朗坤智慧入选《电力行业信创谱图》3大板块

      来源:朗坤智慧2023-05-19

      06 碳资产管理领域搭建了一套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体系,从数据核算到分析管理、从减排挖潜到资产管理,做到“事前盘点、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以高度可拓展的算法模型为支撑,帮助企业精准完成碳核查、为碳交易护航...该平台以“时序数据库、数字孪生、工业可视化和柔性化低代码”核心组件为技术底座,以工业知识库为价值载体,以流程行业生产控制和业务管理套件为应用交付核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16

      “平台依托这些数据构建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数据库,明晰企业碳排放来源,实现碳排放动态监测和精确核算。”...5月8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数字化部专责王丽霞登录辽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查看能源、用电、火力发电和清洁能源发电等相关数据,并调阅全省电碳热力图、产业布局热力图、碳排放结构全景图、区域碳排放画像等功能场景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5-11

      企业应充分利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碳管理活动数字化,建立企业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实施企业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档案、节能降碳项目及碳中和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减碳行动实施绩效管理。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5-04

      开展燃煤发电机组燃煤样品检测和煤矿企业样品的采、制、化,收集煤炭物流、存储和使用信息,建立全国煤矿单位热值含碳量数据库。(2)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建设。...(3)全国碳市场扩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调研。开展全国碳市场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碳排放核算现状和碳数据质量调研,为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范围提供基础支撑。(4)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监管机制研究。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7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际国内互认。...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5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通知,开展2023年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工作,提出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2023-04-25

      二是探索林草碳汇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主要树种碳计量标准研究及生物量扩展因子(bef)主要测定,建立了云南省森林碳汇基础数据库和主要树种生物量模型。...我国也积极探索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中法领导人共同见证两国企业签约共建光伏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

      来源:零碳方舟2023-04-12

      远景此次与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必维集团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光伏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光伏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完善第一手数据库,推动中欧在光伏产品碳足迹方法论上的协调和互认,以掌握中国光伏产品碳排放数据核算的主动权

      来源:京东物流2023-04-12

      同时,平台的计算计算结果符合iso14064/14067、pas标准系列以及中国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的碳披露要求,强大的数据库还支持一级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效的解决了移动排放源监测难题。...数字化应对减碳难题京东物流发布供应链碳管理平台scemp在双碳目标下,企业对于自身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管理已逐渐成为刚性需求,但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管理供应链的碳排放却是一件难题。

      来源: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4-11

      持续深化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建设,丰富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碳排放投融资统计监测平台,探索制定企业碳排放绩效评价标准,为严控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提供支持。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