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污染侵权”相关结果158

      来源:南京晨报2014-12-31

      2014年8月,14人因犯环境污染罪获刑2至5年。此后,泰州市环保联合会作为公益诉讼方,向排污企业提出了高额索赔。...涉案化工企业依法应当就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承担侵权责任。记者注意到,在关于一审判决对赔偿数额的认定是否正确的争议问题上,江苏高院二审认为,一审判决对被倾倒副产酸数量的认定准确。

      来源:新华网2014-12-31

      它不像一般的侵权纠纷,损失计算有长期审判实践支撑的成熟计算方法,而环境污染损失具有潜在性、长期性,涉及大量的科学问题和专业知识,部分案件损失调查和鉴定费用不菲,也提高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

      来源:青海新闻网2014-12-30

      据介绍,环境资源审判庭集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为一体,西宁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判第一、二审涉及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涉及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

      来源:环境保护杂志微信2014-12-22

      最高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判第一、二审涉及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涉及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涉及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环境资源民事纠纷案件

      来源:贵阳新闻网2014-12-17

      开创环境公益诉讼先河环境污染案件中,往往会出现污染问题客观存在、但又没有具体受害人的情况,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作为原告,起诉位于安顺地区平坝县境内的天峰公司,要求其停止排污侵权。环保法庭成立后接到的第一个案子,就让法官们不得不面对环境公益诉讼这个在学界还存在争议的大难题。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2014-12-15

      群众参与监督方面,不但缺乏激励机制,还可能会被企业打击报复,人们对非法排污企业恨怕交加;群众权益保障方面,环境污染涉及群体规模较大,被侵权对象和侵权证据很难掌握,群众维权意识薄弱,地方行政保护干预,均造成你伤害了我

      来源:TIME WEEKLY2014-08-04

      据最高院发布的信息,环境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判第一、二审涉及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涉及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涉及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等环境资源民事纠纷案件

      来源:钱江晚报2014-07-24

      环境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个合议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理一、二审涉及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民事案件;涉及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关权属争议纠纷民事案件;涉及森林、草原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7-21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侵权赔偿事件时有发生。然而,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往往巨大,造成环境污染的当事人常常难以足额赔偿损失,使得受害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

      来源:环境经济2014-07-18

      根据侵权责任法中第28条的规定,如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实践中可据此对合同环境服务中的污染责任进行划分。...对污染受害人而言,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7条规定,环境服务商在此情形下存在第三人侵权的问题,即对受害人而言,排污企业和环境服务商之间存在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问题。

      来源:浙江省环保厅2014-07-04

      严格执行《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污染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鼓励和支持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处理等途径主张赔偿权利。...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犯罪中缓刑的适用,注意全省各地缓刑适用标准的统一和平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适用禁止令,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行业和活动。

      来源:法制日报政法司法2014-07-04

      为此,浙江法院严格执行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落实污染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鼓励和支持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处理等途径主张赔偿权利。...据悉,涉水污染责任民事纠纷案件还存在3大难点:污染源头查证难,追根溯源证明特定污染者难度更大;环境污染受害面广,潜伏时间长,损失较难量化;鉴定评估难。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5-05

      一个公民将环境污染责任人告上法庭,也许只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私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同样应并行不悖。...兰州水污染事件中,市民分明是直接受害人,提起侵权之诉完全符合私益诉讼的全部要件,但仍未被法院受理。环保公益诉讼主体的确需要扩大,也的确扩大了。但这并不是环境污染事件司法救济的终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5-04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通过处以拘留、按日计罚、承担侵权责任等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锻铸了打击环境违法的利剑,彰显了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决断态度,将有利于促进企业彻底抛弃侥幸心理和观望心态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4-04-22

      还有的学者认为,依据现有的立法,他们不享有环境污染侵权的民事起诉权,因为他们和污染行为没有形成目前法律所认可的直接法律关系,即直接利害关系。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本案中,自来水厂的水质受到污染,那些依靠自来水公司供水的居民、餐饮业主、洗浴业主等,他们可否就污染造成的损失或者额外的经济负担享有环境污染侵权的环境民事起诉权呢?目前,学者们的观点还不统一。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10-21

      《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从原则性规定到具体实施,尚有不少问题亟待厘清,例如诉讼主体的确定、损失费用计算等。...目前,一般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尚不可行,这是否意味着公民对环境污染无能为力?

      来源:新华网2013-07-01

      包括诉江苏江阴港集装箱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诉贵州省修文县环保局环境信息不公开案、诉重庆市双庆硫酸钡有限责任公司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等。

      来源:浙江临安供电局2012-01-04

      攻坚克难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今年以来,国家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加上政府整治环境污染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使得临安市部分小节能灯、小纺织、小造纸等十五小企业陆续出现销售不畅、开工不足、经营亏损等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主动维权意识,该局还举办了法律实务培训班,邀请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老师,主要对《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法律实务进行了培训,切实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各供电所长的法律意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