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负极”相关结果340
      钠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20-04-13

      最后重点介绍了本研究团队在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和无定形碳负极等低成本电极材料研发及其工程化放大,以及钠离子电池研制和示范应用方面的工作。钠离子电池的成功示范证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来源:证券日报网2020-04-09

      据了解,干电极能够解决硅碳负极体积膨胀率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循环寿命,实现用硅碳负极替代传统石墨电极,带动整个体系能量密度的提升。...2、锂:超级 lfp 电池对锂盐影响量较小,硅碳负极替换石墨负极有望提升金属锂需求,继续看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建议积极关注板块回调带来的投资机会。

      来源:高工锂电2020-04-07

      对应的补锂技术能有效规避硅碳负极不足,提升能量密度,作用机理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增加活性锂离子含量,补偿首周充放电过程中的活性锂损失,提升电池首周可逆容量。...另一方面实现负极材料体积的预膨胀,减少材料颗粒在嵌锂过程中的破裂和极化,提升负极的机械稳定性和循环性。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4-03

      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为了提高铝负极在新型电池中的稳定性,唐永炳团队还进行了铝负极的结构改性和界面调控,研发出三维多孔铝/碳负极、中空界面结构的铝负极、碳包覆纳米铝负极、活性材料/集流体/隔膜一体化电极、

      大众汽车的电池战略

      来源:汽车电子设计2020-03-24

      这一顿操作,电芯的价格按照每年3美金的价格往下降如果我们把2019-2020年的meb1作为pilot,后续meb2可能在2023-2034年导入硅碳负极,增加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这种更多的还是在性能上提升

      <mark>负极</mark>材料未来技术:硅<mark>碳负极</mark> & 预补锂技术

      来源:方正证券2020-03-06

      据了解目前在锂电池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但是能量密度方面硅碳负极材料更高,另外预补锂技术将加速硅碳负极材料的推广应用。

      特斯拉自制电池深度梳理与猜想

      来源:东吴证券2020-02-26

      负极这边,因为干电极的技术特点是容量性很强,硅碳负极的硅膨胀很大,干电极可以承受电极膨胀。...2)干电池更易使用超高镍正极材料、硅碳负极:超高镍材料碱性高,对环境湿度和粘结剂非常敏感,目前正极浆料通过管道运输,容易团聚,导致流动性差,堵塞管道,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良品率;而干电池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来源:车壹条2020-02-25

      而宁德时代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其采用硅碳负极的第二代高镍811镍钴锰三元动力电池,届时其电池单体将达到300wh/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将达到240wh/kg以上。

      大涨后 新能源汽车还能买什么?

      来源:中信证券2020-02-20

      在当前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下,依靠高镍三元正极、硅碳负极和电解液的组合将在3-5年内达到性能极限(能量密度上限350wh/kg),但仍无法彻底满足动力电池对安全性、能量密度与成本的要求。

      来源:泽平宏观2019-12-19

      nca/富锂锰基正极、硅碳负极甚至固态电池,对于电池企业来说研发压力陡增,小企业更加难以竞争。...松下是全球最先实现nca18650+硅碳负极圆柱电池量产的企业,在电化学体系、生产良率与一致性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宁德时代率先实现了ncm811方形电芯的量产,并成功运用于广汽与宝马,技术路线上成功实现由

      陈立泉院士:中国固态电池有望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

      来源:先进电池与材料联盟2019-12-13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只能是正极用高镍的三元材料,负极用硅碳负极,这个做300wh/kg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如果要想进一步再提高,达到500wh/kg甚至更高的水平,就很吃力了。...我觉得应该会,固态电池的电解质是固体材料,两个电极正负极都是固体材料,它没有燃烧的问题,也就没有爆炸的问题。但是不是金属锂做负极就那么安全?百分百的不会出问题,也很难说。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9-12-12

      近年来,三元电池快速发展,部分产品能量密度超过300瓦时/千克;磷酸铁锂在高压实硅碳负极方面取得进展,能量密度可达200瓦时/千克。...ncm811等高镍材料对电解液、负极材料等也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所以,提前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创新就非常有必要。

      来源:电池联盟2019-12-11

      ski目前正极材料主要以ncm622软包电池为主,负极材料目前采用石墨,预计2021年后采用硅碳负极。...2020年,ski的能量密度目标为284wh/kg,2021年的能量密度目标为294wh/kg,2022年能量密度有望达到314wh/kg,随着硅碳负极的使用在2023年能量密度将达到319wh/kg。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12-03

      当前,高镍材料已经在动力电池市场得到批量应用,但硅碳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依然缓慢,主要原因是硅碳负极容易发生膨胀和循环寿命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group14表示,公司生产的硅碳负极材料与目前行业内标准的石墨负极相比,可将电池的充电能力提高40%。

      来源:高工锂电2019-11-26

      但美国出现了一批创新科技公司,在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锂硫电池、新型正极材料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开展研究,或将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领域掌握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国动力电池发展报告:2019

      来源:泽平宏观2019-11-11

      1)上游原材料: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陶瓷隔膜是行业未来趋势,电解液核心技术在添加剂。其中三元高镍正极安全性、工艺成熟度有待提升,nca技术与国外仍有差异。...动力电池上游有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原材料,中游有圆柱、方形、软包三大封装技术,下游pack企业有整车厂、电池厂、第三方pack三大势力。

      发改委再提300Wh/kg 动力电池势必要跨过这个坎?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9-11-11

      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远景aesc研发的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样品,正极材料均为ncm811,负极为硅碳负极。力神电池研发的303wh/kg电池样品正极为高镍nca,负极同为硅碳负极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19-10-25

      6月份宣布其ncm811动力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亿纬锂能今年已向车企送检非动力型ncm811电池样品测试;塔菲尔预计今年四季度提供高镍811产品,2020年推出高镍811+硅碳负极产品...宁德时代第一代ncm811电池采用石墨负极,规划到今年能量密度达到250-250wh/kg。

      来源:NE时代2019-10-22

      高电势正负级材料的应用已成为趋势,ncm811、硅碳负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池厂的技术路线中。但火灾的风险仍威胁着高镍电池的应用。...负极析锂是锂枝晶生长的一大原因。因此如何防止锂枝晶的是一项重要课题。隔膜失效导致正负极短路是一个热失控重要的环节。当sei膜这层安全膜被破坏后,电解液与电极发生反应产生热,将会熔化隔膜。

      科学家提出新型预锂化策略用于提升锂离子电池在宽工作温区下性能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9-10-21

      该工作中,科研人员选用具有良好低温性能的锂化磷酸钒锂与硬碳负极组成全电池,巧妙地利用锂化磷酸钒锂在低电压区的容量补偿硬碳负极不可逆容量损失,有效提高了电池的比能量。...然而在电池化成过程中,硬碳负极界面形成的固态电极/电解质界面(sei)膜会不可逆地消耗li+,从而降低电池的实际容量和比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