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经济学家”相关结果1868

      2006-07-10

      此次调价,国网公司将在下半年多收益80亿元,据陈望祥估计,国网公司将获得约0.8分/千瓦时的收益(而经济学家刘纪鹏在其最近的文章中估计这一数字是0.2分),而保守估计,国网公司下半年可售电1万亿千瓦时。

      2006-06-12

      电价应该涨,这是经济学家张卓元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一致的观点。...当然,由于电力价格低,也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热无法消退,必然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 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盲目上马电力项目将给地方经济和全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

      2006-05-29

      2003年夏季上海“拉闸限电”之时,记者曾采访有关经济学家,当时的解释是,“1997、1998年左右,我们国家出现电力过剩,为此削减了一些电力项目。”

      2006-04-25

      德意志银行负责研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国民经济学家瓦尔特,也主张发展可再生能源,他认为,只有长期发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取代对煤炭和石油进口的依赖。   ...一些与之有关的能源供应商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想方设法延长使用核电站的时间,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虽然这是合法的,但对德国人来说,核能并不能使他们在能源方面摆脱依赖性。

      2006-04-24

      “供应安全和气候变化是我们所担心的,”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昨天表示。“我们认为,供应安全将是个大问题。”

      2006-04-24

      有关部门大概以为这是一种模拟市场的机制,就像当初奥斯卡·兰格等经济学家以为计划经济是对市场的模拟一样。 但是,当政府在构建这种成本-价格联动机制的时候,依据的却是完全不通的经济学论据。

      2006-04-21

      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在上世纪60年代对电力行业做了一个经典的研究。他发现凡是实施电力监管的美国各州,电价比没有监管的各州还高。...去年12月底,发改委宣布全面放开电煤价格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研究员钱平凡先生分析指出,即使电煤价格小幅上涨,电力企业也完全可自身消化电煤价格上涨增加的成本。

      2006-02-28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cpi持续走低,国家出台提高电价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   

      2006-02-17

      美国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在上世纪60年代对电力行业做了一个经典的研究。他发现凡是实施电力监管的美国各州,电价比没有监管的各州还高。...这个理论已被学界接受,施蒂格勒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虽然我们一直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但是改革并没有突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力行业还存在着严重的垄断现象。

      2006-01-13

      特别是很多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个时候再次上调电价,可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两种体制碰撞的苦果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会后公开称,双方僵持的真正原因已不是价格方面的问题,而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碰撞,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煤炭上的碰撞。   

      2005-12-14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表示,电力装机容量可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五年内增长1倍。...“电力做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其发展应该适度超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十一五’期间,电力供需会比较宽松,但不会发生严重过剩,过剩之忧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大了。”   

      2005-12-07

      总量问题让位结构问题   “结构调整之所以成为2006年调控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总量问题已经不再是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说。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2005-11-01

      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说,我国城市水价普遍偏低,目前仅为国际水价的三分之一。地价及其他许多矿产品的价格也远低于国际水平。   ...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表示,我国要摆脱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应从改革资源的廉价或无偿使用制度入手,在全面实现资源有偿使用的基础上,稳步实施资源价格改革。   

      2005-10-26

      不过经济学家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投资有望逐渐回落。 尽管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扬起了大棒,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尽管今年固定投资增长依然强劲,但瑞信一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目前新的投资项目增长非常缓慢,一旦现存的投资完毕后,固定资产投资就会回落。

      2005-10-24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问到。   同时,中国的电价改革尚未展开,电价没有实现市场化,电网企业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受政策左右。   “电网企业要到资本市场融资,首先要看电价。”

      2005-09-12

      力主保留国电总公司的经济学家刘纪鹏就曾警告说,改革方案可能会因为成本过高、难度过大、下岗人员过多、步伐过快招致太大的风险——所有风险的症结在于取消国电总公司。  

      2005-08-22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说,外资目前在中国电力市场的投资比率很可能接近于零。而在1997年,这一数字曾经高达14.5%。他说,因为煤价涨得太快,中国的发电行业第一次不挣钱了。   ...业内的一种说法,"市场经济的煤,计划经济的电",就是指煤价向上狂飙,电价却一直被政府"抓住不放",不能随行就市。   2004年以来,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火电企业成本急剧上升,造成电力行业毛利率下降。

      2005-08-11

      一方面电力过剩预警频频一方面电厂建设热火朝天   昨天,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在其《中国能源危机及节能政策》的演讲中出示了两张中国能耗与...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在前不久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论坛上对记者说。  “我觉得地方上建电厂项目很正常。”

      2005-08-11

      国有独资企业导致封闭竞争 记者: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跑马圈地"的电力企业都与国字号有关。中央企业也好,地方企业也好,大家都是国有企业,民营资本很难进入电力市场。...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学的进步。 另外,技术的可实现性也是决定改革目的和秩序的重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力、铁路等产业引入竞争成为可能。

      2005-08-09

      由亚洲开发银行(亚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今年通过与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密切合作,对两省市的电力供需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日前,该研究小组就如何“发展能效电厂缓解中国电力供求”发表报告指出,中国如能建立一套有利于能效电厂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还能降低经济的能源强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