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池厂商”相关结果2101

      来源:电池中国2024-06-11

      当下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力神电池、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松下,蔚来、上汽、广汽、丰田、日产、宝马、现代等在内的国内外电池厂商和车企,都在积极发力固态电池

      来源:高工锂电2024-06-07

      在动力电池领域,1-4月国内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1.3gwh,累计同比增长33.4%;在储能方面,订单恢复呈现超预期状态,据高工锂电了解,不少头部电池厂商储能产线利用率已接近满产。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31

      电池中国注意到,今年年初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厂商密集申请了硅负极材料专利。随着固态/半固态电池等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硅材料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电池厂商方面,正力新能的双重半固态超长续航大圆柱电池正力骐龙,采用超高镍正极+高硅负极材料体系,电芯能量密度达306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45wh/kg。

      60亿资金支持 固态<mark>电池</mark>产业化“备战”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30

      可以看到,主流电池厂商正逐步加大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力度;材料厂商的技术攻关持续进行。同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初创企业,也将固态电池热度推向新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8

      产品对标日韩企业的技术标准,主要供应国内外主流正极材料厂商电池厂商,已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和宁德时代等企业的供应商。...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落户濂溪产业园,建设年产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碳酸锂。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25亿元,其中一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2022年底开工建设,将于2024年5月底建成运营。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27

      根据高工锂电了解到,自3月份以来头部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大增后,到了二季度上旬,也就是今年的4月份,行业排产整体继续回升,龙头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部分二三线电池厂商的产能利用率也提升至60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24

      包括海外fluence、powin等也“紧随”中国储能电池厂商的步伐,接续推出各自的5mwh储能系统产品。...实际上,现阶段能批量交付300ah+高性能储能电芯已成为储能电池厂商在“疯狂”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极强竞争力的“利器”。

      4月碳酸锂进口同比大增87%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23

      根据高工锂电此前的分析,在经历今年1季度“v”型结构的排产回升后,今年3月国内头部电池厂商排产环比增加超过70%,到了今年4月份,材料厂商电池厂商整体排产状况进一步改善,电池龙头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21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电池厂商在4月份集中披露的一季度财报,相比于2023年一季度,电池企业普遍出货增长但是营收下滑。...根据一季度财报,多数电池企业在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营收的同比增速,也展现出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电池厂商强大的议价能力。而在材料环节,在锂电产业整体降本增效的背景下,材料端依旧是利润压缩较为严重的一个环节。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20

      国内某固态电池厂商负责人指出,固态电解质材料实现更低成本的量产,是全固态电池产业全面起飞前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行20 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型生产线落地筹备工作,力争2026年率先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批量化生产。全固态电池是被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且具有颠覆性的风险。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5-20

      一面是招投标价格连破新低,一面是电池厂商在“极致降本”压力下展开大容量储能电芯的激烈竞逐。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储能企业正“逆境求生”。...有头部电池企业对电池中国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以及为应对全球化壁垒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或许是当前面临“生死战”的储能企业突围的重要路径。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星源材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的固态电解质隔膜完全适用于半固态电池,能满足海内外多家电池头部企业和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厂商客户的技术要求,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并具备量产化条件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5

      材料端贝特瑞适配固态电池的正极产品已经量产,有给半固态电池厂商小批量供应高镍正极材料。...翔丰华表示,公司储备有可用于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生产技术,具备产业化基本条件,同时也正在配合下游厂商针对固态电池开展合作。当前相关产品已经送样,但用于全固态电池的负极产品尚未批量供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5-14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evtol垂直起飞所需要的动力是地面行驶的10倍至15倍,这对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极高要求。截至目前,各家电池厂商研发的低空飞行场景用电池多以半固态电池为主。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10

      头部效应越发明显,且头部系统集成商、电池厂商在集采/框采标的中的产能规模、报价等方面对比其他二三线企业也更有优势。 报价之“卷” 储能价格战火从去年延续至今年。...此外,从不同材料体系的储能系统价格来看,除了锂电储能项目在卷价格,液流电池储能项目也在今年首度进入“2元时代”。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1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宝安5月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贝特瑞适配固态电池的正极产品已经量产,有给半固态电池厂商小批量供应高镍正极材料。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08

      除此之外,固态电池厂商也试图采用复合电极、柔性、无定形、凝胶态界面技术,例如已经小规模两场的半固...01 三种固态电解质商用仍存瓶颈根据不同的固态电解质可将固态电池分为:聚合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和硫化物固态电池。以上三种技术路径各有优缺点,我国电池厂商覆盖了以上全部技术路径。

      卷向500+Ah,储能<mark>电池</mark>或将引领行业新变革!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08

      需要注意的是,500ah+大容量电芯涉及到材料、电池设计和制造的复杂问题;超大容量电芯的量产,对电芯公司在研发、制造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大容量电芯存在的技术壁垒,无疑会拉大电池厂商之间的差距。

      Q1造车新势力动力<mark>电池</mark>配套解析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6

      电池中国梳理了今年一季度主要新势力车企产量及电池配套信息,以供参考:理想汽车: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提供动力电池配套在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的产量和交付都处于行业前列,其对动力电池厂商的装机影响目前也最大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5

      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正力新能、瑞浦兰钧、力神电池、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在内的主流电池厂商,都在聚焦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研发布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