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金属锂负极”相关结果121
      盘点全球最领先的固态电池进展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4-23

      solid power之前宣称其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迎来了突破,这家公司在锂电池中混合了高容量的金属锂负极,并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固态电池,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其电量为传统锂电池的2-3倍。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2018-04-20

      封面图片采用隐喻的方式表述复合锂金属负极设计思想,基于亲碳纤维的复合锂金属负极比喻成船,能够在熔融的海洋中稳定航行最近,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基于导电碳骨架或金属骨架的金属锂负极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16

      目前,研究者们已探索了多种方式解决以上问题:(1) 通过电极结构设计增强导电性并抑制多硫化物的扩散;(2) 通过调节电解液成分、隔膜结构、粘结剂成分来抑制穿梭效应;(3) 在金属锂负极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多硫化物和的副反应

      PNNL新技术有望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翻倍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4-11

      金属锂电极的理论比容量达到3860mah/g,电势只有-3.04v(vs标准氢电极),是一种非常理想负极材料,但是金属锂负极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金属锂枝晶。

      来源:X-MOL2018-04-10

      为了让空气电池能在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模拟空气氛围中长时间工作,研究者采用了两套策略来抑制其中的副反应。第一,对电池的金属锂负极进行碳酸/炭的涂层保护。

      中美合作发现应力释放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机理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4-02

      此外,我们还在《金属锂负极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对目前的抑制金属锂枝晶生长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因此广大的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发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技术,例如我们曾经报道的《清华大学:诱导锂枝晶定向生长,解决金属锂负极安全问题!》

      来源:材料牛2018-03-22

      因此,开发基于金属锂负极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如锂金属电池、空气电池及锂硫电池等重新受到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热点。...金属锂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及-3.04 v 的超负电极电势(相对标准氢电极),是理想的高比能量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8-03-19

      金属锂具有电势低(-3.04v vs 标准氢电极)和比容量高(3860mah/g)的优势,是一种非常优异的负极材料,早期的一次电池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此时对可充电电池研究开始聚焦在了金属锂二次电池上

      Nature Energy 报道一种新的抑制锂枝晶的方法-应力释放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13

      这为今后进行多个机制共同抑制锂枝晶,以进一步提高金属锂负极的性能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金属锂本身由于其极高的比容量(大约为石墨的十倍)和极好导电性,对于未来的高能量、密度高倍率电池来说,是一种极其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金属锂电池的发展严重受制于锂枝晶的产生。

      锂电和<mark>金属锂</mark>能量密度计算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1-29

      考虑到不同电池中金属锂容量发挥可能性不同,本工作计算了金属锂利用率分别为100%、80%、50%、33%匹配不同正极材料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图3与图2对比,可以看出金属锂容量发挥的时候,相同正极的体系,金属锂离子电池比锂电池有更显著的能量密度。

      <mark>锂</mark>硫二次电池技术取得新进展 比能量达到609Wh/kg

      来源:中国技术市场报2018-01-25

      公司在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锂硫电池高载量碳硫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技术、高硫载量高利用率硫正极的高精度制备技术、适配电解质技术、金属锂负极自动叠片技术以及锂硫电池化成和分容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欧阳明高院士:未来5—10年电动汽车实现15分钟充电75%

      来源:电力头条APP2018-01-22

      负极会从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最后有可能到达金属锂负极,但目前无法确认。钴和镍都是战略物资,下一步目标高比能量电池正极主要是无钴无镍材料。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8-01-11

      总结:固态电池的研发产业化将持续升温,但受到金属锂负极可充性等问题的制约,真正的全固态锂金属负极电池还没有成熟,但是以无机硫化物作为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出现技术突破。

      北理工在<mark>金属锂</mark>电池研究领域获得新进展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2018-01-10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的资助下,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黄佳琦特别研究员课题组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中高安全性金属锂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困扰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将被这个黑科技终结!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09

      ,后者负极金属锂。...因为传统的锂电池技术(磷酸铁锂和三元)受制于液态电解质,难以兼容金属锂负极和新研发的高电势正极材料,从而使能量密度的上升存在瓶颈。

      探究锂离子电池<mark>负极</mark>材料主力(一):石墨类材料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1-05

      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一的负极材料,其比容量以及工作电压直接决定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工作电压,虽然硅材料开始逐步走向产业化,但目前的主流负极材料仍然是石墨类负极材料,其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嵌锂电位,同时生成的插层间化合物代替金属锂负极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现状解析

      来源:建约车评2018-01-04

      传统的锂电池技术(磷酸铁锂和三元)受制于液态电解质,难以兼容金属锂负极和新研发的高电势正极材料,从而使能量密度的上升存在瓶颈。...原因有二:1、该文的第四署名作者古迪纳夫教授的特殊身份:他是锂电池之父,充电电池的发明者,全球电池界的泰斗,被称之为是当前整个科学界高耸入云级别的人物。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12-28

      其中空是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的一种电池体系,当然,氧电极需要多孔碳作为反应载体。...氧的反应速度非常慢,要提高氧的反应活性必须采用高效的催化剂,现在的催化剂都是贵金属,因此,必须发展高效廉价的催化剂,而这也一直是制约燃料电池发展的短板。第三,是金属锂负极的可充性。

      【干货】锂电和<mark>金属锂</mark>能量密度计算

      来源:材料人2017-10-26

      考虑到不同电池中金属锂容量发挥可能性不同,本工作计算了金属锂利用率分别为100%、80%、50%、33%匹配不同正极材料的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图3与图2对比,可以看出金属锂容量发挥的时候,相同正极的体系,金属锂离子电池比锂电池有更显著的能量密度。

      充电5分钟 行驶1000公里——快充锂离子电池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新能源Leader2017-10-09

      金属锂负极带来的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会带来锂枝晶的问题,解决金属锂枝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形成更加稳定sei膜;2)将金属li沉积其他载体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