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10
此次调价,国网公司将在下半年多收益80亿元,据陈望祥估计,国网公司将获得约0.8分/千瓦时的收益(而经济学家刘纪鹏在其最近的文章中估计这一数字是0.2分),而保守估计,国网公司下半年可售电1万亿千瓦时。
2006-04-24
有关部门大概以为这是一种模拟市场的机制,就像当初奥斯卡·兰格等经济学家以为计划经济是对市场的模拟一样。 但是,当政府在构建这种成本-价格联动机制的时候,依据的却是完全不通的经济学论据。
2006-02-28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目前cpi持续走低,国家出台提高电价政策的可能性比较大。
2006-01-13
特别是很多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速会进一步放缓,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个时候再次上调电价,可能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两种体制碰撞的苦果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会后公开称,双方僵持的真正原因已不是价格方面的问题,而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碰撞,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种体制在煤炭上的碰撞。
2005-12-14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表示,电力装机容量可从2002年底的3.6亿千瓦提高到2007年底的7.2亿千瓦,五年内增长1倍。...“电力做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产业,其发展应该适度超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十一五’期间,电力供需会比较宽松,但不会发生严重过剩,过剩之忧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大了。”
2005-10-26
不过经济学家预测在今后一段时间,投资有望逐渐回落。 尽管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扬起了大棒,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尽管今年固定投资增长依然强劲,但瑞信一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目前新的投资项目增长非常缓慢,一旦现存的投资完毕后,固定资产投资就会回落。
2005-09-12
力主保留国电总公司的经济学家刘纪鹏就曾警告说,改革方案可能会因为成本过高、难度过大、下岗人员过多、步伐过快招致太大的风险——所有风险的症结在于取消国电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