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中和研究院”相关结果265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广船国际2023-12-04

      船舶通过使用甲醇作为燃料不仅可实现船舶燃料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自主研制的新燃料供给系统也将为造船产业链补链,推动绿色船舶自主配套和国产化提供新动能。...据悉,广船国际海科院是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首家高端海洋科技研究院。目前已在mr成品油/化学品船、氨燃料、lng+氢燃料双燃料项目等新型绿色船舶研发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2-01

      油气行业ccus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 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ccus作为减碳固碳技术,已成为多个国家碳中和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30

      创新中心三期项目建成后,将补齐氢能科技园最后一个版块,为整个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也将为嘉兴氢能产业发展,浙江氢能进一步提速,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为国内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添砖加瓦...在“深根计划”的背景下,嘉兴港区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北京清华工业研究院先行启动的214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建设,旨在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研究中心,集中优势资源,建设长三角氢能核心示范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3-11-29

      技术创新成为新能源产业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不竭动力。...例如,推进温州大学与白马湖实验室共建“白马湖实验室温州中心”,聚焦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伟明盛青新材料研究院聚焦新能源领域的冶炼重金属污染防治、废旧电池材料回收利用、正极材料制备等开展相关技术研发

      来源:捷氢科技2023-11-29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上汽集团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部署,瞄准电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体系,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加快商业化落地速度,争做绿色发展领跑者。...捷氢科技联合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上海济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嘉资新材料有限公司、势加透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这场大会 为什么值得期待?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3-11-29

      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的多位院士,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基金会、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9

      碳中和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向。其中,海洋作为地球地表面积最大的能量场,海上新能源已成为全球主要海洋国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院副院长陈晓峰介绍,目前全球深远海风电正步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已建项目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国,中国已开展了柔性直流输电、漂浮式风电机组和基础的试验示范项目。

      来源:南网50Hz2023-11-28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王仲颖在论坛作主旨演讲时表示。在王仲颖看来,未来能源需求的增长,完全可以由海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提供。...“只说光伏开发潜力,按当前技术水平,128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可安装1280亿千瓦光伏,完全可以满足碳中和用能要求。”“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更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8

      “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碳中和,风电、光伏装机量将要远远大于用电最大负荷。同时,工业系统的碳中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未来必然要用大量的绿电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热能。...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小宁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熔盐熔点相对较高,在熔盐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冷凝“冻管”,所以,未来需要研发熔点更低的混合熔盐。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8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分析师朱泓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2030愿景”旨在促进沙特经济可持续性和多元化发展,减少对油气产业的依赖。...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沙特政府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石油的不可持续性。朱泓指出:“当下,单一经济结构风险突出。同时,可再生能源规模替代,油价面临长期下行的压力。

      英利再度亮相BNEF上海峰会 创新驱动赋能全球“双碳”事业

      来源:英利2023-11-27

      英利国内销售总监李金涛参与主题午餐会,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智汇光伏创始人、行业资深智库专家王淑娟等一起,就2024年全球光伏市场进行研讨,为明年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言献策...本次峰会期间,逾600位资深行业领袖、投资专家和政界人士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乃至全球未来中长期能源转型、工业和交通脱碳之路、绿色金融相关议题,洞察行业趋势,预判未来机遇,并为全球碳中和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南华大学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表示。...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郑颖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对于绿电和绿证来说,其环境属性究竟被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对于电-碳协同的意义重大。“这决定着未来绿电、绿证在碳市场将如何认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南华大学碳中和与核能发展创新研究院院长张彩平表示。...清华海峡研究院能源与环境中心特聘专家郑颖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对于绿电和绿证来说,其环境属性究竟被认定为减排量还是零碳排,对于电-碳协同的意义重大。“这决定着未来绿电、绿证在碳市场将如何认定。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碳中和,风电、光伏装机量将要远远大于用电最大负荷。同时,工业系统的碳中和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未来必然要用大量的绿电提供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热能。...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小宁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熔盐熔点相对较高,在熔盐循环过程中容易发生冷凝“冻管”,所以,未来需要研发熔点更低的混合熔盐。

      瑞浦兰钧绿色科技日,345Ah电芯、5.5MWh储能电池系统两个重磅新品发布!

      来源:瑞浦兰钧2023-11-26

      瑞浦兰钧坚决贯彻节能减排、资源循环、生态建设的绿色理念,从材料回收、电气化运输、高效制造这三个维度在2026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到2035年,进一步实现价值链碳中和,为全球可持续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树立典范。

      重磅解读!第23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究发布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1-24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机工传媒·电气时代杂志社承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国网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1-2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解谦:海底数据中心的发展,还将带动海洋工程、海洋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21年底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探索利用河湖、海洋等优势资源

      2023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专题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3-11-23

      七场专题报告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主持此次论坛张运洲 国网能源研究院原院长国网能源研究院原院长张运洲在《储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中表示,新型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绿电交易新思路 | 什么是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Sleeved PPA)?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3-11-23

      2023年11月23日,北京——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报告《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同时鼓励用电企业应尽快设立100%可再生能源消费与全供应链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包括嵌套式长期购电协议在内的多种绿色电力交易模式。

      来源:城市能源研究院2023-11-22

      2023年11月14日,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在全国碳市场顺利完成第一笔碳配额撮合交易,交易额136万元。...同时,此次撮合交易成功,为控排企业之间开展10万吨以下碳配额交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企业进一步盘活碳资产,提升绿色低碳项目技术经济价值,加速进企业绿色低碳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