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金融”相关结果1143

      来源:云南政协2023-08-18

      (四)鼓励更多机构参与碳排放交易,提升碳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威性和交易效率。...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已正式启动,根据运行情况,今后要适当放宽准入,鼓励更多相关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市场交易、创新产品工具。探索建立碳金融行业自律机制。

      来源:国家电投2023-08-18

      中银国际是香港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机构,希望双方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在绿色金融与研究、碳资产管理与碳金融、绿色投资业务与产品、esg等领域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助力中国“3060

      全国碳市场供给偏紧、价格易涨 企业如何应对?

      来源:电联新媒2023-08-16

      基于此,建议发电企业在深入了解碳市场政策和规则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和调整碳交易策略,并开始寻求碳金融的支持;交易机构和主管部门应加强碳交易信息的披露,使得各市场主体对碳交易市场信息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

      来源:人民日报2023-08-14

      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碳金融产品的行业标准,明确碳金融产品的分类,给出了具体的碳金融产品实施要求,为金融机构开发、实施碳金融产品提供指引。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8-10

      希望双方在碳金融产品创新、国际化合作、低碳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实现更多示范成果落地,共同为中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钱智民对中碳登长期以来给予国家电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履约交易、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积极助力国际碳市场机制合作,携手为实现中国“3060”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8-04

      国家电投在碳金融创新、国际业务、碳足迹等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引领性工作。...希望双方深化碳资产管理及开发、碳金融创新等方面合作,拓展在国际碳业务、绿色金融、esg等领域合作空间,共同助力中国“3060”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2

      同时,强化企业碳资产管理,充分用好碳金融产品,减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7-27

      2022年,煜邦电力曾与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就规模化共享储能、用户侧储能、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碳交易及碳金融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来源:环境经济杂志2023-07-24

      碳配额在碳金融业务中的资产属性无法得到确认与保障目前,各地方、各试点碳市场踊跃基于碳排放权(碳配额)开展各类碳金融创新,如碳质押、碳托管等,其主要原理是将碳排放权作为底层金融资产,基于其资产属性或设立担保物权

      来源:新华社2023-07-24

      “十四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窗口期,学校正以“绿色赋能”为动力,聚焦新能源、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储能与氢能、环境污染、生态修复、碳金融、碳管理等研究方向,深入实施服务“双碳”目标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

      青岛市<mark>碳金融</mark>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7-24

      碳金融工具等多层次的碳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碳金融规模获得较大提升。...到2025年底,初步搭建起集数据归集分析、评价、融资服务于一体的碳金融服务平台;碳账户应用场景更加多样,碳金融产品更加丰富,碳交易市场参与度有效提升,海洋碳汇取得积极突破;有效构建支撑碳金融发展的制度、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7-17

      根据协议,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将与合作协议签署方重点推进在碳足迹、碳金融、碳资产开发等“双碳”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与欧盟知名气候治理智库开展合作,推动国家电投碳业务的全球联动;成功发布3只碳债券,累计实现注册额度21.3亿元,实现融资额近2亿元,为国家电投系统内兄弟单位减污降碳改造、建设新能源项目筹集低成本资金,引领全国碳金融发展

      来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23-07-10

      中国大唐将抢抓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加大在琼开发投资力度,与东方市在海上风电、深远海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碳金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上海市公布2023年度第一批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3-07-06

      2023年度第一批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其中产品碳足迹评价与碳标签试点6项、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试点项目15项、碳管理体系试点项目4项、供应链碳管理试点项目4项、碳标准建设及应用试点项目4项、碳金融产品创新试点项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7-04

      该中心加快相关数据的开发共享,让更多相关数字产品和服务工具落地应用,为政府开展管理工作和全省重点用能单位高效利用能源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在碳核算、碳减排、碳交易、碳金融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06-30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金融服务平台,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集团碳金融业务牵头单位,今年5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碳金融等领域合作。...、清洁化利用,为碳金融助力国家电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添新举措。

      来源:百川畅银2023-06-29

      百川畅银发挥沼气利用技术、碳减排项目开发、规模碳资产优势,中信证券发挥客户资源、交易能力、金融服务能力优势,就碳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合作,发挥金融对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碳金融等支持范围。...;鼓励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开展需求响应之外的多种能源服务,获取经营收益;新增电能替代可以抵扣电网企业的电力电量,节约指标考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需求响应专项激励资金,鼓励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绿色金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0

      作为低成本、高效率的碳金融工具,自愿碳市场对于减排压力大、经济实力有限、环保意愿不足的实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方式。...首日参与者包括主要金融机构、贸易公司和企业终端用户,包括国家电投集团智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智慧能投”)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子公司cicc commodity trading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20

      其既包括可以用于交易的碳配额、自愿减排量、碳金融衍生品、绿证等“狭义碳资产”,也包括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节能减排、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或其他减少产品碳足迹的方式,从而获得的兼具环境权益和经济效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