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强度”相关结果17
      双碳目标下的电力排放因子——现状、国际经验与优化方向探析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5-04-29

      在宏观视角下,全国电力系统间接排放与直接排放的总量是相等的,发用两侧电力排放因子可不做区分;在微观视角下,发、用电排放因子分别用于量化发电机组、负荷节点的强度,对负荷节点进行电力追溯后,会发现每个负荷节点混合了不同机组产生的电量

      中国海油2023年度业绩发布:储量产量再创新高!

      来源:中国海油2024-03-22

      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从源头管控能耗和强度,着力提升清洁能源产量占比。2023年,中国海上油气田实现5万立方米/天以上火炬气全部回收利用。通过节能技改,减排二氧化碳约75万吨。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4-02-19

      ,展示总量、强度、综合能耗、能耗强度等国家双控指标变化趋势,服务政府全方位了解区域内情况,结合桑基图形式展示区域能源生成、传输、消费全流程的迁移,精准展示东台地区流溯源追踪,支撑政府合理开展

      来源:华为数字能源2024-01-22

      有标准:以站点能效(see)、网络强度(ncle)等多维指标作为评估依据,牵引完成低碳网络的顶层设计。有方案:除“房变柜,柜变杆”外,基于光伏绿电、混合用电去油机等方案亦可助力减少网络

      探索政府碳排放监测能力体系构建,为企业减碳行动拉满进度条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3-09-06

      比如高碳低影响力企业应重点监测碳排放总量、强度、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强度等指标,使高碳企业的强度和碳排放总量逐步下降;对于高碳高影响力企业来说,不仅仅需要监测能耗双控、双控等运营类指标,

      每日消耗4亿颗布洛芬 制药行业<mark>碳</mark><mark>排</mark><mark>强度</mark>比汽车还高

      来源:环球零碳2022-12-26

      然而,一项研究发现,除了医疗系统的排外,全球制药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而且比全球汽车生产行业强度更大。...摘要:药企在生产、运输和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它比汽车强度更大。药企每百万美元产值产生48.55吨co2eq,这比同年汽车行业的31.4吨co2eq/百万美元高出55%。

      省级碳达峰方案密集出台 哪些省份碳排量最多

      来源:环球零碳2022-10-18

      哪些省份强度最高?这些省份在脱碳方面面临哪些挑战?01总量:山东、河北、江苏前三要核算省级碳排放总量,其实是一个技术性很高的活。

      来源: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2022-07-20

      推动清洁能源成为降低全社会强度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推进速度较缓,亟需以石化市场为导向,遍及各领域,逐步实现能源转型。三、担忧投资大回报慢,售后服务没有保障。

      携手COP26与《时代周刊》,远景助力零<mark>碳</mark>交通转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6-01

      2022年世界地球日,远景发布的碳中和行动报告显示,通过自身技术创新,2021年全年远景动力交付的每gwh电池强度同比下降了16%,同时发布了获国际权威机构tüv南德认证的全球首批“零电池”。

      携手COP26与《时代周刊》 远景助力零<mark>碳</mark>交通转型

      来源:远景科技集团2022-06-01

      2022年世界地球日,远景发布的碳中和行动报告显示,通过自身技术创新,2021年全年远景动力交付的每gwh电池强度同比下降了16%,同时发布了获国际权威机构tüv南德认证的全球首批“零电池”。

      来源:远景能源2022-04-24

      公司2021年交付的每mw风机的强度同比下降了65%,每gwh电池的强度下降16%。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4-24

      公司2021年交付的每mw风机的强度同比下降了65%,每gwh电池的强度下降16%。随着远景在全球范围内新增的风机、电池制造基地相继投产,预计2022年运营碳排放将达到2020 年的2倍以上。

      隆基氢能刘海新:绿电+绿氢是实现碳中和的有力武器

      来源:能见APP2021-11-15

      能源消费强度较全球平均水平高30%。隆基作为全球太阳能公司,今年正式成立氢能公司,正式进入氢能领域。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隆基作用光伏龙头企业突然选择进入氢能行业?实际上。

      十三五期间中国煤化工的碳排放量将达到4.09亿吨

      来源:绿色和平2017-04-25

      在中国持续进行碳减排的政策背景下,煤化工行业的强度却持续增加,这无疑将会为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带来阻力与负担。...在此情景下,煤制烯烃和煤制油贡献了近七成的,而煤制气项目的布局相对较少,且推进速度延缓了其在2020年能达到投产状态的成功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1-14

      能做到电力强度近零主要是法国以核电为基础,加上水电,再加上天然气,这在世界上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不能说最后唯一的。以核电为基础的低碳发展道路成本最低。...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发电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国家,其发电碳排放强度可能达到了平均每千瓦时碳排放只有17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1-08

      能做到电力强度近零主要是法国以核电为基础,加上水电,再加上天然气,这在世界上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不能说最后唯一的。以核电为基础的低碳发展道路成本最低。...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发电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国家,其发电碳排放强度可能达到了平均每千瓦时碳排放只有17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1-05

      能做到电力强度近零主要是法国以核电为基础,加上水电,再加上天然气,这在世界上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不能说最后唯一的。以核电为基础的低碳发展道路成本最低。...法国:法国是世界上发电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国家,其发电碳排放强度可能达到了平均每千瓦时碳排放只有17克。

      相关搜索