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央行”相关结果1193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25

      截至12月中旬,央行5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刹车迹象。中央加大了调控力度,将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改为“从紧”,给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8月上旬,当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时,经济正在转向过热已经成为定论。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调控目标由“单防”转向了“双防”,一些宏观经济数据可以解释其中原因。

      2006-10-24

      央行金融稳定局联合有关部门曾就南方电网出售一事征求电力体制改革部门的意见,电力体制改革部门给出的意见主要有两条:第一,国家电网公司不能控股南方电网;第二,南方电网股权不能卖给五大发电企业。

      2006-08-25

      就在此前三天,央行刚将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0.5个百分点,如此连续密集的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可见央行抑制当前国内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过多的态度和决心。...在本轮紧缩性调控过程中,央行两次调高了贷款利率。央行的解读是,抑制贷款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加息,因为这将增加企业的贷款成本,迫使他们减少贷款。   

      2006-05-09

          事件简述: 央行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2006-02-28

      根据央行统计,从电力与替代燃料的比价关系看,我国单位兆焦的电力价格,只相当于燃料油和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   

      2005-10-19

      在10月16日闭幕的二十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这样说。不过,他同时表示,“但中国的能源主要不是靠石油而是靠煤炭,所以这个影响还是有限的。”

      2005-01-25

      随后的2004年10月28日,央行九年来第一次加息。而在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2005年宏观调控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005-01-21

      随后的2004年10月28日,央行九年来第一次加息。而在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传出,2005年宏观调控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005-01-07

      企业信用环境变冷  央行2003年10月底升息对企业直接的财务成本影响非常有限,但是它却给产业的运行带来比较大的影响:资金使用价格的预期上涨,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面临着资金、材料等所有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

      2004-12-01

      我国央行决定从4月25日起,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至7.5%,这将影响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供应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包括电源建设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势头。

      2004-08-26

      同时,因为收购这批资产是通过向央行申请再贷款来融资的,所以资金成本压力比较大,需要尽快批发出去,同时也要达到回收率的要求。对于有重组价值的项目,尽可能进行单项处置,最大限度恢复和提升资产价值。   

      2004-08-18

      有专家在解读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时指出,央行下半年货币供应量会稳中放松。其解释是“货币政策能否传导到经济运行中去,则需要央行和银监会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2004-08-02

      即使美联储在7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的46年低点调高了0.25个百分点,中美之间的利率差仍然很大,可以认为,短期内央行加息已无可能。   ...6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6.2%,增幅比上月回落1.3和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1和4.7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均处于央行年初制定的增长17%的调控目标内

      2003-10-28

      当时七期国债招标后,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令中标的券商叫苦不迭。  据介绍,长江电力采用网下向机构投资者配售和网上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暂定网上发行比例占55%。

      2003-08-18

      南方网讯据中新网报道,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在8月6日发布二○○三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国批准了一批电源和电网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电力供给能力,但由于电力需求的不断走强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2007-12-13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近日称,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可能传到欧洲。其理由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仍比欧洲产品便宜许多,并且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正在增加。...中国央行今年9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已有越来越多企业正在选择将成本增支转嫁给消费者。但中国企业仍有提高效率的空间,因为以国际标准衡量,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仍相对较低。

      来源:英大证券2007-12-10

      在上周末央行再次准备调高准备金率的信息下,早市两市开盘低开,但迅速走强,全天两市指数逐步振荡走高,以接近全天最高点收报。

      来源:中国证券网2007-12-06

      政策消息面上,较重要的有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明年主要任务为稳物价抑房价紧信贷;央行部署明年金融调控,将实行从紧货币政策;国资委官员认为央企注资上市公司应保密,防止股价波动;嗅到买入时机,多只基金开始行动;获

      来源:新华网2007-12-06

      央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 2008中国经济调控定调:货币政策可能从紧 周小川:要尽量防止出现金融困境或金融危机 2008经济趋势预测:高位趋稳宏观调控要

      来源: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2007-11-06

      赵元杰表示,2007年前三季度,公司克服央行紧缩银根8次提高准备金率等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营指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